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在传播过程中影响信息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有传播者、信息、传播渠道和受传者,这些因素决定了传播的最终效果。本文将着重从信息本身与受传者的角度来分析电视产品文化语境在有差异的状况下的转化与认同。  相似文献   

2.
从信息交换与地缘政治的角度讲,网络传播的信息空间与国家主权的地理空间之间存在着很大张力.前者的取向是跨越国家间地理边界进行信息传播,后者的取向是约束网络信息的无边界传播.本文从传播主体、身份认同、跨界传播、信息管控等方面分析了网络传播引发的信息现象以及国家主权的相应反馈,指出了网络传播与国家主权的调适程度将会决定现实社会中的信息存在状态.  相似文献   

3.
论信息资源专业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丽梅 《图书馆学刊》2007,29(3):114-116
从信息爆炸所产生的社会效应——信息选择性加大和注意力资源缺失的两难境地出发,论述了信息资源专业化建设的必要性;阐述了信息资源专业化建设的本质是以受众需求为导向的信息资源生产方式和信息传播模式,进而在专业化的信息传播过程中形成差异受众的各类信息身份认同;并详细论述了信息身份认同式的思维模式对信息资源的专业化建设所产生的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4.
微博具有天然的"亚文化"环境,这对微博信息传播有一定的影响。社会认同理论是研究社会群体间关系的重要理论,是有关个体在社会中定义自己、判断自己与群体的关系、从而做出行为选择的理论。人们通过社会分类、比较、认同和积极区分实现社会认同,而微博中,用户围观信息、转发信息、发布信息由分别对应了社会认同的基本过程。从社会认同理论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对微博中用户的信息传播行为有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从群体传播时代职业认同问题入手,梳理历史与现实中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矛盾与偏向,进而从话语权力、新闻专业主义、媒体环境与文化三个层面分析群体传播时代对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挑战,并从信息生产方式、资源获取方式和传受地位角度解读职业认同嬗变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6.
争取国际受众的认同是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必要环节。从概念看,自我维度的认同是人在道德视界中的自我确认;互动维度的认同是个人主体对他人他物产生的认可和归属感。根据这两种不同定义,认同研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道德视界中自我确认的形而上的自我认同研究;另一类是在现实世界中制造合意的形而下的社会认同研究。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传播学和文化学等多视角的认同研究为国际受众认同研究提供了理论资源与学术参照。未来认同研究将转向跨学科和跨文化发展,运用大数据、智能技术精化受众调查和实验,以理论研究引领传播实践,让国际受众认同中国和中国共产党,成为“同路人”。  相似文献   

7.
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和话语权上,我国一直处于弱势地位,任由西方媒体牵着鼻子。党的十九大以来,不断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布局,新华社、人民日报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先后成立或者重组对外传播机构、建设对外传播平台、改进对外传播技术、创新对外传播形式,在事实认同、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三个层面上不断推动我国对外传播体系建设,提高对外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8.
陈芊芊 《新闻界》2006,(6):95-95,105
国际传播在广义上包括各种形式、各种信息的跨国、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狭义上只指以大众传播媒介为支柱,以国际范围内的受众为对象的国际间的信息交流与传播。本文所提到的国际传播主要指狭义上的国际传播。在我国,新闻传播按使用的语言和针对的受众对象这一标准分为对内传播和对外传播。对内传播是指用中文并针对国内受众而展开的新闻传播活动,对外传播就是用外语(主要是英语)开展的新闻传播活动,针对的受众是国际受众。  相似文献   

9.
孙艳 《东南传播》2012,(4):70-7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对健康讯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广泛。健康类杂志作为传播健康信息的重要渠道,担负着传播健康知识、构建健康理念的使命。本文从健康类杂志的角色定位、身份认同出发,进而探讨建立传播健康理念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
罗小东 《青年记者》2016,(24):95-96
信息对社会的影响基于受众对信息的解读,而受众对信息的解读能力基于受众的媒介素养.国家起源于国民对国家的认同,国家的稳定源自国民对国家的认同.本文从媒介素养层面和国家认同层面,以南疆全面实行高中阶段免费教育政策信息的传播为例,探讨南疆教育政策信息的传播对新疆社会稳定的影响. 基于媒介素养层面的影响分析 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把媒介素养界定为:人们面对媒体各种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其中,对媒介信息的评估与判断是媒介素养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1.
张鹏飞 《新闻世界》2009,(7):141-142
西方信息传播的强势使我国军事报道国际传播遭受严峻挑战。如何突破西方的话语体系,客观、真实地传播我国国家和军队形象,是我国军事报道国际传播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以文本为切入点探讨了改进我国军事报道国际传播的方法和途径,既从文本意识层面,又从文本语言、风格层面进行了考量,对于提升我国军事报道国际传播的影响力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电视新闻画面传播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及传媒,人们总愿意从宏观上对各种新闻媒体进行研究阐发,尤其是电视这种最常见的传播形式。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电视传媒的新闻画面将对受众产生巨大影响,本文即试图对电视新闻画面这一微观课题作些探讨。新闻画面的传播特性电视新闻画面,是许多可视性非语言符号集合而成的总体形式,是信息传播的直接中介。电视新闻画面能使受众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消除对可靠信息的测不准疑惑,对画面内容产生认同心理。1、新闻现场的实证性。新闻画面的传播起到了“眼见真正为实”的作用。对于那些属于耳闻而非目睹的信息,受众总是认为经过记者加…  相似文献   

