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日理万机的温家宝总理为民工讨工钱的事报道后,各地刮起了一股“清欠”民工工资的暖风:尤其是各地政府带头“清欠”,要求政府投资的项目按合同规定的时限付清工程款,并责令施工企业限期补发所拖欠的民工工资。由此我想起了另一种“清欠”——各地新闻媒体拖欠作稿费的事,亦属“清欠”之列。  相似文献   

2.
画中有话     
《中国新闻周刊》2006,(5):14-14
“找药剂科的目的,是做工作,别卖平价药。不然,厂家也许想法子派人到医院把平价药全部买走,让平价药到不了患者手上。”  相似文献   

3.
读者论坛     
不要为欠薪者留情面周英杰新年前后,正是各地民工准备离开城市返回家乡过春节的时候。这个时候也往往是一些用人单位拖欠民工薪金事件的高发时期。遍览全国的各大传媒,时常能看到这样的报道。但是,笔者也发现这类报道的一个“软肋”,这就是一些传媒在报道拖欠民工薪金事件时,往往只侧重于民工如何如何无助和凄惨,却很少让欠薪的老板出来“晒晒太阳,见见阳光”。传媒在提到欠薪者的名字时,一般是语焉不详,常常用一个“某”字就轻轻带过了。  相似文献   

4.
春节越来越近,在外打工的民工纷纷返乡,这本是一件很平常不过的事情。然而,各地媒体竟异口同声地、铺天盖地地报道民工提前返乡的种种好处,说什么“提前返乡,不再饱受拥挤之苦”、“可以不买春运期间的涨价票”等等,这些报道的目的无非就是说“民工拿到了薪水,不再有欠薪了”,这是好事,也的确值得宣传,无可厚非。但是,在我们舆论“一边倒”的推波助澜下,  相似文献   

5.
近两年,全国部分城市陆续推出了平价医院。这些医院在为老百姓带来方便和实惠的同时,其“从医院的利润中为患者省钱”的平价医院运行法则似乎并不被业内广泛看好:一方面医院的门诊人数与住院人数成翻倍增长,另一方面,医院的经济效益增长微乎其微,有的甚至已经陷入经济困局。长久生存谁埋单的难题正成为平价医院能否办下去的决定性因素。“普通的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手术,其他医院收费大约4000元 ̄5000元,而在平价医院限价收费1200元;子宫肌瘤手术,其他医院收费约5000元 ̄6000元,平价医院限价在3000元;剖宫产术,其他医院收费约4000元 ̄5000元,平…  相似文献   

6.
任从文 《北京档案》2022,(11):49-51
<正>卫生警察是清末新政建警中出现的警种之一。由警察管理卫生,是警政创办初期警察“包打天下”的一个缩影。除卫生职能外,警察不仅需要执行治安、禁毒等这些耳熟能详的职能,还要履行监察戏院和戏曲内容、监管报刊、整顿市场等文化和市政职能。卫生职能内,警察负责管理清道夫清扫马路、检查饮食卫生、创办官医院及疾病防疫等。“惟京师为首善之区,宜首倡以为之标准”,各地卫生警察中以首善之地的京师警察为典型和先发,内外城巡警总厅所立卫生法规和相关举措常为各地警察所效仿,因此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解放区妇女精心照料伤员民工露宿街头随军常备民工火线入党解放区人民热烈欢送青壮年参军民工在转运伤员途中解放区妇女把伤员送往后方医院(山东省档案馆提供)“支前”剪影$山东省档案馆~~  相似文献   

8.
2003年11月中旬,南昌市政府向社会公告:“对拖欠民工工资的单位特别是建筑施工单位将建立不良行为档案,有不良行为的用人单位将定期予以通报并以此作为审批资质、年检以及竞投标的参考依据,对拖欠民工工资产生严重后果的,将依法严惩。”南昌市政府的作法赢得了社会的赞誉,尤其在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民工中产生强烈反响。其间,我们也看到档案在救助、保护弱势群体中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2006年的中秋之夜,由浙江省广播电视集团和省总工会联合举办的“和谐中秋——浙江省外来民工节日大欢聚”晚会在省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刚刚被评选出来的十位“最感动你的民工”和十位“最具才艺的民工”以及近百名来自各行各业的民工代表,与省领导一起共度中秋佳节。同时,杭城100家餐饮名店也邀请了近千名外来民工一起吃团圆饭。  相似文献   

10.
4月15日,河北省蠡县朱佐村污水处理厂在清理沉淀池淤泥时,三名外地民工中毒死亡。笔者以《为清理污泥三民工送命》为题,在燕赵都市报做了报道。没想到一个月以后,另外一家媒体却发表了一篇《为了一名外地打工仔》的报道,说“一位外地打工仔不慎晕倒在蓝液提升池中,为救这名外地打工仔,三位本地人贡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以实际行动营造着……良好氛围。” 随后,多位读者打电话给笔者,责问为何将牺牲的本地人说成是外地民工。也有朋友捎话给笔者,说笔者的报道没有人家挖得深、写得好,应该好好向人家学习。 带着疑问,笔者又进行了采访调查,得知那家媒体刊登的是通讯员写的稿子,刊发时为了“拔高”,没有经过调查核实,就将三位死去的外地民工写成了本地人,并且为该报道加了引题,将该事件和当地正在开展的一项活动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可惜,它的内容不准确。  相似文献   

