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微博     
《教育文汇》2013,(12):9-9
6月20日上午10:04至10:55,神十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上面向中小学生进行了我国首次太空授课,授课内容是太空环境下的科学实验。此次太空授课通过天链数据“中转站”传送,央视综合频道、新闻频道等全程直播,我省中小学校积极组织师生观看了此次太空授课活动。  相似文献   

2.
神舟十号     
2013年6月11日,长征二号F遥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点火起飞,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神舟十号飞行乘组由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三人组成。王亚平是第二位进人太空的中国“飞天女神”。在15天的太空飞行中,神舟十号飞行乘组三名航天员圆满完成进驻天宫一号、飞船与天宫一号自动和手动交会对接、中国首次太空授课、中国首次航天器绕飞交会试验以及航天医学实验、技术试验等一系列太空活动。  相似文献   

3.
雷泓霈 《师道》2013,(9):15-15
6月20日多家媒体报道,中国首次太空授课活动20日上午成功举行,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天宫一号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的物理现象。在大约40分钟的授课中,航天员通过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运动、水膜和水球等5个基础物理实验,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物体运动特性、液体表面张力特性等物理现象,并通过视频通话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互动交流。6000万师生收听收看太空授课。  相似文献   

4.
神舟十号     
中国style事件: 神舟十号飞船于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它载了三名航天员飞向太空,在轨飞行了15天.在这期间,我国的航天员还首次开展了太空授课活动. 神舟十号飞船是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是中国第五艘载人飞船.飞船由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和附加段组成.升空后和在轨运行的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对接,并对其进行短暂的有人照管试验.航天员是聂海胜、张晓光和王亚平.聂海胜担任指令长.  相似文献   

5.
6月20日,我国“神舟十号”航天员首次太空授课活动成功举行,在离地面300多千米的“天宫一号”上,航天员们通过基础物理实验,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的物理现象,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物理原理,全国6000万名师生通过电视和网络直播,共同收看航天员太空授课,一同领略奇妙的太空世界.新高考重视科学素养的考查,关注航天科技的发展,太空授课...  相似文献   

6.
<正>神舟载人飞船不断刷新“飞天”纪录神舟载人飞船被称为太空“生命之舟”,是我国目前唯一一型天地往返的载人航天器。在完成神舟一号到神舟四号4次无人飞行任务后,2003年10月15日,我国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首次顺利进入太空。之后,神舟飞船不断刷新“飞天”纪录。神舟六号飞船搭载2名航天员遨游太空;神舟七号飞船搭载3名航天员进入太空并实现了首次空间出舱活动;神舟八号无人飞船和天宫一号实现自动交会对接;  相似文献   

7.
中国首次太空授课活动于6月20日上午10时举行,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天宫一号开展基础物理实验,为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全国8万余所中学6000余万名师生同步组织收听收看。航天员聂海胜表演悬空打坐,王亚平演示太空课堂里的单摆、玩具陀螺、气泡水滴、水膜变水球等太空物理现象。  相似文献   

8.
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第三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也是我国第一次将三名航天员同时送上太空,并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太空行走等空中科学实验.  相似文献   

9.
<正>2013年6月20日,对于我国的中小学生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神舟十号"的女航天员王亚平成功地在天宫一号完成了中国首次太空授课,而数千万的中小学生即时观看了这场为时50分钟的直播。授课实录:那片神秘的太空"大家好!我是王亚平,本次授课由我主讲。"当神舟十号女航天员王亚平从距离地球300多公里的太空中传来熟悉的问候时,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报告厅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作为太空授课的"地面课堂",330多位师生在这里亲身经历与"神十"航天员的天地连线。  相似文献   

10.
2008年9月28日,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四子王旗成功着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任务圆满成功,将中国人的足迹第一次印在茫茫太空。中国航天员穿着中国制造的“飞天”舱外航天服首次进行了出舱的活动。这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又一次历史性的突破,也是人类征服太空迈出的新步伐。这些卓越的成果极有可能成为2009年高考命题的热点。  相似文献   

