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1.对学生尊重、真诚。尊重不仅仅是一种态度,一种对人的看法,更是一种价值观。尊重意味着关怀、理解、接纳,也意味着非指责、非嘲讽、非强加于人。尤其是对一些在各方面都不太出色的的学生,更不能一味地批评训斥。作为教师,千万不要打着“为学生好”的幌子去伤害他们。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会令学生产生安全感,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真诚理解是尊重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2.
教师面对新世纪教育工作的挑战,必须学会与学生进行健康交流与沟通,建立积极融洽的师生关系。要做到这一点,不仅取决于教师能将思想与感情沟通得多好,而且取决于教师对倾听艺术的掌握。从某种意义上说,善于倾听,也是教师的一种教育能力。倾听体现着接纳和重视,倾听是满足学生情感上被接纳、受重视和被尊重的最为重要的手段。一旦教师转向学生开始倾听,就意味着一种迎接和承纳,不是把学生作为学生来接纳,而是把学生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来接纳。这种接纳也表明了一种真诚的平等和尊重,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尊重。倾听也体现了对学生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反思随笔     
其实,我应该理解不是每个孩子都渴望与老师产生非常亲近的关系。而且就张琪自身来讲,当时的她未必不是快乐的。我们一直在强调要理解孩子、尊重孩子,但是当一个孩子以自己独有的个性,鲜活地站立在我们的面前时,我们是否以真诚开放的胸怀接纳了他们每个人,尤其是他们的独特性呢?作为教师,我们总是要影响我们的教育对象,在不排除他们各自的独特性的同时,引导他们逐渐形成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建立起与外界的联系通道,让他们在逐  相似文献   

4.
张元华 《湖南教育》2005,(16):35-35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和实行,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有一种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氛围来支持它。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不仅是提高教育效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还可以融洽师生关系,增进师生间的情谊,突出教师的个人魅力,增强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影响力和感染力。因此,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对于推动新课改是十分必要的。为此,我们在实践中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宽容与尊重。民主、平等的标志是尊重。尊重学生,就要学会宽容与接纳学生。宽容即理解,是对学生人格自尊心的一种特殊尊重。有人这样透视教师的宽容,很值得思考:教师对学生的内…  相似文献   

5.
所谓接纳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根据受教育的独立性的举止而给予的承认和接受。接纳不等于赞成,只是对受教育的宽容、尊重、认可、真诚和爱心。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在被接纳的环境下,才可能有所发展,有所超越。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热情接纳学生,还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合谐的生活、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建立归属感,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并最终实现自我,超越自我。  相似文献   

6.
案例一 理解与尊重——班主任工作成功的钥匙 常年担任班主任工作,使我对班级内经常出现问题的学生更加关注,并注意研究对这类学生的教育方法。我体会到:无论我们教师面对的学生有多少或多大的问题,对他们发自内心的真诚、理解和尊重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李春群 《广西教育》2011,(13):35-35
古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教师对学生关心、接纳、理解、尊重,有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教师对学生不信任或冷言冷语,最伤学生的自尊心。特别是学生在犯了错误以后本来就提心吊胆,此时教师对学生恶语相加,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在使用批评用语时应讲究艺术,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一、绿色课堂——溢满爱意绿色的课堂应该是溢满爱意的,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简单的说,就是教师要爱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老师要像春风一样对待学生",所谓"润物细无声",以平等、真诚之心对待学生,以民主、尊重的方式接纳学生。教师不能只关注知识的传授,更应关注是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体的存在,充分尊重学生,赏识学生,使整个课堂充满爱意,溢满阳光。哈佛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课堂中,学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而不是一个学习的机器,我们教师要热爱这一个个生  相似文献   

9.
措施 创新教育理念 提出"全纳教育"理念.其基本内涵是学校要接纳所有学生,为学生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位学生;学生要接纳同伴,理解、尊重教师的劳动.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学校采取全新的德育手段,加大德育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10.
李文娟 《学子》2012,(9):40-41
一、创造环境,营造亲切的课堂氛围 充满爱的课堂是和谐的、人性化的课堂。教师在课堂上必须要创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要与每位学生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人格平等、真诚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要放下教师的"架子";要懂得尊重和理解学生、关心和赏识他们,  相似文献   

11.
<正>美术作品的产生是建立于创作者的心理所需和心理表达基础上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质朴、真诚的表述,不要在画面中总是追求"像不像、对不对"这类带有家长或教师个人情感的评判,让学生先从自我的情感理解看待事物,尊重学生的选择,并鼓励学生去延续自己的创造力。在美术创作领域有一个最浅显的道理,就是大师和画匠的区别。从古至今能够被界定为艺术大师的人,在其创作领域都具有高度的独创性,  相似文献   

12.
教育是为了每个生命个体能自由、理性和善良地全面发展,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以优秀的人格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做到从内心深处"接纳"每一位学生。现在是以学生为本的时代,"接纳"一词反映出的是一种积极的、乐观的友好的人生态度,是建立在善良与热情的基础上的优秀品质;教师要做到真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理性的爱、闪光的爱。这种爱才是工作的出发点,是教育艺术产生的源泉;教师在接纳每一位学生、平等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同时,还必须以真诚的态度感化学生,学会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不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只要教师的内心充满爱,就能传递给学生最美的眼神、最真的爱,就能实现每个生命个体自由、理性和全面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尊重在心理学辅导中,被看成是影响咨访关系的三大要件之一,是指咨询者对来访者表示真诚和深切的关心、尊重和接纳,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教师作为育人工作者,必须具备尊重这一教育特质,并有效应用尊重所产生的心理效应,促使学生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4.
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教师要充分运用“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心理效能,在教学中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个学生,把尊重的话语送给每位学生,把和蔼的微笑洒向每个学生。教师用热爱与尊重,去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喜爱与信任,创造出一种宽松和谐、相互尊重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产生最佳的学习心态,轻松愉快地参与学习。  相似文献   

15.
论政治教师的人格示范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美环 《考试周刊》2011,(44):15-16
政治教师的人格示范作用将对学生的性格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政治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教学水平,在课堂内外以其崇高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不要单靠口头说教;要尊重、热爱、理解学生,与学生建立深厚情感,不要靠大棒来维持教师尊严。只有这样,政治教师的人格示范在教学中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师生关系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实际上师生的交流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如果借鉴心理咨询师对待来访者的促进态度,通过积极倾听的姿态,对学生能做到积极接纳和关注、共感理解、尊重和真诚,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就一定会形成。  相似文献   

17.
我校提出并大力推行的"全纳教育"理念其基本内涵是学校要接纳所有学生,为学生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要求教师树立新型学生观,平等对待每位学生,不让一名学生掉队;学生要接纳同伴,理解、尊重老师的劳动。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学校加大了德育  相似文献   

18.
<正>倾听是一种温和地接纳和理解倾诉内容的沟通方式。《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和《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以下简称《评估指南》)都明确指出,教师要耐心倾听别人(包括幼儿)的讲话等。2023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的主题是“倾听儿童,相伴成长”,更是把倾听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应以一种真诚的态度自然地听取幼儿的多种表达,在尊重、欣赏、理解、接纳幼儿的过程中,对幼儿表达的多种想法做出积极恰当的回应。  相似文献   

19.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它突出强调了建立师生之间的人格平等关系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老师应该确立面向全体学生,尊重理解、平等对待学生的教育理念,把尊重的话语送给每位学生,把和谐的微笑展现给每位学生,  相似文献   

20.
成长的摇篮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具有民主的教育观,也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尊重学生的自我发展的权利,使学生在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中学习,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课堂之中,教师要以自己的心和学生的心去碰撞、去交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