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0 毫秒
1.
王乐英 《辅导员》2014,(10):110-111
音乐欣赏课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除了从家庭、社会、课堂中欣赏到直观、美感的音乐歌舞旋律外,还可以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把无法现场欣赏到的音乐场景制成多媒体的音、像、画效果向学生展示乐曲的情境,让学生在美的感受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力,这对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将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笔者结合开展的二胡欣赏教学谈谈自己的实践与看法。  相似文献   

2.
王乐英 《辅导员》2014,(15):110-111
正音乐欣赏课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除了从家庭、社会、课堂中欣赏到直观、美感的音乐歌舞旋律外,还可以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把无法现场欣赏到的音乐场景制成多媒体的音、像、画效果向学生展示乐曲的情境,让学生在美的感受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力,这对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将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笔者结合开展的二胡欣赏教学谈谈自己的实践与看法。一、以欣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乐谱的能力中国现代艺术家李苦禅曾经说过:"艺术乃真、  相似文献   

3.
欣赏教学一、欣赏教学的任务欣赏教学的任务是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逐步启发音乐想象力,提高他们感受和理解音乐的能力。二、欣赏教学的内容与目的要求音乐欣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目的,主要通过欣赏教学,使学生辨别不同性质的歌曲和乐曲,了解常见的声乐表演形式、民歌的常识;通过欣赏一些民间音乐和我国优秀的歌剧选段,通过简介聂耳、冼星海等中外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音乐欣赏步入了"音乐感受与鉴赏"的领域。音乐感受与鉴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音乐欣赏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聆听,艺术性地感受音乐,并能在欣赏中超越自我,在欣赏中陶冶情操,从而提高审美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同时也要培养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音乐表现能力的提高除需要有对音乐的感知、记忆、想象力之  相似文献   

5.
【我的问题】杭州市京都小学董颖:音乐欣赏在音乐学习中有怎样的作用?欣赏教学中,如何避免“过于注重活动而脱离音乐听赏本身”的问题?【名师解答】“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音乐欣赏教学是以具体的音乐作品为审美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作品的美感、人文内涵和精神价值的审美活动。  相似文献   

6.
正高中音乐教学的目的不在于传授给学生很多的音乐知识和歌唱技巧,而是要通过音乐教学的环节和过程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欣赏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这也正是素质教育的要求。《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高中音乐教学的目的是为了通过音乐来启迪学生的心灵,激励与唤醒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意识,让学生在欣赏音乐、感受乐曲带来的魅力时情感和心灵能够得到感染和净化。"为此,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我们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教育核心,坚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花蕾 《学周刊C版》2014,(2):215-215
高中音乐教学的目的不在于传授给学生很多的音乐知识和歌唱技巧.而是要通过音乐教学的环节和过程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欣赏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这也正是素质教育的要求。《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高中音乐教学的目的是为了通过音乐来启迪学生的心灵.激励与唤醒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意识.让学生在欣赏音乐、感受乐曲带来的魅力时情感和心灵能够得到感染和净化。”为此.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我们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教育核心.坚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小学音乐教学是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享受音乐和欣赏音乐的重要途径和阵地。小学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形式是音乐欣赏,教师要让学生在音乐欣赏中感受音乐的美,在音乐欣赏课中体验音乐,用欣赏式评价指导学生欣赏,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素养。  相似文献   

9.
从小对儿童进行音乐美的熏陶 ,会让儿童净化心灵 ,树立美好的人生观 ,培养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意志品质。而音乐教学中的“欣赏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大纲规定的一项重要内容 ,是实施审美教育 ,提高学生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那么 ,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 ,达到欣赏教育的目的呢 ?下面谈谈我们的初浅看法。一、感受音乐的美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感受音乐就是在对音乐的音阶、节奏、力度、音色等音响本身辨别的基础上 ,对音乐音响及其结构的综合感受。而旋律感、节奏感、多声部的音乐感以及乐曲结构的整体感 ,是整个音乐欣赏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0.
王志娴 《海南教育》2014,(16):75-75
《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感受与欣赏是小学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欣赏能力的形成,对于学生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现实的小学音乐欣赏课中存在的一些现状表明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11.
欣赏是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引导学生欣赏不同民族风格的乐曲,可以开拓他们的视野,提高音乐表现力,陶冶情操,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孩子们好动,若让他们安静地在教室里听音乐,他们会觉得枯燥、乏味,容易疲倦。于是,我让他们亲自参与音乐实践,注重实感,不是诉诸理论分析地欣赏音乐,不是干巴巴地坐着听,而是集听、想、敲、唱、跳于乐曲欣赏之中,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欣赏中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一、运用音乐知识技能,理解音乐。在欣赏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运用知识技能分析音乐作品,感受和体验音乐作品的…  相似文献   

12.
高瑞峰 《考试周刊》2014,(26):186-186
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过程中,充分激发小学生的广泛兴趣,让他们在欣赏学习优秀音乐作品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通过音乐教学弘扬真善美,鞭笞假恶丑,实施有效的美感教育。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为小学生营造学习音乐的良好环境,围绕音乐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让学生在欣赏学习音乐作品的实践中感受生活中的美感力量,进一步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  相似文献   

13.
音乐是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音乐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音乐技能、技巧、会唱几首歌曲,更重要的是要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艺术美的感受能力及表现和创造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善于运用一切教学手段来唤起学生的美感,使他们在轻松、活泼的音乐气氛中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普及,现在小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操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在小学所有的科目中,音乐不仅能够使学生感受生活、欣赏美感,还能让学生净化心灵、领悟人生,可以说音乐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音乐教学的启蒙时期,更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时期。立足于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提出了有效的创新教学策略,以期能为广大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刘丽娟 《新疆教育》2013,(15):72-73
上活小学音乐欣赏课,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获取知识,使学生在音乐的王国里自由的表现,自由的发挥,让童心飞起来。教学中就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乐意赏,主动参与音乐欣赏活动中来。感受音乐美,培养学生”鉴赏音乐的素质,从参与和实践中得到愉悦和美感,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6.
音乐教师应明确音乐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  相似文献   

17.
陈钊安 《成才之路》2011,(17):56-56
音乐是人文艺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美的乐章不仅可以给人带来愉悦,还能使人领略到各种复杂细腻的情感,诱发人的内心产生奇妙的美感。一、感受音乐美,获得愉悦感感受与鉴赏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基本途径。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对音乐进行聆听和欣赏,感受自然而然的愉悦感。  相似文献   

18.
音乐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音乐教学能够使学生在欣赏和演唱音乐作品的过程中,陶冶情操,体验美、感受美,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和表现能力,提高学生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重视音乐教学,关注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发掘学生的创造性,注重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等新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审美情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审美能力,最终有效地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
李燕 《天津教育》2022,(3):135-137
<正>小学阶段的音乐与美术学科都是为了增强小学生的美感,不同的是美术属于视觉范畴,而音乐学习属于听觉范畴。培养学生的乐感主要是指让小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认知与理解音乐。而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则主要是指让小学生具备判断与欣赏音乐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乐感以及鉴赏能力必须从小学阶段抓起。一、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乐感及鉴赏能力的培养价值(一)有利于提高学生音乐素养自核心素养理念提出以来,音乐教学已不再简单地停留在教会学生唱歌层面,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是一门展现美的学科,文本体现出诗情画意的美感,在阅读中,培养学生感悟诗情,体验画意,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作美的能力,形成高尚的人格,健康的情感,高雅的审美情趣。本文从用音乐烘托诗情、多媒体再现画意、在诗情画意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三个方面探讨了语文教学需要"诗情画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