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中国幅员辽阔,南腔北调,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地理空间的相对性与语言风俗的相近性,给城市台提供了贴近本土受众的思路。城市台惟有侧重本土文化特征,才有助于发挥地缘优势,实现差异化传播。韵方言节目承载本土文化神方言作为地域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文化多样性以及地方曲艺薪火相传的保证。方言节目的兴起与发展,既是地方电视台在央视和省台的收视压力下,以受众细分思路为导向,培养本土忠实观众的重要举措,也是保护地方语言文化的丰富性与传承性的一种形式。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借鉴和对现实生活的提炼,使本土节目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神韵。  相似文献   

2.
蔡艺玮 《视听界》2010,(6):97-98
以收听率来判断一个广播节目的优劣、决定节目的生存与否已成为普遍规则。文化类节目因其"阳春白雪"而曲高和寡,叫好不叫座。如何摆脱困境?扬州生活广播的地方文化节目《老黄说扬州》做了积极的尝试。雅俗共赏的节目定位,扬州方言作为节目的载体,历史与现实的对接……节目自今年元旦开播以来,收听率节节攀升。根据赛立信公司的调查数据,在当地的收听市场中,该节目从年初的排名第四,到连续五个月的排名第一,成为扬州生活广播的名牌节目,展示扬州文化的重要窗口,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欢迎和赞誉。  相似文献   

3.
杭晨 《新闻世界》2023,(2):74-77
在电视节目娱乐化、明星化泛滥的现状下,河南卫视始终坚持守正创新,植根文化沃土,深耕文化节目,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发展之路。本文梳理了河南卫视文化节目的整体发展脉络,分析了河南卫视为何选择“文化立台”这一频道定位,重点以河南卫视文化节目的开山之作《梨园春》和近年成为爆款的《唐宫夜宴》这两档节目为例,从两档节目的共性因素来一窥河南卫视文化节目的成功之所在,创新之所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地方媒体的文娱报道越来越注重本土文化内容,注重“文”的层面,淡化网络上泛滥的纯娱乐新闻.注重推出自己的策划和本土文化相关联的系列报道,文娱报道的文化取向越来越明显,“接地气”成为文娱报道的一个核心准则. 一是打造“独家”利器.独家、独特是地方性报纸在新媒体时代抢夺读者的“利器”.作为地方性报纸文化报道的采编人员,需要对当地文化现象有最敏感的把握.  相似文献   

5.
行业动态     
《视听界》2013,(3):5-5
全国电视文化节目合作会在宜举行 为进一步扩大宜兴紫砂的影响力,提升宜兴城市知名度,加强电视文化节目的互动合作,宜兴台在邀请全国陶瓷产区多家电视媒体前来报道第七届陶瓷文化艺术节的同时,首次作为东道主举办了“全国电视文化节目交流协作网合作会”。全国电视文化节目交流协作网于2010年成立,目前已有全国省、市、县级37家电视台作为成员加入。宜兴台作为常任理事台,承办了本次合作会。  相似文献   

6.
郑游楚 《新闻窗》2009,(4):46-47
“本土特色”是电视栏目的生命力,而本土文化在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地方电视台中更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地方电视台能否以本地的人文、历史资源为依托,突出本地化特征,牢牢抓住本地的受众群,无疑十分关键。因此,打好“本土文化”牌,扩大对本土文化的挖掘也成了许多地方电视媒体的立台之本、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从“地方特色”到“纵横拓展”地县级城市电视台属地方台。因此,从办台的第一天起,许多城市台是把“地方台办地方性节目”作为办节目宗旨的,即新闻节目报本市新闻,专题节目讲本地事情,强调“地方特色”。这种做法在当时是符合实际情况的。然而,新奇感过去以后,人们对城市台的节目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他们希望看到更多、更鲜活的新闻和其他电视节目。如何拓宽报道面。拓展本市以外的报道资源也就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地方特色”不再是“报本地事、用本地片”的狭隘理解。城市电视台与中央、省级大台相比,受到人力、物力、财力…  相似文献   

8.
高坦  梁岳 《中国广播》2007,(4):56-58
“2007年全国广播春节文艺大联播”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联合上海、天津、重庆、浙江、安徽、山东、广东、湖南、陕西、辽宁、内蒙古、河南、河北十三家电台,为听众奉献的一台丰富多彩的春节盛宴。此次“大联播”参加的兄弟台有限,录制节目和播出的时间有限,但本次节目浓郁的地方特色,多彩的民俗风情,深厚的文化内涵带给广大听众的那份魅力、惊喜和精神享受却是无限的。正如一位主创人员文章中的一幅对联所表达的“琴音袅袅,乘电波神游大江南北锦绣山川;歌声阵阵,听广播品味华夏大地民俗风情。”为了把本次春节晚会宝贵的创作经验记录下来,本刊编辑部委托中央台主创人员高坦同志特邀部分电台的有关同志,对参与录制这次节目的感受以及思考撰文刊登,以飨读者。——编者  相似文献   

