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2 毫秒
1.
到一处名胜风景区游览,你会紧跟导游身后,听他们背解说词。你还未来得及细细咀嚼,更别说提出疑问了,那只小旗子已催促你去下一个景点了。如此游览你到底看到了什么景,又了解到景之外多少东西呢?  相似文献   

2.
经历了那场惊心动魄的高考后,趁着暑期,我下定决心找一份兼职来体验一下社会。很快找到了工作,但我是一个渴望自由的人,不喜欢被束缚的感觉,在工厂干了一个早上便决定离职。同学小翔让我和他一起去跟着他在韶关的舅舅当景点导游。在我心里,导游无非就是带着游客一起游览山水风光,正好符合我想要的"自由",立马答应。小翔舅舅很热情地欢迎了我们,从房间里取来了两本导游词。我们做导游的景点是南华寺。导游词里面是一些景点介绍,叮嘱我们要好好看,该背的要背。原以为导游的工作是随性有趣的,没想到还有一本导游词要背。转念一想,也应该没有什么工作是真正轻松自由的。  相似文献   

3.
我们知道导游的小红旗一挥,游客惟其马首是瞻.因此导游的眼光与品位至关重要.他能够宏观把握住景点特色,精准定位景点价值,往往左右游客的收获与感受.语文教师就是“导游”.一个在课堂上能够精确致“导”的教师,必然能够引领着学生实现语言文字的有效建构.  相似文献   

4.
每个人都有自己关于语文的理解,而我以为:语文教学的过程,就好比一次旅行。学习的内容,就是要游览的景点;语文教师的作用,大体相当于导游;而学生,则是游客。  相似文献   

5.
我曾多次旅游,都是随旅游团在导游带领下进行的。一来二去,也就知道了这种旅游的一些特点:来到景区,看到某个景物,导游喜欢问游客,这像什么?游客按照提示猜测。猜对了,导游满意;猜不出,导游也很快就把答案说出来,游每个景点的时间是规定好了的,绝对不能超时。遇到很好的景点,游客肯定要照相留念,于是赶紧准备相机,找人帮忙,还要耐心排队,终于等到后便匆忙拍照。这时游客也就没有时间再来欣赏景物了,因为得赶紧追赶队伍去,导游一般是不等游客照相的。在有些景区,遇到了山高路险,导游会推荐游客享受现代化的设备——电缆车,游客只要掏了钱,坐上去,不费什么力气,一下子就能到达景点的最高处。当然,游客也省略了游览途中的精彩体验了。作为语文老师,我越来越感觉到,如今上语文课,老师真的很像导游。首先是让学生猜答案。每学习一篇课文,老师事先设计好问题,心中也想好了“标准答案”,课堂上提出一个个问题,给予一些提示,学生就开始猜答案。猜对了,老师予以表扬,并将心中的答案公布出来;实在猜不出的,时间一到,老师也会自动将“标准答案”公开。为了体现自主,老师要安排学生读书时写写画画,写什么画什么无所谓,只要动笔就行了。为了体现合作,就要安排小组讨论,当...  相似文献   

6.
<正>我们知道导游的小红旗一挥,游客惟其马首是瞻。因此导游的眼光与品位至关重要。他能够宏观把握住景点特色,精准定位景点价值,往往左右游客的收获与感受。语文教师就是"导游"。一个在课堂上能够精确致"导"的教师,必然能够引领着学生实现语言文字的有效建构。一、置"导"于学,把握学情是的前提课堂教学就是一场战役,同样不能打无准备之仗。这里的准备,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学生不仅在发展变化之中,而且程度与侧重点也千差万别。学到不同的课文,学  相似文献   

7.
方友波 《学周刊C版》2011,(7):111-111
今天,我讲《小英雄于连》一课,说句心里话,自己真的是连课都觉得没备好,只是心中有了一个大体的思路而已。在这节课的最后,我安排了小导游这样一个教学环节,依据我的设想,也就是找一个孩子当小导游,介绍一下于连铜像的来历就行了。谁知上课时却出现了另一种情况,进行完其他的环节,就要进入小导游这一环节了,我让孩子们自己准备准备,我就边观察孩子们边思考,这时,我想到了教师应参与学生当中,还应让学生多数参与。于是,我马上改变了自己的教学设想,自己也参与到其中,再找几个同学和自己一起当游客。孩子们准备好了,我对孩子们说:“谁愿意当小游客,一起与老师去布鲁塞尔旅游?”没想到,孩子们的小手举得高高的,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我选了几个小同学和我一起去游览,又选了一名小导游。表演开始了,我说了一句:“我们来到了美丽的布鲁塞尔。”一个小游客就指着于连的铜像课件对小导游说:“喂,他是谁?”这种情况可是我没想到的,这个孩子可真没礼貌。我对他说:“孩子,说话可要有礼貌呀。”可这孩子还是说:“喂,这是谁的塑像?”我正着急,小导游说话了:“你这个人这么没礼貌,我这里不欢迎你。”又一个小游客说了:“你好,小导游,这是谁的塑像?”小导游说:“他呀,叫于连。  相似文献   

