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孔子在《诗经》的删削过程中,保留并肯定了春秋时期那些原生态的民间情歌。孔子的慧眼是识得这些民歌的真正价值和丰厚内涵的,《诗经》中的爱情诗,表现了男女之间自然的关系:既有精神的热恋,亦有本能的欢悦,既有遇合无期的执着追求,亦有对女性美貌的赞美和对生命本身的热情记歌。是上古社会爱情审美心迹的真实展示。后世的许多民歌承继了《诗经》中的情爱精神,成为浸润中国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诗经》爱情诗中的女性形象是引人注目的,女性的种种表现与其生活的时代息息相关。后来,由于封建礼教日趋严密,后代文人士大夫的爱情诗与《诗经》中的爱情诗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3.
《诗经》的内容是极其丰富多彩的,有很多的作品着墨干女性,描写了她们的喜、怒、哀、乐与理想追求,更多的则是通过展示她们的爱情和婚姻生活来反映她们的形象。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源头的《诗经》,内容丰富多彩,而其中最优秀的篇章却大都是关于爱情婚姻题材的。就其数量来说,情歌几乎占了全部诗经的四分之一,在公认为最有价值的《国风》一百六十篇中就有近一半是情歌,超过了任何其他题材的作品。从反映现实的深度、广度和艺术的成熟来说,情歌也是出类拔萃的。正如郑振铎先生所说:“在全部《诗经》中,恋歌可说是最晶莹的圆珠圭壁;假定有人将这些恋歌从《诗经》中都删去了……则《诗经》究竟还成否一部最动人的古代诗歌选集,却是一个问题了。这些恋歌杂于许多的民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诗经》和《楚辞》分别刻画了不同的女性形象。在人物性格方面,《诗经》和《楚辞》的女性分别呈现出阳刚型和阴柔性的特征。本文以《诗经·氓》中的女主人公和《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为例,简要分析了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阳刚性。  相似文献   

6.
《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而独特的地位。《诗经》中关于女性的作品非常多,约占其总数的三分之一。这些作品反映中国古代女性的审美情感的初步诉求,体现了周代社会的女性观。文章试图通过对《诗经》中众女子的外在美、内在美等方面的分析,来透视中国古代女性的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7.
《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而独特的地位。《诗经》中关于女性的作品非常多,约占其总数的三分之一。这些作品反映中国古代女性的审美情感的初步诉求,体现了周代社会的女性观。文章试图通过对《诗经》中众女子的外在美、内在美等方面的分析,来透视中国古代女性的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8.
《诗经》中描写了女性在恋爱、婚姻、家庭和政治中的多种形象,按照颂、雅、风的顺序,呈现出从模糊到清晰、从隐匿无声到个性张扬、从单一到丰富的主体浮现过程。分析《诗经》中女性形象的演变过程,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诗经》丰富的历史、文化与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9.
任恒 《教书育人》2010,(7):106-107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为我们展示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近五百年的历史画卷。翻开古老的《诗经》,拨开历史的尘埃和后世学者繁琐的注释,可以看到《诗经》中所塑造的丰富的女性形象,体现了对女性的赞美。  相似文献   

10.
邢孟达 《考试周刊》2014,(84):13-14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集,是我国文学光辉的起点,是我国唯一一部脱去了脂粉与俗气的情爱文学圣典。其中爱情诗占大部分,而且大多数都着墨于女性。本文从《诗经》及其爱情诗入手,旨在通过对恋女、思妇、怨妇、弃妇四类女性形象的详细描写,展示其绚丽多姿的刻画手法,反映我国古代女性的爱情观与道德观及其时代色彩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情歌是歌谣中的精华,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以爱情为主题的咏唱方式。锡伯族情歌以自然而优美的语言表达男女之间的倾慕之情,以质朴而细腻的描写方式来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通过缠绵优美的歌声我们能够更进一步地了解锡伯族的历史文化、器乐文化、饮食文化、因艺文化、习俗文化等。  相似文献   

12.
"鱼"的生殖意义,"水"的婚恋意义,使本就不分的"鱼水"意象与女性、爱情紧密联系起来,这在侗族情歌中表现尤为突出。侗族情歌中"鱼水"意象是侗族社会自然环境、时代环境、文化传统、民族性格、思想倾向的集中反映。  相似文献   

13.
“套路”和“套语”是湘西情歌主要的构思艺术。它精巧奇异,生动活泼;既有章可循,又灵活多变。其构思方法主要有:固定的习语句式法、按时间顺序法、叙述描写法,借用、巧化对方习语句式或古诗文法以及“理歌头,捉歌魂”法等。  相似文献   

14.
土家族的五句子情歌是民间文学的一支奇葩,从内容上可以分为动心歌、试探歌、相恋歌、相思歌、反抗歌,它们既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具有民俗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紫阳民歌对人类爱情生活的多方面内容进行了描写,对人类的情感本质进行了有深度的表达。在精神向度的追求上,紫阳人个性乐观、注重情感的过程,极少“苦情”的表达;在两性关系上,紫阳民歌突出女性的优势地位,封建宗法观念淡薄,这与其地域环境有关,也是中国爱情描写中非常少见的现象,具有重要的传承价值。  相似文献   

16.
情歌是每个民族中最具语言美感和愉悦人心的传统歌谣.由于不同民族之间在文化环境中的差异性,因而情歌在其民族语中的表达方式和语境建构都有一定的独特性.苗族情歌不仅在语言形式的表达上有丰富的韵律美,而且还蕴含苗族的传统婚俗文化于其中.透过苗族情歌的各种表述方式,从中可以看到苗族传统文化的丰富性.  相似文献   

17.
情爱是河曲民歌的重要主题。河曲民歌中情爱可以概括为五种类型,即自由恋爱;夫妻之爱;反对封建包办婚姻;搭伙计、为朋友;不伦之爱以及光棍和寡妇的爱等。河曲民歌源于河曲乡土民情,用酸词俗调展现,将真情实感流露。  相似文献   

18.
土家族的五句子情歌是民间文学的一支奇葩,从内容上可以分为动心歌、试探歌、相恋歌、相思歌、反抗歌,它们既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具有民俗学价值。  相似文献   

19.
“囊绍”、“囊冒”、对歌、宗教仪式以及日常生活中喜爱唱歌等习俗都是布依族情歌生长的民俗文化土壤。布依族居处的自然环境、历史等因素对布依族情歌的演唱方式、风格及形式特点等产生了深刻影响,特殊的文化生态使汉族地区旱已消失的情歌在布依族地区流行,并打上了布依族传统情歌的烙印。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布依族地区情歌生态正遭受严重冲击。当务之急是加强传统文化传承保护的力度,帮助青年一代从传统文化中吸收养料,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恋爱观和道德观,使布依族青年男女之间自由交往的传统习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20.
土家歌谣里不乏表现人性本源意向的火辣辣的情歌。土家族情歌婚恋历程中的性文化意向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反映在土家人初恋、热恋、结婚、丧偶等不同的婚恋历程中。各阶段虽然在表达上各有所重,但又共同地反映着土家情歌以人为本,土家人对婚姻自主、爱情幸福的热烈向往和执着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