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2 毫秒
1.
语文教师都十分重视作文教学,但是“作文不好教”却是许多语文教师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学生不是“用我笔写我心”。而是围绕着教师的思路来写作。作文教学是学生自由表达的阵地。学生只有写出自己想写的内容,个性化地表达自己对文字与情感的诉求,才是符合新课标精神的作文教学。所以,在这里,我们提出“个性化作文”的概念。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由此可见,个性化作文教学就是回归学生个体需要的作文教学。下面,笔者就结合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习作五”的教学来谈一谈。  相似文献   

2.
作为小学阶段的结束,第三学段的习作教学旨在巩固学生习得的写作知识,提高学生掌握的写作技能,培养学生热爱写作的兴趣和习惯,为第四学段奠定基础。我们认为,习作教学应以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为重点,让学生多思考——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写等问题。第三学段,尤其是小学即将毕业的时候,习作教学的侧重点应该是“得心应手”和“自能作文”,这是能力培养的重点,也是本学段作文教学的目标。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习作安排,既有对前几册习作方法的巩固,又自觉地向第四学段过渡。教材安排的习作任务,可以粗略地分为两类:一是大作文,即每个…  相似文献   

3.
三四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是这个学段的首要任务。在这一作文起步阶段,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如何发挥主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以实现《课标》中所强调的让小学生“易于动笔”、“乐于书面表达”和对作文“有兴趣”的目的呢?  相似文献   

4.
孙平 《学周刊C版》2014,(12):180-180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新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的小学生习作提出了要求.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小学生普遍对写作文感到无从下笔、畏惧作文的状况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能够把作文看成是一种“生活的需要”,是一件“愉快的事”,从而进入“引笔行墨、快意累累”的作文境界的学生毕竟太少.特别是怎样把这些不会写作的天真儿童带进习作的乐园,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余碧群 《教师》2020,(10):31-32
写作教学既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小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写作教学由于关联教学要素多、知识综合程度高、思维训练强度大,长期以来都被视为“教学难点”。小学写作教学应构建完善的“序列化”内容体系,即按照循序渐进的规律完善小学三个学段作文教学内容,确保各学段写作教学内容符合学生心理发育水平,且让各学段之间保持密切有机联系。  相似文献   

6.
小学第二学段的写作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第二学段的写作教学的要求是:(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作文的快乐;(2)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课标对第二学段的写作的要求是注重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在语言表达上也强调了不拘形式、有新鲜感的要求,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却背道而驰,导致第二学段的写作教学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2022年版课标在“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中提出了“尝试创作文学作品”。如果以为这是第四学段的任务,与小学作文教学无关,就有失偏颇了。这是因为在学习任务群中的各项学习任务并不是完全分学段割裂的,其前后的内在联系十分紧密。“创作文学作品”自然是较高的要求,但在小学阶段也需有足够的铺垫。事实上,从统编本教材看,如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习作训练,就是“我来编童话”。“童话”无疑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重要体裁,在三年级学生才开始习作不久,就列入了教材的写作要求,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作文教学应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以写班级日志来打造学生写作的兴趣链,不失为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周一贯 《山东教育》2004,(34):20-22
在《语文课程标准》的积极引导下,“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使小学习作教学的改革浪潮强烈冲刷了传统作文教学以霸权话语禁锢思想所带来的种种积弊,出现了学生自主写作的生动局面,这已成为课程教材改革的一道靓丽风景。  相似文献   

