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善兵 《职业圈》2007,(12S):162-163
位居华夏一隅的古徽州地区在自南宋以来创造出了极其辉煌的新安理学、徽商和徽派特点的文化艺术等引领了一个时代发展方向的历史文化。用历史的辨证的方法来分析研究并借鉴徽州传统文化中和谐文明思想为当前学术界倍受关注。  相似文献   

2.
吴善兵 《职业圈》2007,(23):162-163
位居华夏一隅的古徽州地区在自南宋以来创造出了极其辉煌的新安理学、徽商和徽派特点的文化艺术等引领了一个时代发展方向的历史文化.用历史的辨证的方法来分析研究并借鉴徽州传统文化中和谐文明思想为当前学术界倍受关注.  相似文献   

3.
论魏晋思想的文化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魏晋思想的文化意义田文棠从文化生成的角度来看,魏晋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与意义。这主要是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由于魏晋三大主流思想(即魏晋名理学、玄理学、佛理学)的相继肇兴,遂使中国传统文化原有的发展轨迹,无论是在文化格...  相似文献   

4.
论两宋“理学诗派”的文学特征及其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学诗派的诗歌创作主题多与理学范畴相联系,具有儒语的特征,是理学范畴与命题的诗化表达。理学诗派诗人往往特别注重以意裁景、强调顺着物境平坦顺遂地表达理学的相关命题,理学诗派诗歌的境界也因此而得以提升,并影响到其诗风的总体取向。理学诗派以审美方式而沟通自然界与价值界的探索,以及在诗境构建等方面的努力,除了具有哲学层面上的独特贡献之外,也为诗歌发展注入了新的因子,对理学诗派进行评价应该充分注意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5.
北宋时理学兴起,以程颢、程颐为代表的新儒学者面对佛老思想的挑战和儒学式微的局面,以儒家伦理为本位,批判地吸取佛、道精致的思辨哲学,创建理学思想体系。如果以天理论作为体现宋代理学思潮最本质特征的理论的话,那么,从严格意义上讲,程颢、程颐提出天理论思想体...  相似文献   

6.
论理学之消化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理学之消化佛学崔大华作为一种异质文化思想观念的佛学,被中国文化所固有的儒学理论消化,曾经是一个十分艰难复杂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最终完成,应该说是在理学形成的时期。理学形成与消化佛学实际上是互融互动的:理学观点在儒学消化吸收佛学的理论观点的基础上形成;...  相似文献   

7.
主持人语     
<正>在中国大陆,系统性的性理文学研究开始于改革开放以后,至今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厚的成果。首先,在某些中国文学史和断代文学史的著作中有部分章节概述了宋元明理学家的文论和诗文创作情况,如刘扬忠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通论》(宋代卷)对"宋代理学诗"有所论及。其次,出现了一批研究理学与文学的关系、理学家诗文创作的专著,如马积高《宋明理学与文学》、韩经太《理学文化与文学思潮》、莫励锋《朱熹文学研究》、查洪德《理学背景下的元代文论与诗文》等。再次,在理学家  相似文献   

8.
理学在明代有了很大的突破,这与王阳明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就学说本身而言,阳明学是对朱子学的再生产,为理学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本文以绍兴府为例,探讨当地理学讲会的发展形态及其在长时段的礼教下渗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追踪观察理学讲会的在地成果,并探讨地方士人社群对此的接受与回应。  相似文献   

9.
宋代理学诗派有五祖一宗、二流三派,逻辑发展过程可分为六期。五祖为邵雍、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一宗为朱熹。二流指雅流和俗流。三派为放旷派、洒落派、敬谨派。以理学为精神底蕴、体现了濂洛理学诗派审美倾向和艺术风格的诗作称为"濂洛风雅"。周敦颐诗歌是"濂洛风雅"之初澜,二程及其门弟子的诗歌是"濂洛风雅"之主潮,南渡后的洛学后学之诗为"濂洛风雅"的余波。在武夷理学诗人群体中,崇安刘氏家族起着骨干作用,刘子翚是其中的核心人物。他的诗教和创作实践为朱熹指明了诗歌创作的方向。朱熹既是思想史上的泰山北斗,也是理学诗派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10.
泰州宋明时期的理学发展到顶峰,其代表人物是宋朝"宋初三先生"之一的胡瑗和明朝"泰州学派"的领军人物王艮。儒学发展到宋初,其哲学及道德性命之学重新抬头,周敦颐及其之后的张载,被誉为理学的开山鼻祖,但胡瑗却是"开之必先"。胡瑗的理学对明代的王阳明影响较大,而王阳明是"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的老师。因此,胡瑗和王艮这两位泰州学人有着理学方面的密切联系,但他们的思想又不完全一致,尤其是王艮,其在传承中创新,使宋明理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1.
"天理"是理学中的最高标准,是普遍、客观、永恒的"理",包括天道、物理、性理、义理四类。"良知"是心学中的最高标准,是人内在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体系,其作为意识结构中的一个独立部分,具有对意念活动指导、监督、评价、判断的作用。王阳明说"良知即天理",将理学中的"天理"偷换成了心学中的"天理",可二者并不相同,理学的"天理"是外在于人类的,是高于人类的存在,而心学之"良知"则是内在于人类的,是人自身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2.
实学思潮是庆历新政的理论支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学思潮是庆历新政的理论支柱石训宋学是中国宋代学术思想的总称。中国学术思想发展到宋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不仅学派林立,人才辈出,而且创见多影响大,不愧为精华荟萃。学界过去对理学、气学、心学研究很深,成果也多;近几年,中外学者已注意到其中的实学思潮的...  相似文献   

