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裴磊 《内江科技》2011,32(3):108-108,155
准噶尔盆地永1井地区由于上部煤层的屏蔽作用,导致西山窑组储层的地震资料品质不理想,断裂系统与储层的发育特征预测难度较大。通过利用现有的各种地震、地质资料,建立该地区地震属性参数与地层岩性、物性特征变化及含油气性对应关系,采用地震多属性分析技术进行断裂系统与有效储层的预测,较好的识别出了该地区的微小断层发育特征,并落实了储层的平面展布。  相似文献   

2.
大牛地气田煤系地层发育多套煤层,横向上较为稳定,但是纵向上煤层厚度以及层数各不相同,由于煤层低阻抗特性所造成的强反射,对层间以及上覆下伏储层有着极强的遮蔽性。因此,如何从连续强反射中识别煤层分布并将其有效剥离,使储层反射特征显露是煤系地层储层预测的一个难点所在。通过理论及实验结果说明,对于地震资料的低分辨率,应用高阶统计量分析技术在强同相轴中进行高分辨率煤层定位是可行的,可以为进一步去除煤层干扰及储层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程长领 《内江科技》2013,34(1):140-141
白垩系是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春风油田的勘探层系之一,明确其储层展布特征显得尤为重要。在精细的层序地层格架分析基础上,针对白垩系共化分出10个砂层组。针对白垩系不同类型的储层,分析其在不同时期、不同厚度、不同深度段的速度关系,利用地震相等技术归纳出各类储层在地震剖面上的反射特征,结合地震属性提取、等时地层切片等技术手段对白垩系储层平面分布规律进行了预测,明确了储层展布特征。  相似文献   

4.
正孟巴矿井地质开采条件特殊,开采煤层厚度大,煤层顶板砂岩整体性强,开采煤层上覆煤系地层厚度变化较大,LDT是唯一的UDT富含水砂层下的相对隔水层,且在北翼开采边界位置LDT隔水层厚度小于10m,在南翼LDT厚度由北向南逐渐变厚,但是在大部分区域Ⅵ煤顶板砂岩以上煤系地层缺失,南翼由北向南Ⅵ煤顶板砂岩逐渐变薄,Ⅵ煤以上煤系地层也逐渐变薄甚至缺失。因此,在开采中必须既保证覆岩导水裂缝带不波及LDT岩层,同时也要  相似文献   

5.
江洁 《内江科技》2011,32(3):133+191-133,191
川东北JN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主要为一套海相碳酸盐沉积,储层岩性主要为鲕滩储层,分为南北两套不同的储集层,具有厚度薄、岩性横向变化快的特点,导致对其空间展布规律的预测难度较大。本文在三维地震资料进行精细解释的基础上,综合各种地质、地震、测井资料,应用正演模拟,确定鲕滩储集层的地球物理特征,进而采用波形分类、属性分析及地震反演等技术进行有效储集层的预测与描述,对已发现的圈闭进行地质综合评价,寻找有利的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6.
张秀娟 《内江科技》2013,34(4):161+111
滩坝砂岩具有横向变化快、单层厚度薄等特点,其储层与围岩的波阻抗差异较小,运用单一属性难以预测有效储层。本文利用储层参数与地震属性之间的相关性来评价地震属性反映储层参数的敏感性,以多元地震属性优化为前提,以K-L变换为手段,对原始地震属性进行优化,突出其间的差异性,降低了多解性。应用优化后的地震属性作储层预测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在车西地区滩坝砂岩储层预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依兰煤田形成于老第三纪。为断陷型舍煤盆地.含煤地层为达连河组。该组仅有一个煤层群,集中分布于煤系底部10—40m厚的范围内。煤层群厚约10—30m,含煤五层。煤层平均厚度14.63m。煤层群顶部为巨厚油页岩层(70—140m),煤种为长焰煤。煤层含气量为4—12m^3/t.平均8.0m^3/t。依兰煤田煤炭保有储量1.97亿吨,预测煤炭资源量3.61亿吨;煤层气资源量为52.73亿m^3,埋深均在1000m以浅。本区煤层群顶板厚层油页岩,是煤储层最理想的封盖层,断层不发育的块段,是依兰煤层气相对富集的地带。  相似文献   

8.
常中英  谢锐杰 《内江科技》2009,30(8):21-21,24
本文基于对英买地区碳酸盐岩储层预测的研究,特别是对裂缝储层的研究,总结出利用精确绘制构造平面图、时间切片、波阻抗反演、地震属性技术、相干技术等一套行之有效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QHD32-6油田主力含油层段明化镇组下段属于曲流河沉积。由于河流改道频繁,砂岩储层厚度薄、横向变化大、连通性差,地层对比特征不明显。加上海上钻井密度小,必须充分发挥地震资料在旋回对比中的基础作用。本文通过对小波变换与S变换时频分析方法划分地层层序地质依据的研究,选用合适的尺度和时窗对井旁地震道划分出了不同级别的层序,使其中的频率结构得以暴露,据此可探测到各个频率段之间的突变点或突变区域,这反映在地质上就是沉积环境的突变。由此开展了沉积旋回及层序检测技术的研究,搭建的精细等时地层格架,使得反演和地震属性分析在可靠的地质背景下进行,保证了地震综合解释和储层预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西山窑组B煤层赋存特征,从区域地质背景入手,结合研究区构造位置及西山窑组发育特征,并在41个勘探钻孔的控制下,得到了矿区B煤层的赋存特征,结论认为:西山窑组B煤层受到差异抬升及风化剥蚀作用,分为正常区和残余区两部分,残余区煤层厚度变化较大,正常区煤层则较为稳定,矿区内残余区由西向东逐渐过渡为正常区,煤层稳定性及风化程度等也相应改变。  相似文献   

