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日常工作,主要是教唱歌曲,开展合唱活动。而在歌唱教学中就必然涉及到青少年的嗓音训练问题。以往许多人都认为不要训练,待过了变声期后再训练,起码也要到变声后期才能训练。所谓变声期,就是少儿男女在成长发育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嗓音变粗变低的趋于成熟时期,即嗓音从尖细稚嫩的童声到宽宏浑厚(男声)、委婉圆润(女声)的成人声时期。在这“变声”期间用嗓或训练稍有不慎均可引起娇嫩的声带病变、异常,  相似文献   

2.
"世界上最美的声音,是童声,其中最动人的歌声,是童声合唱。"合唱艺术是一种结构严密、声音丰富的集体艺术。童声合唱则更富有自然、纯净的特征。童声合唱教学在音乐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它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和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集体主义情操都有着重大意义。但是,童声合唱必须训练得当,才能体现其价值。在合唱活动中有两种不同的现象:一种是歌声纯净优美,学生演唱轻松自如,面带微笑;另一种是声音浑浊刺耳,学生演唱时肌肉僵硬,脸红脖子粗。显而易见,第一种是我们所希望达到的理想目标。那么,在童声合唱教学中,应如何科学地进行声音训练,以获得优美的童声呢?笔者在多年的合唱教学中对声音训练作了一定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童声合唱与儿童嗓音的特点1、童声合唱童声合唱是指由尚未变声的少年儿童组织的合唱,包括小学男女同学组成的合唱及初中低年级尚未变声或变声初期的男女同学组成的合唱。童声合唱与其它类型的合唱一  相似文献   

3.
变声期是指一个人在成长发育过程中的一种生理现象。整个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变声初期,变声中期和变声后期。  相似文献   

4.
王静冬 《甘肃教育》2010,(10):42-42
一、少年变声期的生理特点 进入青春期的少年,其生理器官都开始迅速地发育成长。在这期间少年都要经过三个变声阶段,即变声初期、变声中期及变声后期。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后,伴随着生理方面的发展变化,嗓音也要经历一个“变声期”。在变声期间,由于发声器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不懂得科学用嗓,会造成声带损伤,甚至导致变失声终身沙哑。因此,青少年在变声期间要在老师的认真指导下进行嗓音的训练和保护,才能为以后的声乐道路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女声合唱是由变声后的女性组织的合唱,以音色甜美、清丽著称,能够根据作品内容和体裁的不同要求,因此,对于没有受过专业音乐训练的学生而言较为困难,笔者多年从事非音乐专业女声合唱训练,将从三个方面进行浅显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变声后期学生的歌唱训练,是成年学生在歌唱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了使这部分学生顺利度过变声后期这一关,保护好歌唱器官,重点研究了变声后期学生的特征、训练途径和训练方法,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这有利于学生科学、健康、合理地用嗓,促使声乐教学事业向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变声期是儿童由童声转变为成人声音的必经的生理发展阶段。由于每一个儿童的身体状况不尽相同,变声的程度和变声期的时间也有较大差异,因此,这种复杂的情况为合唱训练和演出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在儿童变声期内能否进行合唱训练,应该采取何种训练方法和训练强度,应该选择什么歌曲作为合唱训练的内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合唱教学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不但能使学生感受和体验多声部音乐丰富的表现力,获得集体演唱经验,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协调能力。合唱教学对于未来社会的发展、青少年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我多年来在探索合唱教学中总结出小学合唱教学“六戒法”。  相似文献   

10.
童声训练是声乐教师感到困惑的教学难点,实现童声训练与变声后的声乐学习有机结合,应从歌唱的三要素——呼吸、发声、共鸣入手,采用口语发声训练的方法,才能行之有效,达到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1.
合唱是音乐的一种重要形式。合唱训练是高校音乐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合唱训练具有人声多唱与多元结构的特点,合唱训练对于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增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改革以来,合唱训练课程的改革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探讨合唱训练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加强对合唱训练的研究,科学改革合唱训练课程是高校音乐教学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探究合唱的艺术目的与审美特征,深入阐述了合唱与美育的关系,并论述了近年来合唱艺术的大众化趋向。在研究理论方法的同时,提出合唱序进的过程体会,并将研究合唱训练的技巧落到提高人们艺术修养的终点。  相似文献   

13.
合唱艺术的发展及合唱指挥人才的培养对于提升我国大众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阐释了合唱艺术与合唱指挥及二者的关系,然后对当前我国合唱艺术发展及合唱指挥人才培养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促进合唱艺术发展及合唱指挥人才培养提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4.
高校大学生合唱训练教学方法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校合唱团迅速发展的时代,培养大学生合唱团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合唱训练的基础,发声训练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段,它是合唱训练顺利进行的前提。宏观训练和微观训练的有机结合,更能表现音乐的内涵与灵魂。而正确把握合唱作品的风格,是体现音乐内容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5.
高校开设合唱与指挥课程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合唱与指挥课程中,高校应以学生为中心,采取课堂教学与课外学生分组训练相结合的方法,并将训练的结果在课堂上以展示学生艺术实践成果的形式反馈,这一做法可以有效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合唱与指挥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16.
合唱的训练既类似又不同于个别唱歌训练,有其自身的特色。文章就非艺术院校女声合唱的声音训练从呼吸训练、发声训练、共鸣训练、均衡训练、音乐素质训练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混声唱法的优越性及混声法训练的要点。  相似文献   

18.
合唱艺术,是音乐文化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通过在学校组织合唱团队训练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可以使其最丰富、最深厚的艺术感染力通向人们的心灵,给人以温暖、抚慰、激励和震撼。  相似文献   

19.
在合唱蓬勃发展的今天,尽管合唱训练手段千变万化,但有一个目的是不变的,那就是“调教”出和谐动听的声音,然而没有科学有效的呼吸,就不可能达到这一目的。本文结合笔者在合唱训练中的点滴经验。就呼吸训练这一课题,提出个人观点,希望能够引起更多的合唱爱好者的重视,并参与讨论这一课题。  相似文献   

20.
高师专科生排练小合唱的能力水平,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从事小学音乐教学,特别是小学唱歌教学的成功与否,所以高师专科生排练小合唱的能力培养,对小学音乐教学的唱歌训练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师专生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先天条件,进行音色训练和声部组合排练小合唱,使他们将所学声乐、和声、文学艺术和美学等知识通过实践转化为小学歌唱教学的技能,以适应小学音乐教学的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