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訪问法     
一、訪問法的性質 訪問法與問卷法(注一)極相類。查得斯稱前者爲口述的問答,後者爲筆述的問答(注二)。哥斯在討論問卷法時,亦將訪問法併入討論(注三),可見這兩種方法的相類。或者我們可以說這兩種方法間主要的區別就是問卷法爲書面的問答,訪問法爲當面的問答。  相似文献   

2.
在二元凝聚体系相图中,液相区和固液两相平衡区的分界线称液相线。该线及其上面的点代表什么状态?是二相平衡呢?还是单一液相呢?不同的教科书说法不一。有的说是φ=1的单一液相状态[注(1)(2)],有的说是φ=2的两相平衡状态[注(3)],有的  相似文献   

3.
新建夏敬观氏,民国二十二年(一九三三)二月,著《汉短箫铙歌注》。书前有湘潭袁亮所为序,略称:“夏氏著《汉短箫铙歌注》,独以为短箫铙歌在汉乐别为一类,与黄门鼓吹、横吹不相杂,而断一十八曲咸为铙歌。训以音义、证以纪传、定其句读、厘其声艳、正其形讹、比事类情,不凿不诬,旨畅文从,使铙歌建威、杨德、讽敌、劝士之古谊,数千载晦而复明,前所未有也。”表扬可说到极点了。  相似文献   

4.
《核舟记》中“神情与苏黄不属”一句,课本注:[不属(zhǔ)]不相类似。将“属”当作“类族”的意思讲了,我以为是不对的。“属”字读音有二:一是读作“  相似文献   

5.
历代官私书目,或著录《何氏注孙子》,或著录《何延锡注孙子》,卷数或为三卷,或为二卷。《崇文总目》著录《何氏注孙子》二卷之何氏即何延锡。其余著录何延锡《注孙子》三卷或《何氏注孙子》三卷,其中增加的一卷,当是宋代"何氏"所为。故传本《何氏注孙子》三卷的注者有二:一是南唐何延锡;二是宋代"何氏"。三卷之中照录于《通典》及《武经总要》的文字及"梅氏之说得之"之语,当是宋代"何氏"所增益。而此"何氏"或许确是某一姓何的人,或许是伪托南唐何延锡而称曰"何氏"的某一人。故传本《何氏注孙子》三卷注,以五代何延锡注为主,又有宋代"何氏"增注。  相似文献   

6.
清代中期的骈散合一思想主要包括三方面:首先是论述骈散文并存的必然性,其次是强调骈散文“道通为一”,第三是主张骈句与散句“相杂迭用”。这三方面内容,较清初均有明显的深化。影响有二:一是下开晚清标举效法魏、晋文的风气,二是在骈散合一的探讨中,发展了骈文文气理论,在骈文文论中“气”的概念从辞章之论发展为气韵之说的过程中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贾永生先生是一位学养深厚、见识精卓、胆识超人的学者型作家、教授型诗人.<贾永生杂文三百篇>融见识、胆识、学识于一书,合哲学、史学、诗学为一体.这既是他个人身份的明证,也是社会演进的标识.这样此书不仅有了个人的生命意义,也有了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8.
(一)极目青郊外,烟霾布正浓。中原方逐鹿,博浪踵相踪。(二)樱花红陌上,柳叶绿池边。燕子声声里,相思又一年。【注】青郊:春天的田野。烟霾:昏暗的烟云。这里指战火,战争。  相似文献   

9.
东晋史学家习凿齿所著《襄阳耆旧记》,旧时或称《襄阳耆旧传》,或简称《襄阳记》。这部杂传类的史书,大约到南宋以后已经散佚,它的零篇碎简今见于《后汉书》李贤注、《三国志》裴松之注、《文选》李善注以及《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类书之中。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五卷本,是宋元以来众多学者搜集佚文、递相增补的辑本。至于不久前出版的《襄阳耆旧记校注》(舒焚、张林川校注,荆楚书社1986年12月版,  相似文献   

