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iteSpace分析发现:水文化和大运河文化的研究热点分别为"大禹治水""李冰"和"大禹"与"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江"和"漕运"。前者的演化路径呈现为从"李冰""郭守敬"及"水利工程"向"大禹治水",再向"导淮""大禹""张謇"及"李仪祉",最后向"治水思想""都江堰"及"长江"转向的趋势。后者呈现为从早期关注隋炀帝开凿运河的原因探索、功过评价、个人轶事追溯向大运河漕运研究、大运河沿线城市研究以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转向的模式。在研究前沿方面,前者以"李冰"以及"李冰父子""李冰水利功绩"和"李冰修复都江堰"为重点,而后者以"大运河"以及"漕运"和"大运河沿线城市发展与繁荣"为重点。上述分析结果对中国水文化在世界范围走出去、走上去、走进去,并向不同文化背景的听众讲清、讲明、讲懂大运河文化故事能够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文化战略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制定了正确的政治战略、经济战略、外交战略、军事战略,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在文化上我们尚未形成战略思维,随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全面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就"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对外文化交流""意识形态工作""提升文化软实力"等问题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系列重要讲话,为中国文化发展指明了前进  相似文献   

3.
《黄帝内经》最早提出"五神"概念系统,涉及"神""魂""魄""意""志"五个概念,为中医"五神"学说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本文主要探讨《黄帝内经》"五神"概念的英译比较及其策略。首先是原文本中"五神"概念的理解问题,以阐释学理论为指导,考察古今医家的相关注释和评论,并兼及"五神"概念在先秦至西汉时期诸子百家典籍中的渊源,力求接近文本本义;其次是翻译策略问题,以"文化翻译观"为指导,提出"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最后,考察和比较5+3个英译本对《黄帝内经》"五神"概念的翻译,并提出相应的批评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提起"涵化",人们会想到许多类似的词语,诸如:"熔化""融化""溶化""消化""变化","文化""感化""教化""进化""汉化""西化""欧化""现代化""全球化""本土化",以及北京大学的校训"兼容并蓄"等等。这些概念与"涵化"相关,甚至都可能是"涵化"的一部分,但都没有"涵化"这一概念视野宏大,意义完整和丰富。例如,"文化"作为名词可以成为涵化的结果,作为动词(亦即通过传播影响他者使其放弃野蛮的生活方式,如放弃运用暴力解决冲突,采用对话处理冲突)  相似文献   

5.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是我们生活和教学中常见的成语,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东海"和"南山"的解释提出了诸多疑问。这背后的原由要追溯到方位词"东""南""西""北"的文化意蕴。本文将首先介绍方位词东、南、西、北的文化义,随后分析南山、东海的文化意蕴,最后针对成语教学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成语教学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6.
中国进入脱贫攻坚的决胜期,肩负着2020年必须实现全面脱贫的历史使命,民族地区一直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点。广西河池市都安县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以都安瑶族文化长寿养生特色小镇建设为契机,探索在扶贫大背景下特色小镇在其中起到的意义和作用。提出了"民族文化+"的扶贫新模式,从民族品牌建设为引领,从"民族文化+旅游""民族文化+产业""民族文化+人才""民族文化+创业""民族文化+就业"5个方面为抓手,紧抓特色小镇发展优势,提出针对性的扶贫路径和扶贫模式,助推都安县扶贫攻坚战,也为全国其他民族地区的扶贫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青年文化与时代同频共振,是社会生活中最具活力的文化板块。青年文化一直是学界与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为进一步厘清国内青年文化研究的载文结构和研究趋势,本文以2000—2020年中国知网的文献为样本,运用文献计量分析软件,绘制国内青年文化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结果表明:国内青年文化研究热点稳固,主要有理论建构、文化现象分析以及文化与青年发展之关系的三类研究热点;"文化自信""青年亚文化""新媒体""网络青年亚文化""大学生"等相关研究是未来研究的趋势。对此,人们要重视本土化理论建构、丰富跨学科研究思路与研究范式、回应社会与时代的需求,使青年文化研究形成持续研究、动态追踪、纵深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林坚 《文化学刊》2013,(5):10-18
古今中外对"文化"的解释有数百种。西方学者对文化的定义大致划分为描述性的、历史性的、规范性的、心理性的、结构性的、遗传性的、不完整体性的、综合性的几大类。中国学者对文化也有很多论述,基本认为文化是人类的生活方式,是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文化层次结构有不同的划分,主要有"二分法""三分法"和"四分法"等。  相似文献   