10.
一、作文教学总目标与学段目标、对教学实践的影响 在课标中,对总目标的表述侧重于书面表达能力的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在学段目标中,则更多地体现三维教学目标,每个学段目标第一条都是着眼于习作兴趣的培养,后面的几条才是有关观察、表达等能力的要求,第一学段要求“对写话有兴趣”;第二学段要求“乐于书面表达”;第三学段则要求对写作的意义有所认识而发展写作兴趣,要求“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为了使学生消除对写作的恐惧心理,使他们愿意写作、乐于写作。我认为在作文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开展丰富多样的作文交流活动;积极鼓励学生向报刊投稿;将学生优秀习作打印成册,让学生感受到收获的喜悦。其次,作文备课要有创意:要找出本次习作的有创意、有创新的部分,并把有创意、创新的思维作为激发点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使之成为教学内容的重点,从而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然后,指导要从细处入手、点滴抓起:注重学生日常观察能力的培养,注重日常的阅读教学来丰富学生的作文知识,注重日常口头作文的训练,注重日常学生谴词造句能力的培养,加强作文指导课范例的剖析。最后,改变以往作文评改的方式:建立一个新的评改模式和评价标准,让学生也来参与自己作文的评改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的评语要有新意和激励性。相信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如果一切从学生的角度考虑,以学生为本,在不久之后许多学生一定会消除对写作文害怕的情绪。  相似文献   

12.
(接上期)四、课程改革中的作文教学(一)转变观念1.从写话入手,降低难度,重视培养习作兴趣和自信心。《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不同学段对作文有不同称谓。一、二年级叫“写话”;三至六年级叫“习作”;七至九年级叫“写作”。“写话”和“习作”的提法,表明小学阶段的作文是练笔,练习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这样提,有意降低难度,使教师打破作文的神秘感,使学生打消畏难情绪,克服作文要“作”的心理障碍。作文就是写话,“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学生由不怕作文到爱写作文,靠兴趣吸引,靠自信提供动力。因此,培养习作兴趣,使学生…  相似文献   

13.
习作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的难点,日常习作中经常出现大篇幅和大面积的“流水账”作文,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降低学生习作压力,本文从一种“独特”的路径着手,从写作意图/中心主旨的方向出发,“倒推”作文的写作,以一种“另类”的写作手段帮助教师教学和学生的日常习作训练。  相似文献   

14.
张政 《辽宁教育》2003,(3):37-38
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作文教学在日常教学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小学阶段的表达中却通篇避开了“作文”这两个字,在第一学段中称之为“写话”,在第二、三学段中称之为“习作”。这不仅仅是文字上的变更,而是更深层次地体现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要求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那么,在习作教学中如何把这一鲜活的理念应用到实践中呢?我想,应以“新课标”为依托,“新教材”为载体,从兴趣出发,努力体现“四个统一”。一…  相似文献   

15.
“课标”对作文的表述有三种。第一学段叫“写话”,第二、三学段叫“习作”,到了第四学段才叫“写作”。小学阶段以“写话”“习作”为主。这就有  相似文献   

16.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课堂上,单纯依靠教师的语言描述,要求学生进行一定的思维创作,他们也感到很困难或无从下笔。在习作指导中,要创设教学情境,开拓学生写作思路,为学生习作开辟自由、想象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中哭于写作的要求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亨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科。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在小学作文教学领域,普遍存在着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作”的倾向。:如此带来的弊端是习作教学急功近利,学生作文千篇一律,假话连篇。让习作这一“快乐倾吐”的事变成一种“痛苦煎熬”。那么,在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才能让学生享受写作的乐趣呢?  相似文献   

18.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难,难在作文教学的指导方法和策略上。要使学生有充分的材料积累,能够自由地表达,愉快地习作,写作教学课必须弹奏好“写作预热”、“写作指导”、“写作延伸”三步曲。  相似文献   

19.
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是“新课标”的理念。拓展生活空间,思维空间,想象空间,个性空间,让学生自主习作,才能赋予小学作文教学新的活力,才能谱写小学作文教学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下作文课堂出现的“题目+范文”“情境+活动”“教写作技法”“教师不在场”“伪在场”“过度在场”等散点化、套路化教学现象,采用“实验分析”“个案探寻”“过程复盘”的方式,研究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写作训练中的“单元组合”“作文升格”“读写结合”“学生习作真实度与参与度”等内容,大力提倡并加强三大“单元作文”训练,即课堂上的任务写作、三个年级的创意写作、课上课下相结合的随笔写作,旨在解决新课标提出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等理念的落实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