11.
6月20日上午,中国首次太空授课活动成功举行,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天宫一号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的物理现象,并和孩子进行了互动。孩子们提出了许多有趣的问题:“您在天上看到的窗外景色与地面有什么不同?星星会闪烁吗?能看到UFO吗?”  相似文献   

12.
李北 《科技文萃》2013,(7):98-101
2003年航天英雄杨利伟独驾神舟五号飞船首次翱翔太空,圆了中国人数千年的飞天梦。2013年神舟十号载运航天英雄聂海胜和航天员张晓光、王亚平其驭神舟十号完美升空,完成与天宫一号的再次对接、首次太空授课和首次应用性太空飞行任务。十年间,我国航天员五飞浩翰太空书写中华飞天篇章,令国人兴奋、振奋。  相似文献   

13.
2013年6月中国神舟十号的成功发射,再次激发了人们对太空探索的热情与梦想。其中的"太空授课"最受同学们欢迎。三位航天员老师生动地演示了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水膜和水球五个基础物理实验,看得同学们在大呼过瘾的同时,也认识了失重环境下各种奇妙的物理现  相似文献   

14.
6月20日,中国女宇航员王亚平在神舟十号飞船上,完成了中国航天史上的首次太空授课,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史上的又一重大里程碑事件。在本次太空授课的地面课堂里.两位地面教师利用联想电子教室解决方案,为学生们创造了全新的课堂体验。  相似文献   

15.
2013年6月11日,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乘神舟十号飞船,去太空造访天宫一号,完成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第一阶段的试验任务。6月26日8时7分,神州十号飞船成功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预定区域。三位航天员顺利出仓,身体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6.
9月29日,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甘肃酒泉发射成功。不久,神舟八号飞船也将发射升空,在太空中与天宫一号实现首次无人交会对接。这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又一次实现突破。空间交会对接是载人航天活动的三大基本技术之一。所谓三大基本技术就是载人航天器的发射和返回、空间出舱活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只有掌握它们,人类才能自由出入太空。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中的重要一环,神七解决了航天员太空出舱活动的问题,天宫一  相似文献   

17.
2013年6月20日,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天宫一号实现了继美国航天员之后的第二次太空授课。通过两次太空授课视频录像的对比研究,笔者发现中美两国的教育在价值取向、教学过程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个人本位还是社会本位?预设还是生成?尽管各有优劣,但是笔者认为,通过两次太空授课的对比研究来反思我国当下的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航天飞船上除了航天员,还有其他生物吗?当然,神舟十二号、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曾带回了88家单位上千份的作物种子和微生物菌种,神舟十四号、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曾搭载了一百多家单位的千余粉作物种子、微生物菌种等进入太空。除了常见的小麦、玉米、大豆、南瓜、水稻、番茄,甚至连处于休眠状态的乌鸡蛋都曾搭乘飞船被接二连三地送上太空,昂贵的太空旅行却让普通的种子、鸡蛋“搭便车”,这是闹哪样呢?答案是——进行太空育种。  相似文献   

19.
据最新消息,我国计划在今年适当时候发射神舟六号飞船,它将实现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新突破。该船拟载2名航天员在轨道上飞行5天,而且航天员将首次进入轨道舱生活并开展科学试验活动。为了满足这一全新任务要求,经过艰苦努力,我国科研人员已攻克神舟六号飞船因多人多天飞行带来的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等方面的新技术难关。强调整体配合神舟六号载人飞船与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主要不同是在于飞船的飞行时间由1天增加到5天,航天员由1名增加到2名,所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主要在航天员系统方面进行了较多的改进。首先,在航天员的选拔要求上有了一些新变化…  相似文献   

20.
马国荣 《少年科学》2008,(Z1):63-67
2008年10月,"神舟7"号载人飞船即将升空。它将载着3名中国航天员进入太空,航天员还将首次进行太空行走。"神舟7"号约8吨重,相当于200个体重为40千克人的总重量。哪位大力士将把它送上天?它就是中国的"神箭"——"长征2"号F火箭。"神舟"系列飞船都是由它送入太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