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長的責任     
今天,我国各地的儿童正在欢度自己的节日——“六一国际儿童节”。当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之际,我們想谈谈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問題。家庭教育是少年儿童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家庭中,不仅儿童的身体发育和健康要依靠父母的照护,而且他們也从父母方面获得最初的教育。家庭成員的思想行动,直接影响着少年儿童的操行。儿童入学以后,他們大部分时间仍然生活在家庭,学校教育同家庭教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所收集的10~15岁青少年样本,本文考察了父母参与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影响青少年教育期望”这一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及这种作用的城乡差异.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都通过父母参与这条路径间接作用于子女对自身的教育期望.分城乡来看,本文所关注的父母参与的两个雏度——学业期待和日常关怀——有效解释了城市家庭中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对青少年教育期望的影响;而在农村家庭中,父母参与也部分解释了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对青少年教育期望的影响.本文还对父母参与在城乡样本中差异化的中介作用给出了可能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是新世纪对少年儿童的素质要求。培养少年儿童的“五自”意识,磨炼他们的“五自”品格和能力,不仅是学校少先队组织的工作,也是家庭父母对孩子教育的内容。为此,我们请来了北师大郭法奇副教授,来主讲家庭如何进行“五自”教育。相信会对家长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今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让我向全国的少年儿童致以热烈的祝賀,同时也向全国的教养員、小学教师、初中教师、輔导員和少年儿童教育工作者致以亲切的問候。少年儿童是建設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接班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少年儿童的成长創造了空前优越的条件。党对于培养和教育新生一代的事业一向給予最大的关怀。毛主席教导少年儿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同时还明确地指示我們,党和国家所要培养的新生一代是“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新生一代的期望,也賦予了我們从事少年儿童教育工作的全体同志以光荣的任务。我們高兴地看到,新生一代正在茁壮地成长起来。1958年,幼儿教育有着空前的发展,小学教育在許多地方  相似文献   

5.
今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让我向全国的少年儿童致以热烈的祝贺,同时也向全国的教养员、小学教师、初中教师、辅导员和少年儿童教育工作者致以亲切的问候。少年儿童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接班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少年儿童的成长创造了空前优越的条件。党对于培养和教育新生一代的事业一向给予最大的关怀。毛主席教导少年儿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同时还明确地指示我们,党和国家所要培养的新生一代是“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新生一代的期望,也赋予了我们从事少年儿童教育工作的全体同志以光荣  相似文献   

6.
对少年儿童而言,家庭及学校教育是其成长的两个重要场所。家庭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学校教育中教师及同伴群体的评价对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个体生理因素,即遗传、疾病也是影响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的一大重要因素。本研究结合目前对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提出几点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我国父母教育权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父母——被遗忘的要素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结合,这已是教育工作者人人熟知的了。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第26条明确指出,“学校、家庭和社会要互相沟通、积极配合,共同开创教育工作的新局面”。那么,采取何种途径、如何使家庭积极地配合学校这是每个教育者必须思考的问题。由于家庭的教育主体是父母,而父母所享有的教育权利状况和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又直接决定着父母的学校教育的参与程度,进而影响着父母在学校教育中作用的发挥。我国父母教育权…  相似文献   

8.
无数事实证明,安全对少年儿童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少年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因为意外事故受伤或致残,无论在生理还是心理上,都会产生巨大的打击,甚至影响一生的发展。在我国独生子女的家庭模式中,失去孩子或孩子终身残疾给父母带来的打击程度更是难以估计。因此,少年儿童的安全教育问题,是一个涉及每个家庭、每所学校,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9.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因家庭的原因,出现了一大批的“问题孩子”,这类孩子,让教育工作者面临挑战,如何教育好这类孩子的问题很现实的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相似文献   

10.
孩子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成为家庭和社会都感到痛心的“问题少年”,这是每一个父母都不愿看到的。孩子出现问题,固然有很多因素,但父母监护责任没有很好地承担、违背教育规律,简单粗暴的教育却是不容回避的原因。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  相似文献   

