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2种不同起跑动作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测力台与肌电同步的方法对 4名一级短跑运动员的蹲踞式与站立式起跑动作进行了运动生物力学分析。研究结果 :蹲踞式起跑中水平支撑反作用力明显大于站立式起跑时水平支撑反作用力 ;蹲踞式起跑和站立式起跑中的肌肉活动顺序即肌肉用力顺序各不相同 ;蹲踞式起跑和站立式起跑中肌肉的肌电活动时间和幅度 ,即肌肉用力程度各不相同 ,在蹲踞式起跑中右股直肌用力程度最大 ,而站立式起跑中右腓肠肌用力最大 ;股直肌和腓肠肌是这 2种起跑姿势的主要用力肌群  相似文献   

2.
一、现状大学教学大纲中的短跑教材有六个课时,(其中一课时为考查)每个课时都有一个重点内容。但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忽视了起跑这个环节。使短跑的四个部份(起跑、疾跑、途中跑、冲线)未能很好的互相衔接。学生虽然上完短跑课,但掌握蹲踞式起跑的技术还是不理想,对蹲踞式起跑方法还是不习惯,在测验或比赛时采用站立式起跑的也屡见不鲜。其次从调查中了解到学生对掌握蹲踞式起跑的技术参差不齐,大部份学生在起跑时都不习惯用蹲踞式起跑。即使有的学生采用蹲踞式起跑,但对其两脚两手放的位置如何才合适,“预备”时臀部抬到多高,重心怎样前移才合理等模糊不清。  相似文献   

3.
蹲踞式起跑是短距离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迅速摆脱静止状态,通过快速有力地疾跑迅速进入途中跑阶段。如何提高蹲踞式起跑的成绩是提高短距离跑成绩的重要一环,多年的教学与训练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提高  相似文献   

4.
中学各年级快速跑教学是以最快速度跑完全程。在小学快速跑教学基础上,从全面锻炼身体出发,掌握跑的正确姿势,提高快速奔跑能力。学习并掌握站立式起跑方法和蹲踞式起跑方法。途中跑是快速跑的主要部分,各年级都应该把教学重点放在途中跑练习上,逐步掌握以途中跑为主的基本技术,着重培养学生放松自然跑的能力。要把发展身体素质和跑的能力练习与学习途中跑技术很好地结合起来。快速跑教学应采用多种教法,并结合游戏和比赛方法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学习的  相似文献   

5.
晁恒 《体育师友》2012,35(5):36-37
这学期,一节测评课彻底改变了坚持多年的“标准”,它给我很大的启发。 按照教学计划,这学期进行快速跑教学,测评内容是100米,起跑采用蹲踞式起跑。在测评前我再三申明在测评的时候必须采用比赛规定的蹲踞式起跑,其他起跑则为违例。  相似文献   

6.
起跑的力学     
起跑分站立式起跑和蹲踞式起跑两种,这里分析的是蹲踞式起跑。蹲踞式起跑是短跑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目的是使运动员的身体迅速摆脱静止的惯性,转变为运动,进入高速度奔跑状态。为此,在整个起跑过程中,预备姿势应有利于突破平衡,在后蹬起跑器的一刹那要获得较大的向前的加速度;疾跑中要使速度不断地递增以达到自己所能达到的最高限度。一、突破平衡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正>中学生学习蹲踞式起跑时,经常出现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容易产生后坐,二是重心偏低,由于这两个原因,而导致了起跑时后蹬无力,以及起跑动作错误等等,如何解决中学短跑起跑教学训练的这一难题呢?一、蹲踞式起跑的动作顺序蹲踞式起跑有三个信号。"各就位"时,先放后脚,再放前脚,按动作要领作好蹲踞静听第二个信号;"预备"时臀部逐渐抬起略高于肩,颈部放松,眼看前面1-3米地  相似文献   

8.
<正>在体育教学中,使用辅助器材开展教学较为常见,方式也灵活多样,一种辅助器材可以在不同运动项目教学中使用,同一运动项目教学也可以使用多种辅助器材。蹲踞式起跑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短跑的成绩,恰当地使用辅助器材,对学生尽快掌握蹲踞式起跑技术有一定的帮助。那么,在蹲踞式起跑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哪些辅助器材帮助完成教学呢?一、橡皮筋和橡皮带蹲踞式起跑的口令分为"各就位""预备""跑"3个部分,在做"各就  相似文献   

9.
一、蹲踞式起跑技术要领: 一蹲、二移、三同时、四距离 (一)一蹲 即“各就位”时,练习者成单膝跪蹲,区别于半蹲踞式和站立式起跑。  相似文献   

10.
蹲踞式起跑技术的关键,在于如何把起动时产生的后蹬力量充分作用到加速跑当中去,使起动速度能够迅速地转化到位移速度上来。但是,在蹲踞式起跑教学与训练中,许多短跑运动员经常会出现第一步距离过大或第一步落地点偏向于前腿一侧的现象。致使起跑后身体产生制动、重心不稳,难以将起动速度转化成位移速度。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过去人们一致认为,这是由于起跑时身体抬起过早造成的。随着对蹲踞式起跑技术的深人研究和训练中的体会使我们认识到,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与前腿膝关节的位置有关。因此,在蹲踞式起跑时了解和掌握前腿…  相似文献   

