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子线路》课程是职业学校电类各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文章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以及师资配备等方面对职业学校《电子线路》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关键词:电子线路;教学改革根据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应适应职业岗位的需求,课程设置应紧紧围绕培养职业能力的要求。《电子线路》课程是职业学校电类各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文章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以及师资配备等方面对职业学校《电子线路》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电子线路》课程是职业学校电类各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文章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以及师资配备等方面对职业学校《电子线路》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巳不能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我校机械、装机、车辆等专业在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方面实施了专业整体教学改革,旨在突出中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新教学计划在课程设置上巳取消了《物理》课程,将其中的力学、电学等内容分别融入《工程力学》和《电工学》课程中。《工程力学》课程作为机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也必须以专业为中心,服务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把知识结构、教学内容重新进行归类、优化、组合,构建新的《工程力学》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4.
邢满荣  李小艳 《职业技术》2006,(12):123-123
《电工电子学》这门课程,不管是否是电专业的工科学生,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因此包括电专业在内,许多专业都开设这门课程,比如,材料专业、物业管理专业、环境工程专业、化工专业等。但是电专业的学生一般作为考试课,课时量较大,一般分成几个部分来讲,比如机电一体化、自动控制专业的课程设置一般包括电路基础、电子技术、电机及其拖动、电气控制四门课程来讲,总共两百多学时。  相似文献   

5.
《密码学》是信息安全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密码学实验》是针对《密码学》课程里的主要密码算法和密码技术设置的一门独立实践课程。本文对该课程中实验内容的设计和实验类型的设置进行了总结分析,并从学时设定、实验类型、实验内容及实验方式等方面给出了几点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问法、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重庆市7所院校的课程设置方案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体育教育专业设置的课程体系与《方案》基本吻合,但7所院校的课程设置与《方案》在学分、学时、专业必修课、选修课、专项课程上的差异显著。重庆市课程体系存在每门课程的学时和学分少、教育类和教学技能类课程少、英语和计算机没有达到《方案》的等级要求、重术科轻学科和选修课程不系统等不足。  相似文献   

7.
这学期84级电类同学开始学习《电路分析》这门课,一共100学时,分两学期上。《电路分析》是电类各种专业,如电力、电机、自动控制、无线电技术、计算机等专业共同的技术基础课。它是电路理论的入门课,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同学们将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知识、分析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初步的实验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也为进一步学习电路理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电工技术》课程是非电类专业教学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如何为社会培养出应用型合格学生,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与实验基地建设、学生创新能力与学风建设五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9.
《工程检测技术》是电气工程类各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90级电气工程类《工程检测技术》期末考试由内蒙古电大统一命题,为了便于同学们搞好期末复习,我们结合该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数学要求,逐章给出复习重点,供复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电路分析基础》是电路理论的入门课程,是研究电网络分析、综合与设计的基础工程学科,是电类各专业共同的理论基础之一。《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同学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知识、分析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初步的实验技能,为学习后续有关课程(如电子技术基础)准备必要的电路知识,为进一步学习电路理论打下初步的基础。这门课程是电类专业同学的一门很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由于电子技术已渗透到许多行业,所以它也是机械类专业同学十分必要的课。  相似文献   

11.
《数字电子技术》是一门发展迅速、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程,在电类各专业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该文在简单介绍《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特点基础上,详细阐述了为适应高职教育改革的新特点而对该门课程教学进行的系列改革.教学实践证明:该教学改革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为使高职电类课程教学更加符合社会、企业和专业需求,引进企业一线技术人才参与教学设计,将电类课程实训教学从目标定位、内容设置到考核方式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重新修订了电类课程实训标准,使电类课程实训教学进入良好的运行机制,有利推动了电类实训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13.
以C语言为主线整合软件技术课程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方  熊艳 《陕西教育》2009,(6):54-54,53
文章阐述了以C语言程序设计方法为主线,将《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软件工程》等五门具有典型软件特征的课程进行有机融合,以形成软件专业技术课程群的思路。在论述课程群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分析了五门课程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并提出课程群建设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一、机电专业的教学现状 1.过分偏“机”或偏“电” 一些职校的课程设置随专业教师的喜爱而任意变动,表现为偏“机”或偏“电”。有的在机械专业科目中加两门《电工基础》、《电子线路》,有的在电工电子专业科目中加两门《机械制图》、《机械基础》,就算完成了机电专业的有机融合。个别学校由于专业师资匮乏和办学设施不足,甚至无法开足规定科目和课时,只能将教材发下让学生自读。  相似文献   

15.
信号处理相关课程结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号处理是电子信息相关专业本专科学生培养的重要学科,由《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及应用》、《图像处理技术》等多门相关课程组成,涉及到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术课教学及技术实践各个环节。本文对信号处理相关课程结构进行了探讨,明确了理论和实践内容的相互衔接关系,提出了课程设置的教改思路,有助于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相似文献   

16.
《电气控制与PLC》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电类相关专业的一门核心技术课程,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课程自身的特点,本文阐述了课程理论和实践一体化项目教学的方法改革实施。  相似文献   

17.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群采用"材料科学四面体"的研究分析方法,构建专业核心课程群。按照"厚基础、宽口径"的教学指导思想,合理的进行课程整合与合并,循序渐进地构建专业知识群。设置《材料科学基础》、《材料性能学》、《材料研究方法》、《材料制备与加工》和《金属学与热处理》五门课程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群。专业核心课程群之间紧密衔接、相互支撑、有序融合,充分体现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中材料设计分析能力培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86届电类各专业将进入最后一个学期,根据教学计划,应安排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实践环节。 一.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在一门课程学完以后局限在这门课程之内完成的一个设计。那么,具体搞哪门课的课程设计呢?工业自动化专业可在《电机与拖动》或《电子技术基础》课中任选一个。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可从《电力系统》或《电子技术基础》课中任选一个。对于计算机应用专业和电子技术专业,  相似文献   

19.
《地图学》是GIS专业一门重要的核心课程,是GIS技术的基础。本文介绍了《地图学》和GIS技术之间的关系,并以长江大学的GIS专业《地图学》教学为例,详细介绍了地图学教育中的教材选择、教学内容选取及实验设置,探讨了如何加强新时代《地图学》课程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电子线路CAD及制造工艺》是电类各专业的一门专业课。近一年多来,我们针对本课程在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初步实践。 一、开设《电子线路CAD及制造工艺》课程的目的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使得工艺在科研技术领域和生产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使得工艺技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及以CAD为基础的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检测(CAT)等正深刻地改变着产品设计和制造的传统方式。电子CAD技术则是CAD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就是用CAD技术来设计新的电子系统与电路。因此,电类各专业,包括电气、电机、电器、自动化仪表、通信、电视、无线电等专业的学生掌握这门技术是很必要的。 二、《电子线路CAD及制造工艺》的教学要求与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