11.
常听有人抱怨,当经济记者难。难在何处?据说难在一篇报道见报后,常常会招来种种非议。其实,报道之所以会招来非议,有不少是记者自身的原因,我将其归结为“三忌”。一忌“片面选材”去年初,由于国家压缩基建规模等原因,各地出现了民工大流动。对此,新闻界予以关注,适当报道,无可厚非。可是,有家报纸在报道这一现象时,用了近半个版的篇幅列举那些非偷即淫案例,给人的印象是——这些农村民工进城就没做好事。还有,一个时期以来,报道经济犯罪,给人的印  相似文献   

12.
由于是民工,而且还是河南籍的,因此,一些媒体就抓住这些大做文章,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这一群体的不屑和轻蔑。“馋嘴的民工”字样不仅随处可见,更有记者这样写道:3名民工“坐在葡萄架下,甩开膀子猛吃一气”,民工的粗鄙、贪婪和馋样儿在记者的“生花妙笔”下“栩栩如生”。在天价葡  相似文献   

13.
在一些晨报、晚报上,我们常常能在版面上发现一堆一堆的社会小新闻。如遭遇抢劫的一孕妇受伤被送进医院;发生交通事故后司机和乘客被送进医院;民工被砸伤送进医院等等。我称之为“花边无尾巴事故新闻”。名字有点长,但是有一定道理的。说它是“事故新闻”,的确,这些新闻都是些杀人、抢劫、撞车之类的意外事故;说它是“花边”,是因为这些新闻的篇幅都比较短小,几十字  相似文献   

14.
善待民工     
这样的事情不在少数:发生什么不好的事,不调查而立即怀疑是民工干的;清理就业岗位,整顿社会秩序,从民工开始;民工与干部等其他人同时因见义勇为而“不治”,干部是牺牲而追授“烈士称号”,民工则白死,没有追悼会,更谈不上啥称号;重大灾难事故中,无辜丧生的多是民工,等等。关于民  相似文献   

15.
2005年春,两部同样拍摄民工题材,又相继上映的电视剧《生存之民工》与《民工》撼动着无数观众的心。有别于以往因题材相同又相继播放而出现的“前高后低”、“一家欢乐几家愁”的收视状况,《生存之民工》与《民工》虽几乎同时播出,却均引起了观众如潮好评,同时也获得了极高的收视率。在这样一个拒绝重复拒绝雷同的视听时代,何以两部不借助靓女帅男的  相似文献   

16.
常听有人抱怨,当经济记者难。难在何处?据说难在一篇报道见报后,常常会招来种种非议。其实,报道之所以会招来非议,有不少是记者自身的原因,我将其归结为“三忌”。一忌“片面选材”去年初,由于国家压缩基建规模等原因,各地出现了民工大流动。对此,新闻界予以关注,适当报道,无可厚非。可是,有家报纸在报道这一现象时,用了近半个版的篇幅列举那些非偷即淫案例,给人的印象是——这些农村民工进城就没做好事。还有,一个时期以来,报道经济犯罪,给人的印象是管钱管物的多数不干净;报道万元户,又似乎万元户遍地皆是。  相似文献   

17.
春节临近,在外打工的民工纷纷返乡,这本是件很平常的事情。然而,很多媒体铺天盖地地报道民工提前返乡的种种好处,说“提前返乡,不再饱受拥挤之苦”“可以不买春运期间的涨价票”等等。以笔者所在的浙江嘉兴城区的情况看,这些报道的出台有一个重要背景,就是在有关部门的努力下,民工兄弟如期拿到了薪水,可以高高兴兴回家过年了。这是好事,也的确值得宣传。但是,在舆论“一边倒”的推波助澜下,一些原本打算迟些回家的民工也纷纷提前返乡,并在一些地方加剧了用工的紧张形势。1月4日上午,笔者到嘉兴某职工服务中心就企业招工情况进行调查,该中心…  相似文献   

18.
地市报在全国林林总总数百家,在坚持党性原则的前提下,如何更好地办出自己的特色,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探讨的课题。办出地市报特色。首要的是认识自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国是个大国,各地有各地的优势,各地有各地的特色,各地有各地的风土人情,各地有各地的习俗时尚。如,有的地方文化历史  相似文献   

19.
自从今年10月温家宝总理为民工讨工钱之后,好像一下掀起了民工讨钱热。媒体上一面是愁容满面的农民工,一面是表示出强烈的愤怒和谴责的各级政府官员,他们大多将矛头指向拖欠农民工工资最多的建筑开发商。从农工到施工队到建筑商到开发商这个欠钱链条中,开发商似乎成了“罪魁”。那么今年的开发商何以如此“心狠”?政府雷厉风行的讨钱行动又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事实上,在任何一个利益的链条上,如果出现问题,那么往往不会只是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20.
曾经看过一则笑话:一人往观武场,飞箭误中其身,迎外科治之。医曰:“易事耳。”遂用小锯截其外杆,即索谢辞去。问:“内截如何?”答曰:“此是内科的事。”笑话不过是笑话,读过之后一笑也就罢了,谁也不会当真。不过,在看了北京市建委在2005年11月10日作出的将严厉制裁“恶意讨薪”行为的表示之后,我不由得拍案称奇:原来世界上果真有这样施行“锯箭疗伤”的庸医啊!按照北京市建委的说辞,所谓的“恶意讨薪”行为,指的是这样一些现象:一是通过“民工讨薪”解决工程各方合同纠纷,怂恿民工以群体性讨薪为名,施加压力,甚至阻断国道交通,以达到尽快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