13.
宋代是科举制度的改革阶段,受理学蓬勃发展的影响,这一时期的科举制度显示出鲜明的理学化特色。一方面,宋代科举在内容和形式方面都与唐代有所不同,考试内容上更加注重义理的阐释,形式上偏重议论,在考试评判标准上也以涉理、论理为基准评判文章优劣。另一方面,宋代科举制度与理学的融合促进了隐逸文学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文学形式的多样化。由此可以看出,宋代科举与理学及文学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明代学术虽以理学为宗,然官方提倡的理学之外,尚有科举以外的古学传承,制义、八股之外的经史学问,同样是广义范畴的儒者之学.虽非主流,却于三百年间的明史历程中不绝如缕.杨慎、陈耀文、胡应麟、焦藏、方以智等读书博古,崇尚考据,经史训练中的古学思维渗透、体现于其诗学逻辑中,并由之造就了明代诗坛中一道别样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5.
朱子理学美学作为宋代理学中理本体美学的代表,是在宋代特定的社会文化土壤中形成的;作为朱子对宇宙人生感情体验和理性反思的二重结晶,它又深刻地打着其本人个体人格的烙印;作为朱子理学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还必然地受其理学整体构架的制约。朱子理学美学的最显著特征,就是它的伦理性和思辨性,以及整体理论构架内含的深刻的二重性矛盾。朱子理学美学的所有理论品格及其二重性矛盾特征,无不受制于它的社会文化、个体人格和哲学体系背景;可以说,朱子理学美学的理论品格及其二重性矛盾特征,正是宋代社会的二重性文化、朱子本人的二重性人格以及朱子哲学的二重性体系的必然反映。孟子曾曰:“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本章即试图由此“知人论世”角度开掘朱子理学美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汉学师承记》与《汉学商兑》——兼论清代中叶的汉宋之争黄爱平清代学术以汉学复兴为最大特征,故而人们往往用“清代汉学”一语赅而括之。但实际上,汉学的对立面宋学,亦即理学,在有清一代,却始终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这不仅表现在理学一直高踞庙堂,形式上占据着学术...  相似文献   

17.
古代文化及文学领域的学术研究,需要遵循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学术规范。为此,本文从历代目录记载、诗文评点、诗歌选本前人评论,以及理学家诗人评论等角度,论述了两宋时期"理学诗"是客观真实的历史存在,并对两宋理学诗的作者、理学诗留存问题等进行了统计学意义上的分析、说明。这些问题是进行"理学诗"研究的学理性前提,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正前年夏天,在韩国首尔,笔者第一次见识到新安沉船和它运载的货物——当时,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正推出"新安海底文化财发掘40周年纪念"大型展览。在特展馆内,笔者见到了整箱整箱保存完好的龙泉窑瓷器,码得齐齐整整的中国各朝各代铜钱,还有不可计数的各类金属器、紫檀木、香料以及工艺品等等,这些都让我震撼不已。新安船因为沉没而被历史封存,600多年后,它再次出水"复活",呈现在世人面前。1976年起,韩国考古界组  相似文献   

19.
本体论是一切实在的最终本性,对于二程理学本体论的理解,是研究二程理学的基础。二程理学虽然都秉持理一元论的本体论,但对于理和气的理解有所区别。程颢从对理求诸内出发,阐明了天、易、理、道的一贯性;程颢从理的无形出发,提出了"穷理""尽性""至于命"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徽商与徽州文化秦效成历史表明,在徽州文化长期发展过程中,有三个辉煌里程:程朱理学的前导性开拓;徽商推动的“全方位”挺进;江戴皖派朴学的新高度跨越。而徽商属于经济范畴,体现的是商品经济促进文化,含蕴益丰,借鉴性更大,因之也就更值得探讨。众所周知,明中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