9.
经世思想的兴起和反汉学运动促成了清中期以后社会思想的转变,在参加政治活动和接触西方的政治、社会、文化后,梁启超对"新民""改良""革命"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尽管其在一定程度上认同西方思想文化,但对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始终难以割舍。本文对梁启超思想的渊源、思想发展及主要内容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南充作为川陕红军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拼图,孕育了朱德元帅、罗瑞卿大将、民主革命家张澜和共产主义战士张思德等伟大革命先辈.作为南充文化核心组成部分的南充红色文化是彰显城市形象和内涵的重要载体.在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大背景下,南充红色旅游文化外宣方兴未艾.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基础,探析如何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3个维...  相似文献   

11.
<正>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不同的地域塑造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最能体现一个空间范围内特点的文化类型,这一文化类型和周围的其它区域有着明显的差异。我们可以将中国文化划分为比较大的文化区,如"华夏(汉)文化区""西北文化区""岭南文化区"等。也可细分为若干个亚文化区,即在一个比较大的区域下面再根据文化类型分为更小的区域,如"西北文化区"下可分为"秦文化区""陇文化区"等。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伦理文化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工匠伦理,集中表现在"以义制利""公义胜私欲"的道德原则和"功致为上、毋作淫巧、尊师重道、道寓于技,进乎技"的道德规范。这些工匠伦理体现了古人"精益求精、切磋琢磨""淡泊名利、尚俭戒奢""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和"敬畏自然、天人合一"的工匠精神。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培育要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的工匠精神,文化发展传承与创新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处处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天下为公""以民为本""讲求谋略""礼法并重"等优秀传统的体现;坚持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和而不同""修齐治平"等中国传统价值追求的体现。以正确的方法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发展,能够使传统文化在发展完善新型政党制度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林业思想与文化分典》辑录了我国古籍中与林业有关的生态思想、管理哲学和生态文化等内容,分为"林业思想""森林植物文化""森林动物文化""动植物图腾与神话"以及"山林游栖文化"5个总部。林业思想总部主要关注古人对森林生态、林业产业等问题的认识,下设天人和谐、森林功效、林业科技、林务管理4个主题,我们广泛搜集史料,撷取精华,以较全面、系统地反映传统林业思想的概况及发展过程。"天地变化,草木蕃"。花草树木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良好生境,也是反映"天人和谐"的晴雨表。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古人形成了尊重自然、顺  相似文献   

15.
<正>为了促进文化"走出去",江苏在实践中开拓思路与模式,创新传播形式和载体,探索针对异域文化行之有效的传播方式,积极主动"借船出海"广辟渠道,增强对外文化交流的有效性和吸引力。基本做法(一)树立特色品牌,彰显文化魅力近年,江苏以"凝练文化精髓、传播文化基因"的思路,打造了诸如"感知江苏""同乐江苏""符号江苏""美好江苏"等一系列集系统性与时代性于一体的外宣品牌体系。"感知江苏"是以整合文化艺术、传统工艺  相似文献   

16.
正2020年10月,浙江省诗路文化带建设暨浙东唐诗之路启动大会在浙江天台召开。诗路文化带建设将围绕"诗画""山水""佛道""名人"四大主题,凝练彰显"诗心自在"的文化内涵。诗路文化带"一文含四带,十地耀百珠",将串连起浙江省文化精华之"链"、山水之"链"、全域发展之"链",具有从古至今走向未来的重大意义,是诗画浙江大花园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和文化浙江建设的"金名片"。  相似文献   

17.
以"延安过大年"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的创建为契机,陕西省延安市初步形成了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化发展的建设机制。本文对"延安过大年"系列群众文化活动的基本特色进行梳理,并从"四级联动""志愿服务""建设保障"三个方面对其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化的发展机制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总结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化的发展经验。  相似文献   

18.
乌兰牧骑,蒙古语意为"红色的嫩芽",意为红色文化工作队,是一个集内蒙古民族特色于一身的基层艺术表演团体,现已成为一支草原文艺轻骑兵,在祖国的文艺事业发展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新时代,分析乌兰牧骑"宣传党的声音""繁荣草原文化""服务人民群众"等对指导其他文艺团体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作为身处我国农村的知识分子,乡村教师是我国农村地区改革和发展的宝贵文化资源,是脱贫攻坚战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然而,因为其缺乏与乡村社会的应然互动,所以自身发展陷入困境。精准扶贫大背景下,乡村教师应当从"做乡村生活的融入者""做新时代新思想的传播者""做文明乡风的建设者""做乡村培训的推动者"四方面重构乡村教师的社会公共性,实现乡村教师在乡村社区中的"崛起",助力脱贫攻坚,推动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  相似文献   

20.
中华传统文化根植于中国人内心,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在"枫桥经验"成为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典范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仁爱""和谐""礼治"等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在现代社会治理中发挥的柔性引导作用。剖析"枫桥经验"的文化内涵可以发现中华传统文化在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协调社会关系方面彰显出的现代价值。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可以帮助人们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意识,确立文化自信,并且提升文化建设的战略眼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