9.
向炜 《中国记者》2023,(5):97-99
<正>民生报道是地方党媒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信阳是大别山革命老区,作为一家老区党媒,如何更好地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如何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老区入耳入心、落地生根?信阳日报社党委、编委从加大对民生题材报道着手,主动策划选题,围挡之内“答民声”;回应民生关切,蔬菜地里“纾民困”;开通民生热线,联通民心“解民忧”,上接天线,下连地气。  相似文献   

10.
《燕赵传奇》是河北人民广播电台旅游文化广播依托重点文化选题推出的一档本土文化特色的大型广播系列节目。 栏目先期推出“根脉文化”、“皇家文化”、“民俗文化”、“诚义文化”、“长城文化”五大主题,讲述河北历史,演绎传奇故事。500集的体量,五大主题的分量;以主讲人为基础,解说人贯穿全篇、穿针引线的播讲模式;用传奇化的语言讲述燕赵大地的厚重历史,用故事化的细节体现仁人志士的古今情怀。  相似文献   

11.
李宁 《中国广播》2011,(6):63-65
全媒体时代,广播新闻频率要想充分发挥其独特优势,就必须走“新闻立台”之路。,本文认为,“新闻立台”之于地方新闻广播,整合联动全天覆盖是其突破口,本土新闻、评论节目和舆论监督节目是其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2.
<正>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习近平同志提出档案工作“三个走向”重要论述20周年。扬州市档案部门把践行“三个走向”重要论述作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内容,对照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和全省档案工作会议要求,紧扣市委“发力奋进年”部署,奋力推动扬州档案工作迈进新的征程。  相似文献   

13.
《出版与印刷》2023,(1):87-87
2023年2月24至26日,由中国出版协会、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主办的第35届北京图书订货会(简称“订货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朝阳馆)举办。本届订货会以“新征程坚定文化自信,高质量再创出版辉煌”为主题,围绕宣传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奏响时代强音,突出展示重大出版工程、精品学术出版等既有厚重文化根基、又文质兼美的出版精品,重点展示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时代精品。订货会设置了14个出版物展区。  相似文献   

14.
徐俐敏 《新闻战线》2022,(24):98-100
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南平武夷山朱熹园考察时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闽北日报作为地方党报,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在文旅周刊开辟“文化”“非遗大观”等专版,立足本土求“珍”,挖掘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紧跟时代求“鲜”,多手段创新文化传播;扩大传播求“活”,搭建全媒体传播矩阵。  相似文献   

15.
乔延  王金礼 《新闻前哨》2022,(23):24-26
近年来,本土文化类电视纪录片逐步进入人们视野。它们不仅是本土文化的传承载体,还是对内建构集体身份认同、对外展示民族形象气质的有效手段。《美术里的中国》作为优秀的本土文化电视纪录片节目,聚焦中国近现代经典美术作品,其节目策划以作品为中心、以故事为主线、以情感为纽带;声像布置则以作品和人物的互文、实景和动画的融合、音效和解说的配合为主,让观众获得极具文化沉浸感的视听体验,有效促进作品背后文化内涵、时代精神、民族精神的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16.
党的二十大报告思想深刻、站位高远、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展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成果。河南广播电视台作为兼具广播、电视、报纸、网站、客户端等媒介的新型主流媒体,要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务实的行动、更有力的抓手,认真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以“融合传播转型发展有用有效”的发展理念和方向,通过新闻立台、文化兴台、改革强台,把新闻宣传工作抓出新,把文化精品工作抓出彩,把改革发展工作抓出强,推动广播电视事业高质量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讲好中原出彩故事、新时代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17.
赓续红色血脉,活化党史故事,扬州广播电视总台《红星照耀我成长》系列节目以“亲子真人秀+嘉宾访谈+戏剧演绎”的表现形式,讲述一名刚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女孩在父亲带领下,学习地方党史、探访红色地标,坚定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人生追求的故事。节目以建党百年各个阶段发生在扬州境内的重大事件、涌现的重要人物为坐标,利用戏剧舞台创新“复活”英雄人物和重要事件,让不同时空的人物“见面”对话,形式新颖、艺术性强。节目在叙事方式和结构上进行的有益探索,为少儿党史教育提供了全新的解读方式,深入挖掘地方资源又让孩子们的党史学习亲切自然、触手可及,为孩子们传承红色基因,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一条红色的成长之路。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二十大是一次重要的大会。作为省级主流新闻媒体,《河北工人报》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胡煜华 《传媒》2023,(3):21-23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近年来,河南广播电视台遵循总书记关于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连续推出14期“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以总传播量超600亿的佳绩,为当下文化有效传播和文化国际传播提供了典型范本。本文尝试通过对“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生产方式、传播方式和运营策略进行分析,以明晰其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20.
2022年10月22日,由北京京和文旅发展研究院承办的“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文化建设专题理论研讨会”以线上形式成功举办。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会议聚焦文化建设领域的目标任务、理论指导和现实路径等议题展开。文章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引领下文化建设的意涵和要求、任务主线、第一动力、传播力影响力等方面,对30余位专家学者的报告内容进行综述,以期展示文化理论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