10.
S.555和P.3738残卷录有<李峤杂咏诗注>,这是迄今发现敦煌唐人诗集的唯一注本,殊为可贵.笔者拟通过将敦煌本与庆大本、明铜活字本、<全唐诗>本相比较,从而对李峤<杂咏诗>的版本源流试作探讨,以此看唐代五言律诗的逐步定型、成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东汉处于上古汉语向中古汉语过渡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许慎和高诱为《淮南子》作注,其注音和双音释语里出现了一批有价值的双音节新词引人注目。由于《汉语大词典》均失收,特胪列于此,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12.
清代沈德潜在《明诗别裁集》里,评价高启诗歌"蹊径未化","未能直追大雅"。以这一评价为视角来反观高启诗歌,可视为一次对高启诗歌另类的审视。沈德潜作为诗论家,自有其评价"大雅"的标准,但其"大雅"标准过于狭隘,不能正确评价高启诗歌。其实,高启诗歌拥有秀逸的辞句,清新的音韵,齐全的体例和洒脱的气度,而这些方面的特色符合更广泛意义上的"大雅之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淮南子》一书的古今取向比较复杂.从坚持道家自然主义道论思想出发,《淮南子》在其具有总论性质的篇章中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崇元古倾向,故而其文艺思想也体现出与道家文论思想相一致的一面.但是在具体论述“事”“物”的过程中,《淮南子》又抛弃了论述“道”“术”时的古今取向,推崇圣代、主张乘时应变,从而对儒家思想及其注重教化、重质尚实的文艺理论进行了肯定和实际践行.而《淮南子》“通古今之事”而求治的编撰思想与目的,则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它在古今观念及文论思想上的这种矛盾.由此,其古今取向更能反映出《淮南子》对先秦诸家尤其是儒道两家文艺思想的综合性吸收和运用.  相似文献   

14.
张惠言批点《山中白云词》,是在《词选》刊刻之后,批语主要分为编年、品评、探意三类,与《词选》的批评思路相一致。手批本更好地证明了董士锡论词时对于张炎的表彰和董毅在《续词选》中对于张炎的偏爱,这与张惠言的词学观念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5.
学术界对“匕”的本义多有争议,笔者认为“匙”的本字、“化”的本字、匕首、以匕为妣这四种代表性的观点都有值得质疑之处。许慎《说文解字》曰:“匕亦所以用比取饭。一名柶。”本文试图将匕与古代饮食文化联系,探寻其使用功能,从正反两面辩证分析许慎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形"与"神"是中国画论史上重要的对立统一的概念,《淮南子》里提出的"形神论"在中国画论关于形神问题的形成和发展道路上起到了先驱和拓荒者的作用,有了这一基础,才为魏晋以后比较系统的美术理论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首先将《淮南子》"形神论"与先秦及后代相关思想进行纵向对比研究,其次对《淮南子》中涉及"形神论"的具体章节进行分析和探讨,试图展现其在画论史中的地位和作用,开掘出其更多更深层次的艺术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7.
游国恩《天问纂义》内容翔实,资料丰富,对楚辞研究者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其部分按语时见发明,对楚辞研究者极具启发性.但该书亦存在着按语未能及时吸收同时代研究成果及部分按语错误、文本校订错误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方孝标是清代文字狱"《南山集》案"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其书被清廷禁毁。他在康熙九年去云贵时写的《滇游纪行》上下两卷,是继陆游《入蜀记》后又一长篇人文地理游记。此游记记录了由金陵出发,经长江、洞庭湖、沅江到达浦市,然后辗转于云贵高原的地理行进路线;描绘了宽阔的长江流域、水道纵横的沅江水域和滇黔古驿道奇特壮丽的自然风景,同时还记录下沿途历史人文遗迹以及明末动乱后的百姓生态。本文从與地、文学、人文三个方面考察方氏《滇游纪行》的内容和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从许慎写作《说文》的全过程及许冲的上疏以及与贾逵,尹珍,高彪等的关系等诸方面,考证许慎的生卒年代,应该是生于汉光武帝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卒于安帝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冬。  相似文献   

20.
李曾伯乃南宋后期诗人、词人,今考证其生平著述及版本流传如下:淳祐十二年(1252)夏,李曾伯自刊《可斋杂稿》三十四卷于荆州家塾杞梓堂。宝祐二年(1254),李曾伯于荆州又成《续稿》八卷,收录两年间新作。《续稿后》则收录宝祐二年(1254)至景定二年(1261)七年间之新作。后,其子李杓于咸淳六年(1270)将文集三刊于书市,印成中笥本。然是集现已无刻本传世,今所见均为清抄本。又有嘉定十三年(1220)至绍定三年(1230),李曾伯在蜀,曾与老儒王揆合作《班马字类补遗》,然宋版《补遗》今已不存于世,今《班马字类》五卷提行本(附补遗)主要有毛氏汲古阁影宋抄本、《涉闻梓旧》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