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青年教师》2012,(3):F0004-F0004
阅读,尤其是儿童阶段的经典阅读,可以影响孩子一生,可以为孩子一生的幸福奠基。东风路小学实施阅读教育,提倡让学生从小与经典同行,养成“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会读书”的良好习惯,为孩子的生命成长润色。  相似文献   

2.
人生离不开阅读,但贵在把阅读变成“悦读”,让阅读的习惯成为“悦读”的嗜好。阅读,作为一种习惯,“要读书”固然重要;悦读,作为一种嗜好,“会读书”更加重要。读什么好,或者说读什么更有益?我以为,当然是美文,而且是“经典美文”。  相似文献   

3.
几天不读书和不洗澡一样难受即便工作再忙,董卿每天都会保证一个小时的阅读时间。关于读书,她的名言是——假如我几天不读书,我会感觉像一个人几天不洗澡那样难受。读书,能让人学会思考,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变得安静下来;读书让我很快乐。  相似文献   

4.
储晖 《教育》2010,(6):35-36
阅读,无论是对于一个人,还是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其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著名作家王蒙在一次以“我们的时代,我们的阅读”为主题的演讲中谈到读书要趁早,要超前读书,多读经典。专家强调:青少年在15岁以前的读书历程,会使得他们在成年后变得自信而且满怀抱负。  相似文献   

5.
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文学家金波说:“阅读是儿童心灵成长的良方,也是儿童情感教育最伟大的老师。热爱阅读就是热爱光明和温暖,就是接近快乐、美好和高尚,就是对人生有所感悟。”是的,要想让孩子变得精神上富有、生活中快乐,就必须让读书成为她的习惯,让家中溢满书香。  相似文献   

6.
<正>在小语教材中,每一册都有反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英雄人物的传记、故事等。“红色经典”以其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铭记了一段段血雨腥风的历史。那份记忆关乎信仰追求,关乎责任担当,关乎家国情怀;那份记忆里有慷慨激昂,有血雨腥风,也有舍生取义。阅读“红色经典”,可以培育学生的人格之美。我班以创建“书香班级”为抓手,以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为目的,贯彻落实新课标要求,以新颖活泼、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为载体,积极推动“红色经典伴我成长”阅读活动,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和幸福奠基。  相似文献   

7.
说明了“选择性阅读”的三点要义:我们要乐做孩子读书的目录,家长要多做孩子读书的伴童,让小学生自主读书;阐述了“选择性阅读”的三大操作要素:让孩子“好读书,读好书,会读书”。  相似文献   

8.
我读故我在     
辛爱菊 《山东教育》2008,(11):56-57
不吃饭,我的身体会死去;不读书,我的思想会枯萎。 书,可以让世界变得很小很小,让内心变得很大很大。当阅读成为生活的必需,当书籍成为精神的伴侣,一切承载着人类文化的读物都会进入我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9.
我读故我在     
不吃饭,我的身体会死去;不读书,我的思想会枯萎。书,可以让世界变得很小很小,让内心变得很大很大。当阅读成为生活的必需,当书籍成为精神的伴侣,一切承载着人类文化的读物都会进入我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10.
潘美娟 《成才之路》2011,(31):35-35
“唉,我孩子不喜欢阅读!”“是呀,我孩子怕写作文!”“这次测评基础部分完成得很好,阅读失分太多!”平日的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家长、老师这样的感慨,都是阅读惹的祸。读书对学生来说都是件很辛苦的事,但对他们成长影响至深,没有什么比阅读更能丰富一个人的灵魂,没有什么比阅读让孩子变得更强大。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报道:在哈佛,  相似文献   

11.
<正>一、现状新课标的阅读目标部分就阅读提出了具体要求。但现实的状况是“中学生阅读状况堪忧”“中学生不读书”、“中学生抛弃经典”……这差不多是老师谈中学生阅读时的共同表述语。  相似文献   

12.
红色经典作品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焕发着蓬勃向上的生机。红色经典作品深阅读可以激发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文化素养。"讲读研"立体法可以有效推进红色经典作品深阅读。高校教师对红色经典文学作品进行导读,大学生对红色经典作品文本进行细读,师生通过开展读书沙龙、围读会、研读会、读书会等多种方式进行研读,最终实现红色经典作品深阅读。  相似文献   

13.
“UP思达享读会”跳出了传统读书会的运作方式,通过微信、微博平台招募会员、推荐好书、组织沙龙讨论、分享读书体会,使利用零碎时间的阅读变得轻松、愉快和有效,让读书不再成为负担。你可以在班车上、临睡前阅读一小段通过微信平台推送的精华导读;你还可以扫一扫二维码加入交流群,约三五书友探讨读书心得;你甚至可以为你想读的书投上一票,使其成为本月的推荐好书。如果你的读书笔记足够优秀,我们还会将其收藏成册,让更多的人分享你的思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4.
培根先生说过:"知识就是力量。"的确,读书可以让人变得聪明,让人富有智慧,使人心情舒畅……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一直倡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因为学生一旦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将会终生受益。鉴于此,本文将对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正>一、明确读书目的,掌握读书方法整本书阅读是一个有序的、多层次的、递进式的阅读过程,“读”不是终点,“会读”才是目的。著名学者胡适在《为什么要读书》一文中说:“为读书而读书,为求过去的知识而读书。不错,知识可以从书本中得来的,但读书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情,不读书不能读书,要能读书才能多读书。”在先生的表述中,  相似文献   

16.
如何让学生变得“好读书,读好书”,是语文老师的重要职责。阅读不是朝夕之事,不仅仅是学生时代之事,而应该是终身之事,“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这有赖于阅读兴趣的培养,而这种兴趣应该具有稳定性、持久性。那么如何培养?先要让学生走出思想上的误区,其次是推荐书籍,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再次是建立各种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7.
如何上好阅读课,关键是要围绕五个“性”,即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和问题性。一、主动性。应当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他们的阅读积极性,让他们把被动的阅读变得主动。教师要让学生发挥阅读的主动性,可以为学生的“阅读成果”提供一定展示的空间。如可以搞小规模的班级“读书课”、“读书方法交流”,以学生为主的“读书小讲座”或某一主题的交流演讲活动,让学生自己投入到阅读中,自己找阅读的内容,自己阅读、自己思考、自己做笔记、自己整理知识。二、独立性。即在阅读中强调以学生自身为主,由学生个人完成查阅资料或查…  相似文献   

18.
<正>阅读在我等看来是何等快乐的事啊!但在一些人看来却是苦差事,说什么"读书苦,苦读书"甚至于发出了"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哀号。阅读的"三有":有心、有形、有行,是爱读书者的必须。让阅读变得快乐,首先得有心。要打心眼里觉得读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愿意读书、喜欢读书,因为读书益智、读书养生、读书交友等等好处都为一般人所认同。如同吃饭睡觉一样,爱读书的人一天不读书就会浑身不舒服。书不离手、手不释卷是  相似文献   

19.
王培中 《辅导员》2011,(24):61-61
阅读能让学生的学习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乐趣无穷,充实而愉快,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性格、兴趣、理想、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都受到阅读内容的影响。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读书塑造人格”就是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意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20.
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一小积极开展“每天阅读十分钟,做个快乐读书好儿童”活动。参加丰富多样的读书交流活动,同学们变得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他们编印的“读书活动集锦”内容精彩,制作精美。该校被本刊评为2005年度读刊用刊组织奖一等奖。快乐阅读 天天进步!本刊记者@姚雪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