8.
在旅行期间,为确保游客安全,导游在游客游览过程中特别是景点换乘时总要不时点名,以防止游客走散和丢失。依托单片机、射频技术以及GPRS无线通信技术,设计了一种游客智能点名寻呼系统,极大地提高了导游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9.
我曾多次旅游,都是随旅游团在导游带领下进行的。一来二去,也就知道了这种旅游的一些特点:来到景区,看到某个景物,导游喜欢问游客,这像什么?游客按照提示猜测。猜对了,导游满意;猜不出,导游也很快就把答案说出来,游每个景点的时间是规定好了的,绝对不能超时。遇到很好的景点,游客肯定要照相留念,于是赶紧准备相机,找人帮忙,还要耐心排队,终于等到后便匆忙拍照。这时游客也就没有时间再来欣赏景物了,因为得赶紧追赶队伍去,导游一般是不等游客照相的。在有些景区,遇到了山高路险,导游会推荐游客享受现代化的设备——电缆车,游客只要掏了钱,坐上去,不费什么力气,  相似文献   

10.
某个游客到一个景点,可以看到许多美景。但其迷人之处未必都清楚,因为他看到的只能是表层。如果有导游,不断地介绍有关这个景点的各种资料,并为游客设计出最佳路径。最终使游客对景点有更深入的认识,那里的风景就会更迷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认知心理学派代表人物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教育必须着重于大力发展儿童的主动性,教师要始终充分发挥学生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为此,我在阅读教学中作了如下尝试。1记游类课文,采用假设式。即假如你是一名导游,你将如何按一定顺序合理展开想象向游客介绍景点,打动游客。这就促使学生精读课文,熟知内容。如教《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我要求学生以一名导游的身分,介绍课文内容。首先,绘出游览路线示意图,再逐个介绍景点。…  相似文献   

12.
活动目的通过活动 ,引导学生深入地体会家乡的景美、物美、人美 ,增强对家乡的自豪感 ,进一步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活动准备 :音乐带、录相带、卡纸若干、“小导游”证若干。活动过程、做“小导游”1 谈话 :同学们 ,我们的家乡风景如画。如果有外地客人到家乡来游览 ,你能做好一个“小导游”吗?(板书 :做“小导游”)2 提示 :做导游首先应设计好游览的路线 ,其次是选好主要的景点 ,对于景点的解说既要简明扼要 ,又要有情趣3学生试练4做“小导游” ,现身解说。(如可设计这样的导游路线 :城区→北果园→高湖渔村→酒镇洋河)5 …  相似文献   

13.
刘柱石  龙洁 《湖南教育》2003,(15):33-33
作为导游,我们都很清楚,他的作用就是把游客带到景点,并稍作介绍。至于游客想具体看什么、怎么看、会产生什么感受,那是游客自己的事了,导游不能规定得太死。要不然,怎么会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效果呢?当然,要使游客游得高兴也离不开导游画龙点睛的讲解。同样,教师要把自己当作“导游”,引导学生去领略各种“风景”(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等)。组织观察,加深学生的认识。如,“食物的营养”是一堂实验课。其中“淀粉遇碘酒变为蓝黑色”的实验是教学重点之一。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拿出事先准备的淀粉,在告知学生淀…  相似文献   

14.
<正>新课标实施以来,拓展教学的确引领了语文教学的一派风潮,在诸多课种上,无一例外地被施教者热衷呈现。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或多或少出现了一些有待商榷的地方。笔者就这几年与新课程磨合的经历,谈谈对拓展教学的几点看法。一、拓展离不开对教材的解析曾经有学者将教师喻为"导游",在拓展教学这块领域,我们不妨将教材喻为"景点",那么拓展自然类似于景点的"传说逸闻"。游客游玩景点,却在高谈阔论的导游大谈特谈传说逸  相似文献   

15.
徐慧 《时代教育》2013,(3):136-137
导游词是导游员在途中或景点等地向游客提供口头讲解服务所使用的,其主要功能是使游客更好地了解旅游地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导游解说词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语际交流,作为对外宣传一种,其翻译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对外宣传的好坏,因此在翻译实践中,应具有跨文化意识,根据双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来翻译。  相似文献   

16.
魏德俊 《学语文》2009,(5):49-49
古代大禹治水采取疏导法,收到较好的成效。今天超市、商场采取导购法也同样收到了良好效益。景区、景点有了导游.游客就会大开眼界,增强游览的兴致。学生学习语文如果有了教师进行导学.学习效率就一定会大大提高。也就是说,教师在语文学习中的导向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务必引起每位语文教学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游恭王府     
在北京我们游览了许多景点,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恭王府。恭王府是和砷的私人府邸,他是清朝的一个大贪官。走进恭王府,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富丽堂皇的房屋,都是黑瓦红墙的建筑。每幢楼上都雕有神兽,你知道这些神兽都是些什么吗?告诉你吧,全都是蝙蝠!听导游说,整个恭王府一共有9999个蝙蝠,你看壮观吧?  相似文献   

18.
"地方景点导游"是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中一门针对导游服务方向的课程,能够掌握这门课程的理论知识并将之运用到实际的导游服务中,对学生未来的工作有很大帮助。结合旅游行业的工作实际,借鉴美国"翻转课堂"的理论,在"地方景点导游"课程的教学中,积极探究"翻转课堂式"教学,以期增强教学的实际效果,为培养适应行业需求与岗位需求的导游人才提供有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地接导游是导游工作集体之一,地接导游服务质量关系到游客在当地参观游览活动是否顺利,并充分了解和感受参观游览对象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导游服务质量》标准(GB/T 15971-1995)和国际上评价考核导游员的A、S、K原则,构建了导游服务质量评价模块和地接导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一方面提高了游客在旅游目的地的满意度;另一方面为了帮助各地旅游职能部门更好、更准确地对地接导游进行评价考核,以期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次习作要求同学们写一篇导游词。所谓导游词,就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游览观光时的讲解词,这是一种新的文体。要想写好导游词,首先要选取最有特色或最有价值的内容向大家介绍;其次要把书本或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