13.
对台广播中闽南文化要素运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苏闽 《中国广播》2014,(10):84-87
对台广播已走过60个春秋。从空中越过海峡,连接两岸,在实现信息的沟通之外,更重要的是实现了两岸情感和文化的交流。有效运用闽南文化要素,唤醒台湾同胞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在实现对台有效传播中起到关键作用。在新时期如何创新运用闽南元素,增强有效传播,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就对台广播中闽南文化的要素内容、传播方式、传播效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网络“人肉搜索”作为人们使用媒介的一种新方式.除了反映出其对信息获知、群体认同与归属、从众等传播心理外.还反映出了网络“人肉搜索”所独具的宣泄、旁观者效应、黑箱经历等传播心理。本文试图从宣泄、旁观者效应、黑箱经历三条路径解析网络“人肉搜索”的传播心理。  相似文献   

15.
新闻传播通过媒介给人们提供了解世界、了解周边情况和国际事件的信息,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传播手段。本文通过从理论的角度分析新闻传播中的"价值"这一词的含义,探讨了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价值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6.
中华元典“朋”字从贝币之意发展至友谊之“朋”,具有跨越时间与地域的文化意蕴,既体现于“朋”在文化交流中的符号意义,又拓展至个体、群体、国家之间在人文传播实践活动中的“友谊之交”。“朋”是中国国际传播的一种符号理念,也是传播实践活动中的一种行为方式。从“朋”之溯源及文化意蕴来看,“朋”之“友谊之交”源远流长,呈现出从连接到交融再到维系的历时性传播特征。同时,“朋”文化主要关涉传播主体、传播渠道、传播效果的意义结构,各环节关联紧密,共同形成“朋”文化国际传播实践活动,该过程亦即文化的认知、对话与接纳的认同过程,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2021,(3):28-36
人类社会进入"后疫情"时代,政治、技术、文化领域的宏观变迁深刻嵌入国际社会的信息传播机理之中,促动着我国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革新。因而,在新形势下拓展出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建设的新内涵、新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从国家身份建构的话语调适、话语应对模式的重建、全球信息价值观的重塑三个方面提出我国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建设的价值维度转向,并从理念路径、技术路径、文化路径等方面描摹出国际传播话语体系的实践重构图景,以期在风险与机遇并存的后疫情时代,为提升我国的话语软实力提供参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18.
隋岩 《当代传播》2012,(1):31-32
全球化和媒介技术的发展,使国际传播再一次获得了信息传播的时空优势,即哈罗德.英尼斯所谓媒介的时间或空间偏倚性,①实现了信息在不同国家、民族、地域之间的即时自由传播,真正进入到"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时代。在此情势下,国际传播营造的"拟态环境"建构了国家形象,通过"培养"他国受众对该国家的认知和共识,实现对该国家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认同和接受;通过引导他国公众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重构人的主体性。不仅如此,国  相似文献   

19.
对外新闻报道是一国通过大众媒介对具有国际认知价值的事实信息向他国进行的传播,它既是一种动态的话语行为,也是一种文化交往活动。这种具有跨文化特性的话语表征折射着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文化信息和价值观念。从文化话语的角度解读,对外新闻是语言使用与非语言材料融合之后形成的话语结构,既包含着意义的表述,又连接着认同的形成。中国的对外新闻媒体在话语多元与话语平衡方面均做出了改进,在此基础上应该选择积极的与共同的文化价值观进行传播,从而提升中国的对外传播能力,构建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话语。  相似文献   

20.
当代国际卫星电视的发展和前影金初高从80年代以来,通过卫星向国外观众传播电视节目,日益成为国际信息传播领域一种最新的有效传播手段。进入90年代,世界各国办国际卫星电视形成热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开办国际卫星电视的国家和地区近20个。其中,开办全球性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