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帮助政府更好地制定政府差别补贴政策,在考虑消费者对于新产品和再制造品不同接受度的基础上,建立差别权重补贴下考虑消费者异质需求的闭环供应链决策模型,进而设计闭环供应链契约协调机制,对闭环供应链决策进行优化。最后,利用算例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差别权重补贴会形成再制造品对新产品的挤兑效应;消费者对再制造品的接受度的增加会促进再制造品需求量和闭环供应链整体利润的增加;当闭环供应链契约比例系数0.5γ_10.75时,可使闭环供应链系统实现帕累托改进。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强势零售商的存在对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回收模式的影响.建立了三种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博弈模型.对这三种闭环供应链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当零售商之间差异化程度较高时,强势和弱势零售商偏好于零售商负责回收模式,而制造商偏好于制造商负责回收模式;而当零售商之间差异化程度较低时,强势和弱势零售商偏好于制造商(或第3方)负责回收模式,而制造商偏好于零售商负责回收模式.  相似文献   

3.
不确定需求及WTP差异下的再制造回收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军华  李帮义  倪明 《软科学》2012,26(4):131-135
在新产品及再制造产品的需求均为不确定的情形下,考虑了两种产品之间消费者支付意愿的差异性,分别建立了制造商回收、零售商回收及第三方回收三种不同回收模式下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模型,并给出求解的优化条件,然后利用数值仿真对三种回收模型进行了求解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制造商主导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中,第三方回收模式下制造商利润最高,制造商回收模式下新产品及再制造产品的零售价均最低,制造商利润、零售商利润及渠道总利润随再制造产品的消费者支付意愿的增加先减少后增加。  相似文献   

4.
研究考虑政府不同补贴模式的闭环供应链定价决策问题,构建政府实施再制造补贴和回收补贴两种模式下的闭环供应链定价决策模型,分析政府不同补贴模式对新产品定价及废旧产品回收的影响。研究表明政府的再制造补贴及回收补贴均会促使制造商和零售商降低新产品价格、第三方提高废旧产品回收率,且有利于增加闭环供应链成员及系统整体的利润。较之再制造补贴,政府的回收补贴机制更有利于提高废旧产品回收率。当单位再制造收益大于单位回收收益时,回收补贴机制更有利于降低新产品零售价格、提高市场需求。无论政府实施何种补贴机制,制造商总能获得最多的渠道利润,而第三方的获利总是最少。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碳排量对闭环供应链产生的影响,将碳排放量作为罚利润值的形式进行研究,构建了以碳排放罚利润扰动下的两级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动态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比较分析了有无碳约束两种情况下的闭环供应链利润趋势,并讨论了在不同碳排放罚利润值扰动下的产品回收比例、利润分配、生产商和再制造商产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碳排放罚利润值的增大,再制造商产品逐渐取代生产商产品,闭环供应链的利润流向再制造商,这意味着产品回收再利用能有效减少闭环供应链的碳排放量。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碳排放量对闭环供应链产生的影响,将碳排放量作为罚利润值的形式进行研究,构建以碳排放罚利润扰动下的两级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动态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比较分析有无碳约束2种情况下的闭环供应链利润趋势,并讨论了在不同碳排放罚利润值扰动下的产品回收比例、利润分配、生产商和再制造商产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碳排放罚利润值的增大,再制造商产品逐渐取代生产商产品,闭环供应链的利润流向再制造商,这意味着产品回收再利用能有效减少闭环供应链的碳排放量。  相似文献   

7.
研究技术创新对闭环供应链再制造模式选择的影响,分别建立以制造商为领导者的经销商回收再制造模型和第三方回收再制造模型。研究表明:若产品技术创新成本较低时,经销商回收再制造对其不利;若产品技术创新成本较高时,经销商回收再制造对其有利。随着再制造产品的成本优势越大,经销商从事回收再制造的动力越大,这与传统观点不同。此外,无论经销商还是第三方从事回收再制造,第三方回收再制造总是有利于增加原制造商的利润和消费者福利。  相似文献   

8.
在制造商受专利保护的条件下,建立含有一个能自行回收的制造商及一个具有再制造能力的回收商的闭环供应链模型。采用Stackelberg博弈、Kuhn-tucker条件等方法研究了两种策略不授权再制造(策略S)及授权回收商进行再制造(策略D)之后,通过算例分析,讨论再制造所节约的成本和单位专利费用对闭环供应链参与者利润及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再制品供不应求的市场中,只有当回收商再制造成本低于制造商时,制造商才会授权其进行再制造。  相似文献   

