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江颖 《新教师》2023,(3):44-45
“教—学—评”一致性是基于新课标,实施教学的有效途径,是学科核心素养落到实处的有力保障。“双减”背景下,做到“教—学—评”一致性,实现高效课堂,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深化“教—学—评”一体化,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学习成效三者紧密关联起来,真正做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  相似文献   

2.
潘雨荷 《林区教学》2024,(2):107-111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教—学—评”一致性是指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导向下,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对教与学效果的评价三者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核心素养是“教—学—评”一致性的参照标准,“教—学—评”一致性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而在目前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评”一致性的落实情况不容乐观,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困难重重。从“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理解出发,深度剖析初中语文“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困境,针对教学目标、学习方式及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初中语文“教—学—评”一致性的破困路径。  相似文献   

3.
单元整体“教—学—评”一体化以单元教学目标为统领,由任务驱动学习,将评价植入学习活动,监测教与学的过程,达到以评促教、以评带学的目的。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应分析单元教学目标,设计情境和任务,并在此过程中探寻合适的教学评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相似文献   

4.
周静  周雪莲 《中国教师》2023,(12):105-107
<正>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作业形式主要为实践性作业,包括课前实践性作业和课后实践性作业。作业作为学习评价的重要手段,教师要遵循学科逻辑与生活逻辑相结合的原则,设计以核心素养为依据的作业以及评价,努力实现“教—学—评”一致性,发挥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教—学—评”一体化在教学目标、学习活动、评价任务之间建立了关联,将评价镶嵌于教学过程中,使教学与评价、学习与评价不再孤立,评价贯穿于课堂的始终,监控并反馈“教”与“学”的活动,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文章通过剖析部分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教学目标、学习活动、评价任务等要素相互之间脱节的问题,在写作教学中引入“教—学—评”一体化的设计理念,以具体任务落实“教—学—评”一体化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构建与实践。  相似文献   

6.
“教—学—评”一致性要求将学生的学习过程视为一个动态、变化且个性的观察和测评对象,采用目标清晰、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及评价主体立体多元、注重学生整体能力提升和学科情感发展的评价方式进行教学。文章分析当前教、学、评存在的问题,厘清“教—学—评”一致性的价值内涵,提出实现“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策略,以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7.
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评”一体化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指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师生评价相一致的单元教学设计,包括围绕核心素养明确课程目标、确立单元和各课时教学目标、分析学情、组织学习内容、选择方式、进行评价等环节。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作用,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应当围绕“教—学—评”一体化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步骤,基于核心素养制订单元教学目标,再落实到课时目标,设计教学任务、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8.
楼玉桃 《英语教师》2023,(17):187-190
随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与实施,广大英语教师聚焦“教—学—评”一体化的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以人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Unit 5 My Clothes为例,通过在单元整体教学中实施“教—学—评”一体化,展示“教—学—评”一体化的设计思路和具体实施策略。教师充分认识到教、学、评三者之间本质上的一致性,达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标导向的“教—学—评”一体化理念旨在通过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教学评价相融合,以评价促教学、促学习,最终达成学习目标。通过具体案例探讨了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将评价贯穿教学全过程、实现“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群落随时间变化有序地演替”为例,在教学中运用“教—学—评一致性”原理,着重实施过程性评价,使教学效果更明显。课前,通过“学生课前预习效果评价表”,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而根据学情调整教学策略;课堂中不同的探究活动评价,可促进师生共同探究知识;课后通过“个人及小组总结性评价表”,促进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以及对学习方法进行经验总结。教师在教学中应树立“教—学—评”一体化意识,以评促教,以评促学,让评价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特别重视“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大力开展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化学教学,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研究具有极高的必要性。文章多元解读“教—学—评”一体化,论述其价值,然后在“以学促教”“优教促学”“评助教学”三个维度探究其实践策略,为一线教师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当前教与学在课堂中偶尔会出现脱节的现象,教师在课堂上讲授过的知识点学生像没学过一样。一线教师如何提升课堂有效性,引导学生实现“真学习”?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理论设计的学历案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启示和方向。学历案体现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思维和逻辑,通过准确设定学习目标、科学设计评价任务、精心设计学习过程和重视撰写学后反思,保证教学过程充分体现“教—学—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张莹 《亚太教育》2024,(2):156-158
一直以来,小学英语教学普遍存在“教—学—评”衔接不紧密,甚至分离、脱节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导致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低效、小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发展受阻的重要因素。鉴于此,探索了以学生为中心,深化教学设计;以评价为推手,细化评价流程;以素养为导向,优化评价过程等策略。将“教—学—评”融为一体,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14.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突出运用系统性思维来设计课程与教学,而基于“教—学—评”视角下的单元整体教学,更是注重在单元整体设计中运用目标来支撑课程,把评价贯穿于教学始终,以评促学,以评促教,更好地发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关键作用,提高本学科教学的科学性、规范性和综合性,切实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推进义务教育英语学科“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与实施是指教师围绕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目标,设计并开展学习目标、学习活动、学习评价相一致的有效教学,通过对学生英语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监测教和学对课程目标的达成度,实现以学定教、以教定评,以评促学,形成“教—学—评”一体化学科育人实践,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本文以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Will people have robots?的教学实践为例,具体阐述如何在单元教学中开展“教—学—评”一体化设计,并探索在具体课时中的教学实施方式。  相似文献   

16.
为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理念,重构“教什么”的单元整体教学内容,明确“评什么”的教学、作业目标设计,以作业为纽带,建构指向“教—学—评”一致性的单元关键任务和相匹配的作业设计范式,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进阶和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胡梦琳 《湖北教育》2023,(12):50-51
<正>“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思想旨在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即借助评价优化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并且评价贯穿于教与学的全过程。这种教学思想要求教师遵循“学习目标—评价目标—教学活动”的设计思路设计教学活动,即先设计学习目标,确保课堂教学核心、方向正确;然后依据学习目标设计评价目标,以检测学生是否达到学习目标;最后设计教学活动,教学活动中应嵌入针对教的评价细则。  相似文献   

18.
如何实施“教—学—评”一体化,是当前初中化学教学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教师应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通过“教—学—评”一体化解放传统教学思想,在教学中评价,也在评价中教学,让学生在“教”与“评”中有效学习,实现全面发展。文章细说“教—学—评”一体化,探究其视域下的初中化学教学要点,助推初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应在获取语言知识的同时,形成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应在课堂上优化教学方法,将多元评价贯穿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的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形成核心素养,从而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落实“教—学—评”一体化。  相似文献   

20.
吴喆 《地理教育》2024,(1):12-16+25
新课标强调以真实情境为载体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以教学评一致性策略促进核心素养培养有效落地。本文以卡塔尔举办首届“碳中和”世界杯为真实情境,通过构建以目标定任务、以问题驱学习、以评价促教学的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绘碳迹—寻碳源—明原理—促减排—求中和”等环节中解决地理问题,并以杭州“碳中和”亚运会为延伸案例,进行教学实践。本设计将教—学—评与真实情境有机融合,为优化地理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素养发展提供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