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周股市表现不佳,呈现典型的下跌走势,市场有分析与债市有关.对于近期债市频频下跌的迹象,我们认为是央行提前收紧资金面,为后面应付12月美联储可能到来的加息腾出货币运作空间.我认为目前债市对于股市而言,影响不大.但是心理影响还是很大的,从本周股市表现可见一斑.所以,我们认为调整就是机会.  相似文献   

2.
美联储周四如市场所料加息四分之一厘,为今年内第三次加息,升至2厘至2.25厘。美联储将年底利率水平的预测中位数维持2.375厘,预示12月将再次加息,即今年共加4次。美联储对2019年及2020年加息的预测分别维持在3次和1次。  相似文献   

3.
目前市场的普遍预期是中国不会在美国之前加息。由于美联储加息应在2010年下半年,因而中国的加息也应在下半年以后。但仔细回顾2005年以来的中美利率走势,发现两者并无直接关联。2006年4月中国加息周期开启之际,  相似文献   

4.
本周无疑是值得庆祝的一周,因为五个交易日就有两根中阳线,实在是不容易.周四凌晨,美联储3月FOMC会议宣布加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至0.75%-1%,符合市场普遍预期.这是金融危机以来的第三次加息,也是美联储今年的首次加息.  相似文献   

5.
受提前加息预期影响,本周上半周沪、深两市趁势下跌,周三美联储决定维持低利率政策不变,我国央行提前加息的疑虑暂时排除,加之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央票利率不再上升,公开市场操作资金净回笼变为净投放。周四、周五受这些利好消息影响,跌势减缓。深成指还收两小阳,终止了七连阴的劣势。本周仍收下跌周阴线,1月也收月阴  相似文献   

6.
美联储在周三的再次加息对全球资产都是一个强化紧缩的信号.尽管自201 5年以来,美联储已连续加息4次,但欧美股市在同期却保持了持续上涨,所以,欧美股市的泡沫随时可能引爆.这一点,中国央行同样有很清醒的认识.周三同时公布的5月份中国经济数据反映出去杠杆化进程是毋庸置疑的,M2增速创出历史新低就是重要信号.  相似文献   

7.
4月外汇占款降幅缩窄央行日前更新的"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显示,4月央行口径外汇占款单月下降543.95亿元,至23.78万亿元人民币,这是央行口径外汇占款自去年10月后,连续6个月出现环比下降。外汇占款降幅缩窄主要原因:一是美联储加息预期减弱,二是中国经济一季度末开始企稳,减少了资本外流。  相似文献   

8.
市场方面,美联储如期加息25个基点,使得联邦基金利率升至0.75~1‰在对未来货币政策的前瞻指引上,美联储委员们维持对2017年总共加息3次、2018年加息3次的预测.在中金看来,对于市场而言,此次FOMC会议可以视作明显偏向“鸽派”.首先,由于加息25个基点在市场眼中早已是“板上钉钉”,因此没有任何意外.其次,美联储主席耶伦的发言整体基调也相对温和,例如对于缩表并没有明确的时间表、强调依然渐进式加息、对经济增长抱有信心等.  相似文献   

9.
端午节前市场便预期节假日期间可能会加息,或者至少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但央行并未有动作。本周公布的5月份CPI数据与此前预期的5.5%吻合,市场再次预期加息必不可少,但央行仅仅上调存准率0.5个百  相似文献   

10.
6月15日美联储不仅加息还公布了缩表计划,英国央行表示正考虑加息,欧央行表示经济复苏通胀正在加快.全球正站在流动性拐点上.我们呢?当前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为了稳汇率,利率会受到牵引;第二种观点认为,中国会放弃资本自由流动,以保持国内货币政策独立性.第一种做法将对国内经济、债市、股市和房市产生很大压力,我们会这么做吗?  相似文献   

11.
本统计期内(3月2日至3月8日)A股上演过山车行情,沪指回踩30日线.资金面上,央行已连续8日保持净回笼,共计回笼3700亿元.由于中小型银行广义信贷增速较高,部分中小银行或面临广义信贷增速超标的风险.同时,若美联储3月加息路径加快,或将引起外汇占款超预期下跌,使基础货币缺口加大从而加剧流动性压力.因此,后续流动性压力应关注季末MPA考核与美联储加息情况.  相似文献   

12.
北京时间6月1 5日(周四)凌晨2:00,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到1.00%至1.25%水平,符合此前市场的普遍预期,此次加息是自2015年12月以来美联储的第四次加息.有机构认为,周三A股的下跌,已经部分消化了此次美联储加息对A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近期市场呈现成长股和蓝筹轮动上涨的格局,这是一个好的现象,表明市场明显感受到了政策的呵护,如:减持新政出炉,IPO申购数量减半,再如央行大手笔操作中期便利(MLF)等.笔者考虑到6月份还有美联储加息预期,国内流动性紧平衡预期等,预期或许7月份是比较好的系统性上涨机会.  相似文献   

14.
行业分析     
银行:加息符合预期金元证券给予"增持"评级央行再度加息0.25%,是今年以来的第三次加息。根据此前两月一次的加息节奏,此前市场普遍预计加息的时间窗口在6月份,这次时间有所推迟,因此市场已给予充分预期。目前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达到21.5%的高位,监管层对于银行的存贷比采取日均监管,为75%,事实上由于存准金率和部分超储的存在,银行实质上很难达到日均存款75%的放贷规模。加息预期已在  相似文献   

15.
本周股市受到外界和市场传闻央行要加息的影响,出现了较大的下跌,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CPI和PPI出现较大上涨时,市场更是议论央行将会在第一季度加息,这使得原本最近并不坚挺的股市更是蒙上一层下跌的阴影。受此影响周五大盘跳空低开近50  相似文献   

16.
本统计期内(6月8日-14日)A股市场强势反弹后维持高位盘整态势,14日以权重蓝筹为核心的沪深300指数下挫1.31%,结束了其一个多月的冲高.美联储加息;5月经济数据即将公布;安邦控制人吴小晖被查等成为市场犹豫的原因.资金面上,包括深圳和上海等多地实际利率继续上浮,但央行继续超量MLF有维稳态势,资金面继续紧平衡.  相似文献   

17.
2018年,美联储加息、全球贸易摩擦、美国和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周期分化,强势美元再度来袭,全球资本回流美国本土。  相似文献   

18.
从去年11月下旬的高位调整后,今年市场一直在震荡中缓慢上行.经济回暖也伴随着美联储开启的加息周期的到来,从2016年开始的市场严监管等因素叠加全球政治走向的不确定,给2017年市场的走势蒙上了一层阴影.  相似文献   

19.
防守为主     
本周回顾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周三关于美联储可能会在较长一段时间将利率保持在非常低的水平的陈述为加息预期降温,市场对退市忧虑下降,美元兑各主要货币回落幷走软,本周港股全线上升。至周五中午收市,恒指全周上  相似文献   

20.
上周提到央行延迟加息透露出政策调整的积极信号,本周央行依然没有加息,进一步确认了这一判断。市场对此作了较正面的解读,本周产生较大反弹。本周五,温家宝在访问欧洲之前,在英国《金融时报》上撰文宣告",中国成功遏制国内通胀,有信心价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