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劳动力价值动态分析刘祥成高一《思想政治》教材第一课阐述了这样一个基本原理: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并随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变化;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又是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商品的价值量是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例的。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2.
一、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商品的价值量越大;反之则越小。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生产单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越短,该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反之,社会劳动生产率越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  相似文献   

3.
政治练习题     
(政治经济学部分)一、判断以下观点是否正确,并运用政治经济学原理加以简要分析。1.劳动力天然就是商品。2.商品的价值决定商品的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所以价格的每一次涨落都反映价值量的变化,都是由价值量的变化引起的。3.劳动生产率越高,商品所包含的价值量也就  相似文献   

4.
新编高一《思想政治》上册第 1 1~ 1 2页 ,继续沿用了以往教科书的观点 ,对什么是社会劳动生产率以及计算方法、个别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生产率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劳动生产率 )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都作了较为详尽而深刻的介绍 ,最后得出一条定律性的、并用黑体字表述的一句话 :“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这就是说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多少倍 ,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降低多少倍 ,凝结在商品中的价值量就缩小多少倍 ,商品的价格就会下降多少倍 (排除供求关系的影响 )。经过查阅资料 ,发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确是…  相似文献   

5.
"商品价值量"原理重点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理解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和实现,必须准确把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重涵义.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条件下,社会商品价值总量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6.
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如果劳动量为零时产量为零,产量随劳动量的增加而先递增上升然后递减上升,且随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而上升,则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随劳动量的增加先减少然后增加,并随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而减少。近年来出现的关于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力成正比的理论的主要错误是混淆了决定价值量的、抽象的社会必要劳动与决定使用价值量的、具体的有效劳动,以及混淆了劳动量的变化与劳动生产力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客观存在宏观调控下,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和供求关系变化,通过自由竞争优化资源配置来获得最大的效益。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关系的规律决定了教育要与社会经济相适应。  相似文献   

8.
商品的价值由什么决定是政治经济学的试金石.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是马克思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对这样一个重要问题,我国经济理论界自五十年代中期以来到现在一直有着争论.概括起来,基本上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仅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实现;另一种观点认为,部门总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或者商品的价值量是由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共同决定.争论的焦点在于:决定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否存在两种含义,或者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各自的职能作用究竟是什么.上述意见分岐表明:价值决定和社会必要劳动的关系,又是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难点.本文有志于此,谈点个人的一些看法,兼与不同的观点商榷,诚恳希望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9.
经济常识中有不少计算公式,这些公式常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有所体现,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但由于这些公式分布得比较散,很多同学往往没有系统理解,在考试中也常常失分。在此,笔者把这些公式整理出来并加以例题分析,以期提高政治备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商品价值量1.单位商品价值量用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单位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即成正比),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2.价值总量是指某部门、某行业或某一商品生产者在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价值总和。…  相似文献   

10.
价值规律告诉我们: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但在实际生活中,商品的价格总与价值不一致,价格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引起“波动”的原因主要是市场上商品的供求不平衡,而使价格与供求相  相似文献   

11.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客观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商品经济中有许多规律,价值规律是其基本规律。价值规律既不是人类社会所共有的规律,也不是某一个社会特有的规律,而是商品经济的客观规律,人们不能随意创造、改变、消灭它,只能认识和利用它,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就存在价值规律。商品经济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在商品生产领域,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价值规律究竟起哪些作用?这些作用的特点和形式是什么?自觉利用价值规律调节经济活动是否就等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这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仅就这个问题谈几点看法。价值规律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价值规律,简单地说,就是商品据以交换的价值量决定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客观必然性。它揭示的是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生产领域中劳动时间的这一本质  相似文献   

13.
劳动生产率的结构层次及其与商品价值量决定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动生产率有个别劳动生产率、部门劳动生产率、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和国际劳动生产率四个层次。不同层次的劳动生产率对商品价值量决定的意义是不同的,但无论哪一个层次的劳动生产率都会使社会商品价值总量增加。  相似文献   

14.
一、人民群众希望物价稳定,因此商品的价格应是不变的。 (1)物价稳定对经济健康发展,对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稳定有重要意义。人民群众希望物价稳定是可以理解的。 (2)认为稳定物价就是商品价格不变,这是错误的。 ①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也就变小。价格随之下跌,反之,价格就要上升。 ②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供不应求,它的价格高于价值,价格上涨;供过于求,它的价格就低于价值,价格下降。 ③商品价格受纸币发行量的影响,如果纸币的发行量大大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 二、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的使用价值量、价值总量就会增加,单位商品价值量就会降低。 (1)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商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创造的商品使用价值量都会增加。因此认为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使用价值量就会增加,这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5.
马维俊 《新高考》2006,(11):2-9
Ⅰ.考点回放1.商品(1)商品了解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理解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理解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2)货币了解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理解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了解纸币的含义  相似文献   

16.
商品价值量决定机制在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乃至整个经济理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也是一般商品市场机制的核心内容。因此阐明这个机制,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重要意义是不容置疑的。说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这是没  相似文献   

17.
在理解和把握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价值量等概念的基础上明确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的关系是: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明确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详细论述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Ⅰ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Ⅱ。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关于商品价值量由哪种意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问题,理论界的争论颇为激烈且至今尚无定论。本文认为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Ⅰ决定,并分析了三点理由,得出了三点启示,这对于我国现阶段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一个基本观点。那么,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呢?马克思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商品价值量的决定,一般水平的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形成的考察以及对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垄断利润与垄断价格的分析,说明了马克思关于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该商品中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的原理不仅不会影响商品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积极性,相反,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动机以及资本的本质决定了商品生产者必须不断地采用先进技术,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