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拿到《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修订)》(以下简称《标准》),一口气读完,觉得耳目一新,受益非浅,反复揣摩之后,颇有感悟。特别是《标准》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启发式教学原则中强调:引导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道德辨析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是之前从未提及过的全新内容,这也是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道德存在于儿童的全部生活中,纯粹的品德是不存在的。正如罗曼·罗兰所说的:“品德永远不能像知识那样教给孩子,模…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价值多元化时代的到来,学生面临越来越多的道德选择的环境,这一变化给学校德育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提高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的任务迫在眉睫.本文主要从道德选择能力的相关概念、培养学生道德选择的必要性及其对策几个方面,谈论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力争使学生自己在道德实践中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氛围营造、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三个方面开展了名为《提高中学生道德自我选择、自我规范能力的研究》的课题研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道德判断和选择,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德行。  相似文献   

4.
道德评价能力,是指人们依照一定道德标准,对自己和他人道德行为的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所作出的肯定和否定的判断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我道德评价能力,是提高他们的共产主义道德认识和培养其道德品质的有效方法,也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道德评价能力呢?一、要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文化素质上下功夫这是培养学生的自我道德评价能力的关键。(一)加强马列主义常识教育。马克思主义、列宁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9,(98):116-117
《道德与法治》是社会运行的基础与规范,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设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塑造学生的道德观念与法治意识,引导学生们正确地约束自己的思想与行为。传统《道德与法治》教学将教育内容集中于理论环节,生活相关内容相对较少。道德与法治蕴藏于生活的各个方面,教育与生活是学生品德发展的重要源泉,只有在学生认知范围内及生活世界领域实施教育活动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体会,推动学生观念的形成并且展开深入思考与有效探究。由此可见,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施是初中《道德与法治》发展的重要方向,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教学策略的选择与实施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6.
《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生活的能力。这是适应新的形势,针对学生实际提出的新要求。何谓自己管理自己生活的能力呢?它是指学生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中(主要包括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为了独立地、正确地履行日常行为准则和履行最起码的道德规范所具有的道德实践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对小学生来说,具有自己管理自己生活的能力,是他们独立进行道德实践活动,承担相应道德义务必不可少的条件。如果学生不具有这种能力,而要向他们提出任何其他的道德行为要求,是难于收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7.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这就明确指出了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审美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语文学科"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中国教育发展纲要》也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重要的作用。"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审美教育已  相似文献   

9.
新编小学思想品德课教材突出的特点之一是重视培养学生的品德能力:一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道德评价、道德辨析能力;二是培养学生品德实践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道德判断、道德评价、道德辨析能力是在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的教育影响下,随着自身道德认识和思维能力的提高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其形成与发展的规律是:1由他律到自律,即从仿效、沿用他人的评价标准到具有自己独立的评价标准。皮亚杰在他的《儿童的道德判断》一书中,反复论证了□王天杰儿童道德发展是由他律的道德逐渐向自律的道德过渡。2由效果到动机,即从注意…  相似文献   

10.
道德品质是一定时期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一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是一个人在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学校则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主阵地。在此,就中小学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谈谈自己的肤浅之见。一、培养道德认识(一)掌握道德知识。学生对道德知识的掌握,常常是以道德概念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因此,教师必须采取多种途径,帮助学生正确地掌握道德概念,如:可利用班队活动,向学生讲解《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有关…  相似文献   

11.
《教师博览》2018,(9):90-91
有人认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思想品德(道德与法治)课无关,这实际上是一种偏见。"探究与分享"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重要栏目,以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中学序曲》为例,在"探究与分享"活动中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努力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是可以培养的。  相似文献   

12.
《广西教育》2015,(8):14
据《世界教育信息》援引日本朝日新闻网站消息,日本中小学现开设的道德课将于2018年成为正式的教学科目,使用指定的教科书,并进行相应的教学测评。此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用多样性价值观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采用体验性学习、排演短剧等形式鼓励学生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另外,日本道德课选取的教学素材还关注了现代社会新出现的道德问题,如网  相似文献   

13.
《华章》2007,(Z2)
《小学美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美术课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重要作用。"《标准》在选择教学内容的原则中又指出:"小学美术课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有利于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相似文献   

14.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那么,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根据自己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呢?一、小学数学中的美  相似文献   

15.
“儿童从小就把自己的老师看作他们要学习的道德模范。所以教师的道德面貌起着这样重要的作用,他在课堂内外,学校内外,在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中的全部言行,都是给学生作出的榜样。”(苏联柯瓦列夫语)但“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第斯多惠《西方教育论著选》第340页)可见,切实提高教师的素质是实施德育任务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16.
蔡元培先生曾指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发展自己的能力。”教育的终极价值是使学生学会寻找教育。应试教育却往往过多地强调教师的管理和纪律的约束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较多的关注外在道德的灌输与强化,很少考虑到学生自身的发展规律与书观需要,造成教育的偏颇。致使学生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因此,班主任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自主性教育。培养自主的人,即“能够合理地利用自己的选择权利,有明确的目标和进取心,能够成功地控制外部环境,而且能够控制自己的冲动”(《自我论》)的人。  相似文献   

17.
《大学语文》课程是大学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它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不仅有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熏陶学生的礼仪和道德素养,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怀,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而且促使教师去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故《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现实意义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8.
小学品德教育对于培养小学生基本的道德知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有重要作用。育人先育德,因此,加强对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教育,是其他教育工作的基础,也是学生个人成长成才的关键。考虑到小学生认知能力有限,为了更好地开展品德教育,教师应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品德与生活(社会)》的教育教学中,让小学生易于接受知识教育,并在此基础上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完善自身的成长和发育。  相似文献   

19.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少年儿童天真活泼、好奇心强,对于美的事物最乐于模仿,最乐于接受。针对这一心理特点,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美感十分丰富的小语教材,通过美的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高尚的情操、文明的习惯和正确的审美能力。下面仅就利用教材内容中固有的美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谈谈自己的点滴认识。 (一) 感受大自然之美小语通用教材中有不少篇课文生动地描绘了大自然的美。《春天》、《秋天》、《初冬》等课  相似文献   

20.
结合课程特点教书育人任艳丽教书育人是教师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还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因此,几年来,自己结合《几何基础》课的特点,在传授科学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