11.
短跑起跑姿势与运动成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田径项目中,短跑是最古老 的竞技项目之一,它覆盖了 从60米到400米范围内的所有径赛项目,国际田联规定这些比赛项目采用蹲踞式起跑。蹲踞式起跑有三种:接近式,普通式,拉长式。蹲踞式起跑比站立式起跑更有效,因为它使运动员处于一个将身体中心积极移动到脚前的位置,这样运动员就必须加速,否则就会摔倒。对短跑起跑的科学研究要追溯到1972年,研究解决了影响起跑的许多因素,比如起跑器的角度、起跑器的距离、蹬起跑器的力及“预备”阶段的身体姿势等。  相似文献   

12.
各种姿势起跑与自然站立式起跑是小学低年级教材跑的预备学习内容.两个内容在教材中是独立呈现的.各种姿势的起跑是为自然站立式起跑教学做铺垫的,这说明两者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学生只有体会各种姿势的起跑方式,才能逐步明确站立式起跑是一种很有效的起跑方式.  相似文献   

13.
短跑趣味练习集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快速跑具有极大的表现性和竞争性,是少年儿童非常喜爱的一种运动形式。在教学中,如果能采用一些富有趣味的练习方法,效果会更好。1.成功体验跑。二人或二人以上,在同一起跑线上向同一方向同时起跑,当教师鸣哨时表示跑步结束,学生裁判将其所跑到的终点处作上记号,等到下次反向跑时以此处为起点,看是否能够同时到达终点(距离可以根据年龄、性别来设置,该种练习可以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心)。2.听信号起动快速跑。采用不同的姿势(蹲踞式、半蹲式、站立式),规定不同的方向(同向、异向),听取不同信号(口令、哨声、击掌等)起动…  相似文献   

14.
正蹲踞式起跑技术在短跑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及时而又正确的起跑,对于争取起跑时的每一个0.1秒的时间有着现实的意义,而且是跑好疾跑,尽快发挥出最高速度的先决条件,同时,良好的起跑能增强跑好全程的自信心,产生极大的鼓舞作用。中学生学习蹲踞式起跑时,经常出现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容易产生后坐,二是重心偏低,由于这两者原因,而导致了起跑时后蹬无力,以及起跑动作错误等等,如何解决中学生短跑起跑教学训练的这一难题呢?本文针对起跑这一难题,提出相应的教学与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短距离跑练习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技术上的错误动作,影响了速度的发挥。现针对短跑中易犯的错误,提出纠正方法。1、"蹲踞式"起跑,"预备"时重心没前移,臀部没有上抬。纠正方法:按各就位、预备做起跑的分解练习,强调重心前移,或采用学生两人一组相互纠正错误动作。2、蹲踞式起跑时抢跑。纠正方法:教师讲解起跑时的动作要领,提出要求,克服紧张情绪,针  相似文献   

16.
蹲踞式起跑及起跑后的加速跑是短跑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起跑时的反应速度和起跑后的加速能力是衡量蹲踞式起跑质量的重要指标。由于短路的起跑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精确、协调有力地完成较为复杂的全部技术动作、所以初学者学习时难免顾此失彼,出现错误。  相似文献   

17.
周万征 《体育教学》2011,(10):77-77
50m跑是我市中考体育加试的现场必测项目,要求考生采用蹲踞式起跑姿势,不得穿钉鞋,不得使用起跑器或起跑穴。进入初三后,为了保证学生在50m跑这项取得优异的成绩,50m跑成了各个学校的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18.
丰建明 《体育教学》2010,29(1):56-56
蹲踞式起跑技术是短跑四大技术之一,也是首先用到的技术。然而,在教学、训练和比赛中,学生往往对途中跑、终点跑比较重视,对起跑技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的学生起跑时只有在老师强调多次并监督下才勉强用力撑、蹬地,否则将手提起就跑。还有的不注意起跑器的安装和检查,还有的不注意听枪声而抢跑(或枪响后没跑)等等,鉴于以上情况,我们应做好“一明白”和“四注意”工作。  相似文献   

19.
各种姿势起跑与自然站立式起跑是小学低年级教材跑的预备学习内容。两个内容在教材中是独立呈现的。各种姿势的起跑是为自然站立式起跑教学做铺垫的,这说明两者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学生只有体会各种姿势的起跑方式,才能逐步明确站立式起跑是一种很有效的起跑方式。在设计这两个教材的教案时,我就在想把二者作为单个教材来教学显得比较枯燥,如果将二者结合在一起是否能在课堂中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使教学更加有趣、丰满呢?  相似文献   

20.
人们一直在探讨蹲踞式起跑技术,试图找到一种最佳的蹲踞式起跑方式,使其更趋于合理,更有利于运动成绩的提高。但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同,运动能力不同,体形也不一样,所以即使是最佳的蹲踞式起跑技术也不可能适合每一个人。笔者在训练过程中,根据体育考生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素质对蹲踞式起跑技术进行改进,并加强起跑时头的姿势及呼吸方式的训练,取得了较好的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