11.
“家长”的含义就是家庭的统治者,是孩子命运的掌管者。这是个充满封建专制意味的称谓,与现代教育相悖。因此我呼吁:将“家长”的称谓改为“父母”。家长这一称呼和“家长制”密不可分。《辞海》说:家长制是家长拥有统治权力的家庭制度。在家长制家庭里,家长握有经济大权,居于支配地位,掌握全家人的命运。众所周知,在许多父母的观念里,“家长制”依旧根深蒂固。媒体频频报道的未成年人受伤害事件中,相当一部分是父母对孩子的恶劣行为所致。在全国性少年儿童调查中业内人  相似文献   

12.
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化进程中必然出现的教育问题,关系到千千万万少年儿童能否健康成长,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未来的人口素质。思考并探寻解决“留守学生”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当前家庭、学校和社会刻不容缓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心理障碍问题已成为当今的社会问题之一,近几年的媒体多有报道。我在学校教学管理实践中也了解到,不少中学生因学习压力过大、家庭期望过高等原因,对父母和教师产生了抵触情绪,父(母)子(女)关系、师生关系紧张,出现了严重的“高焦虑”症状,不能适应正常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的变化,在人际交往中不能和他人和谐相处,在生活中不能忍受和战胜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可见,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4.
潘占明 《甘肃教育》2014,(12):22-22
正寄宿制学校的建设,整合了教育资源,规范了办学程序,提升了教育水平,有效促进了教育的公平发展、科学发展和健康发展。但与此同时,大量低龄儿童入学寄宿也为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问题与挑战。其中,寄宿生情感关怀缺失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一、寄宿生情感关怀缺失的成因1.远离父母。在现行中国家庭结构中,孩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家庭对孩子的抚养中普遍存在溺爱现象,很多孩子对父母与家庭有很大的生活与情感依赖。生活上的依赖必然产生情感上的依恋,突然之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家庭教育环境这个角度,谈到了由于父母的教育方式、家庭氛围、父母对子女的期望等方面的原因,对子女在个性发展、心理健康及价值观等方面可能会造成的影响。同时,对如何进一步创建良好的家庭氛围,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6.
正博冠国际父母聚乐部为广大父母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育儿方式及互动平台,关注儿童情商、财商、健商的发展,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能适应全新时代背景的少年儿童,帮助他们在幸福快乐的基础上追求卓越。博冠背景家庭管理问题已成为个人、家庭与社会的新挑战,而我国的家庭管理与财富传承的专业化教育却严重滞后于社会需求。我国家业失衡现象问题较多,其根源正是社会缺少"家长教育与家庭管理"的预防教育。家长教育是家庭  相似文献   

17.
李惠茹 《辅导员》2011,(34):34-35
一直以来,家庭(父母)、学校(教师)、同辈群体和大众传媒被认为是影响少年儿童成长的"四大影响源"。根据各因素的重要性和影响程度,其结构程式依次排列为:"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媒"。而随着媒介的快速发展,这一影响因素的结构次序已改变为"大众传媒—同辈群体—学校—家庭"。这使得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承认,大众传媒已经成为广大青少年信息来源最广,对思想、心灵影响最深刻的第一影响源和第一影响力。因此,加强少年儿童的媒介素养是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当代孩子急需挫折教育黄研儿童,历来被视为未来的希望,为各家庭和社会所重点保护的对象。当代的少年儿童,就更是被视为各家各户的“太阳”、“皇帝”,绝对的神圣而尊贵。年轻的一代为人父母者,由于历史的原因,自己在童年直至成人之后,饱尝了各种辛苦。出生挨饿,上...  相似文献   

19.
《少年儿童研究》2006,(12):56-56
《少年儿童研究》是由共青团中央主管、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等单位主办的教育刊物。该刊曾提出了“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教子成功从培养习惯做起”等重要观点,引起教育界和父母们的关注。观念改变之后,父母们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做”,如何把观念化为行动。本着“父母的难题就是我们的课题”的办刊宗旨,2007年的《少年儿童研究》将给读者做精细化的家庭教育指导。  相似文献   

20.
家庭教育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家庭教育环境这个角度,谈到了由于父母的教育方式、家庭氛围、父母对子女的期望等方面的原因,对子女在个性发展、心理健康及价值观等方面可能会造成的影响.同时,对如何进一步创建良好的家庭氛围,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