11.
新疆尼勒克煤田吉仁台煤矿区内主要含煤地层为侏罗系中统西山窑组。其主采煤层多、厚度大,煤层厚度各异,笔者抓住煤层厚度、结构、层间距,结合各煤层所处层位及其空间组合特征、顶底板岩性等对比标志,对矿区矿区的主采煤层进行了较可靠的对比。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21,(2)
盘县地区位于贵州西部,具有丰富的煤系烃源岩资源,高厚度的煤层和各储存层相互依托,复杂的地质构造造就了煤系气成藏条件,通过对盘县地区龙潭组、长兴组煤系地层系统地质分析认为,研究区两套煤系地层具有较好的生烃潜力和成藏条件,具有较大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13.
刘琦 《内江科技》2013,(6):147-148
应用小波变换技术对地震资料进行拓频,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在此基础上,利用地震沉积学的地层切片属性技术并结合钻井资料进行三角洲储层预测。该方法适用于构造与沉积较复杂的地区,与传统的时间切片和沿层切片相比,该类地层切片更接近于等时沉积界面。在对临商结合部沙三下的临北三角洲储层预测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正>黄场斜坡带位于蚌湖向斜东斜坡,地层由西向东抬高,砂岩沿抬高方向尖灭。该区紧邻蚌湖-王场生油中心,油源充足,是形成上倾尖灭岩性油藏的有利地区。先后在潜三、潜四上段发现了上倾尖灭岩性油藏,但储层具有厚度薄、横向变化快的特点,储层预测难度较大。本文利用小层精细对比、沉积微相研究、结合地震属性分析的综合储层预测技术,在黄场斜坡带取得了较好的勘探开发效果,部署钻探的黄17井和黄斜38井,均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5.
地震属性与储层参数间并不存在简单直接的对应关系。利用地震属性进行储层预测时,需对所利用的地震属性进行有效分析,给特征明显的属性赋予明确的地质意义。以黄马油田为例,应用地震属性技术对戴南组储层进行预测,为有利区带滚动评价以及开发提供参考意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砂砾岩储层作为一种特殊的碎屑岩储层在我国东部各油田的隐蔽油气藏研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砂砾岩储层在分布规律和储层地震预测方面存在许多难点,因而本次研究针对坨71区沙三段开展砂砾岩储层研究。研究区受古地貌沟谷控制,沙三沉积时期位于深湖中,沙三下砂砾岩储层属深水湖底扇沉积,分为扇根、扇中和扇端三个亚相;目的层主要为扇根-扇中沉积,在纵向上,自下而上沉积物粒度逐渐变细、扇体范围逐渐扩大,在平面上,发育了多条水下辫状水道。在地质规律分析基础上,本次研究利用基于频率特征的三维地震储层解释技术—频谱分解技术开展砂砾岩储层预测研究。以井点数据为基础,结合储层属性研究的结果,认为研究区各小层砂体呈朵叶状分布,砂层厚度变化快,并且储层预测结果与地质规律认识吻合度得到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7.
刘媛 《内江科技》2014,(3):61-62
王家岗地区位于东营凹陷东部,沙四纯下亚段广泛发育滩坝砂岩储层,是该区重要的勘探对象。滩坝砂储层厚度薄,常规地震资料难以识别。本文通过对实钻井的统计分析,确定了储层发育的厚度范围,在此基础上求取调谐频率,利用分频技术识别并预测滩坝砂储层的展布范围,明确了该区有利储层分布特征。通过实钻井的验证,应用分频体进行储层预测结果比较准确。  相似文献   

18.
杨礼宾 《今日科苑》2007,(10):61-61
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地层压力决定着油气田开发方案、注采比,以及利用地震资料进行储层研究已经在油气藏描述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地震属性分析,可以得到地震波的动力学和运动学特征,进行储层横向预测,通过地震波阻抗反演,可以进行储层的储集参数分析,但是,人们似乎忽略了地层压力这个在储层评价中的关键参数。本文从利用测井资料预测地层压力的方法出发,提出了一种利用地震资料预测地层压力的方法。影响油气层的最终采收率。系统地介绍了地震资抖预测地层孔隙压力的方法及其优缺点,同时介绍了影响地震资料法预测精度的原因及提高精度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刘强 《中国科技信息》2011,(11):28+19-28,19
煤层由于密度低速度低,在地震剖面呈现强反射同相轴。在三角洲相的沉积体系下,煤层的影响使得常规振幅类属性无法展开应用。本文为实现国外某区块侏罗系储层的预测,采用复分析方法结合频谱分解以及波形聚类方法来克服煤层对储层预测的影响,达到储层横向预测目的,为此区域类似情况的预测提供了有利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地震勘探在预测煤厚领域的技术发展,本文通过井约束的波阻抗反演技术在陕西陕北某煤矿浅埋薄互煤层中的实际应用,提出了该技术在煤层厚度预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为地震勘探解决煤厚问题提供了较为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