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之前,1944年,同盟国战犯审查委员会正式成立,设远东及太平洋分会于中国。1945年11月6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战争罪犯处理委员会。12月中旬以后,分别在南京、上海、北平、汉口、广州、沈阳、徐州、济南、太原、台北等十处成立审判战犯军事法庭。除南京法庭直属国防部外,其余隶属各绥靖区,分别审判各地战犯。  相似文献   

2.
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及中国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将对那些双手沾满中国和亚洲人民鲜血的日本战犯展开审判。为了逃脱正义之神的惩罚,昔日不可一世、罪恶累累的战争狂人东条英机、阿南惟几、杉山元、谷寿夫等,进行了末日来临前各不相同的垂死挣扎。梅桑榆编的《3000000日俘日侨遣返实录》一书对此作了翔实生动的记述。  相似文献   

3.
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及中国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将对那些双手沾满中国和亚洲人民鲜血的日本战犯展开审判.为了逃脱正义之神的惩罚,昔日不可一世、罪恶累累的战争狂人东条英机、阿南惟几、杉山元、谷寿夫等,进行了末日来临前各不相同的垂死挣扎.梅桑榆编著的<3000000日俘日侨遣返实录>一书对此作了翔实生动的记述.  相似文献   

4.
王洪鹏 《出版史料》2012,(2):99-104
正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把两颗原子弹投在日本,造成了日本居民的巨大伤亡。原子弹威力之大,让人们谈论原子弹时为之色变。原子弹在日本爆炸后,当时中国报界对原子弹做了大量报道,刊载这些文章的报纸被人们争相传阅。1945年8月20日的《中央日报》发表以《原子弹》为题的文章就对报界对于原子弹的关注情形做了描  相似文献   

5.
1945年日本法西斯曾妄图在“本土决战”失利后迁都中国,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与盟军继续对抗。 1945年6月,美军攻占日本冲绳岛后,日本军部高层意识到“本土决战”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6.
1945年中、美、英三国首脑举行波茨坦会谈,7月26日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投降。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文章。8月10日,日政府宣布准备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1949年1月26日,南京国民政府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宣判日本侵华军总司令冈村宁次"无罪",并于31日将冈村宁次等260名日本战犯送回日本。1950年5月25日,高良富、宫腰喜助、帆足计等抵达北京,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批访问中国的日本国会议员。1954年8月19日,中国政府宣布,特赦417名日本战犯,到1956  相似文献   

7.
正二战结束之后,日本由盟军最高司令部与盟国对日管制委员会管制。美国太平洋陆军总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被任命为盟军最高司令官,负责安排和主持日本投降仪式,对日本实行占领。1945年12月16—26日,苏、美、英三国外长举行了莫斯科会议①,议定并征得中国同意:为管制日本,成立设在华盛顿的远东委员会和设在东京的盟国对日管制委员会。其中,盟国对日管制委员会,由中、美、英(包括英联邦国家)、苏四国各派一个驻日代表团参与管制。盟国对日管制委员会主席是最高统帅麦克阿瑟的代表艾其森。中国派  相似文献   

8.
《档案与社会》2005,(5):16-18
1945年8月14日,日本正式宣布投降。然而此前的5天.消息就已经传开了。10日下午,东京广播:“日本政府准备接受中美英三国政府领袖于1945年7月26日在菠茨坦所发表、其后经苏联政府赞成之联合宣言所列举之条款……。”重庆的中央广播电台收到了从日本和欧美传来的这则新闻。重庆崇文镇的一家小杂货店外,里三层外三层地围满了人,他们个个引颈驻足,倾耳细听。因为是重复广播,声音激昂,所以人人听得清楚,有人一边听一边流泪——“日本投降了!”“日本投降了!”  相似文献   

9.
1931年9月18日晚,驻扎在中国东北境内的日本“关东军”,悍然向中国东北守军沈阳北大营发起突然袭击。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八年的艰苦抗战,终于迫使日本帝国主义于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在东京湾美国主力舰“密苏里”号(同时也是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旗舰)甲板上,举行了日本投降签字仪式,日本外务大臣签署日本投降书。参加仪式的人数众多,各国记  相似文献   

10.
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止,在8年全面侵华战争期间,日本侵略军挥舞着罪恶的战刀,对中国人民展开了人类史上最凶残的屠杀,对中国的物质财富进行了极其疯狂的掠夺与破坏,对中国文化遗产进行了骇人听闻的摧残与毁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