9.
摘S要:考虑基于产品低碳度的消费者低碳偏好,运用变分不等式和均衡理论,构建政府补贴下的闭环供应链网络均衡决策模型,随后采用修正投影算法,仿真分析了政府补贴和消费者低碳偏好对闭环供应链网络均衡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贴与消费者低碳偏好均有助于促进企业回收再制造,但较低的政府补贴会损害消费者利益,较高的消费者低碳偏好增长了再制造产品对新产品的挤兑效应;政府补贴再制造产品消费者有可能导致制造商与消费者共享补贴,提升闭环供应链网络的经济绩效,但环境绩效降低;消费者低碳偏好较低时,网络及制造商经济绩效较高,但环境绩效较低,消费者低碳偏好较高时,网络及制造商可获得较高的环境效益,但需要以放弃部分经济效益为前提。  相似文献   

10.
在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制造商回收再制造闭环供应链中,考虑系统成员间存在Nash均衡博弈、制造商领导的Stackelberg博弈和零售商领导的Stackelberg博弈等权利关系,研究并比较三种分散式决策闭环供应链的定价决策及利润问题。研究结论表明:在制造商领导的市场中,零售商的零售价与获得产品的批发价呈正相关关系;在零售商领导的市场中,制造商的批发价和回收率均与零售商的零售价呈负相关关系;回收产品的潜在期望收益是回收行为的驱动因素;在分散式决策闭环供应链中,市场无领导者时,消费者获得的收益最多,闭环供应链也越有利于降低资源消耗,且制造商和零售商均有动机成为领导者,其拥有的权利越大,议价能力会越强,获得的利润就会越多;与分散式决策相比,集中式决策闭环供应链的零售价最低,回收率和渠道总利润最高。最后,我们设计了可协调三种分散式决策闭环供应链的收益共享契约。  相似文献   

11.
研究由一个OEM和一个IR组成的专利授权型闭环供应链,双方分别开展技术研发活动并存在溢出效应。建立并求解了三阶段闭环供应链独立研发和合作研发博弈模型,采用灵敏度分析和数值仿真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双方研发投资额与再制造节约成本之间的关系取决于对方研发投资成本的大小;合作研发下的研发投资额高于独立研发模式,OEM和供应链整体利润始终高于独立研发,大多数情况下IR的利润低于独立研发模式。  相似文献   

12.
以一个销售商驱动的低碳再制造闭环供应链为研究对象,用均值-方差刻画风险特性,分析研究低碳产品市场和废旧低碳产品市场均为随机市场需求情境下、零和博弈和集中决策下闭环供应链中,低碳产品销售价、交易价格、低碳废旧产品回收价格等变量和节点企业期望效用及整个链条期望效用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零和博弈下低碳闭环供应链未能实现优化和协调。最后,设计正向渠道收益共享、逆向渠道风险共担契约,实现低碳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的协调,并通过数值仿真和灵敏度分析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及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在制造商和零售商同时进行CSR投入下,研究制造商许可第三方回收及再制造的闭环供应链定价决策及协调问题.利用博弈理论讨论了分散与集中式决策下闭环供应链节点企业的最优决策,分析了制造商和零售商的CSR投入对闭环供应链成员及整体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制造商和零售商CSR投入的增加,新产品的批发价格、零售价格,专利保护费都会随之增加,制造商、零售商及系统整体的利润也会随之增大.针对分散式决策存在"双重边际"的问题,以集中式决策的最优解为基准,设计了"收益共享成本共担"契约,该契约不仅可以实现闭环供应链系统协调,还能促使制造商和零售商提高CSR投入水平.  相似文献   

14.
构建了由一个直接从事再制造活动的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系统。假设产品的需求与产品的销售价格、产品的质量水平、制造商的回收努力和零售商的销售努力成线性关系,运用博弈论分析了闭环供应链系统在集中决策和3种分散决策下的最优策略。研究发现:闭环供应链系统在VN权力结构下的利润是3种分散决策模型中最大的,在MS权力结构下的利润是最小的。运用两部定价契约实现了不同权力结构下闭环供应链的协调。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不同权力结构下协调合同的有效性,并对主要的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  相似文献   

15.
夏西强  阮俊虎  曹裕 《科研管理》2020,41(7):169-180
在知识产权保护下,原始制造商为获得再制造带来的收益和降低再制造市场竞争优势,针对再制造会采取授权再制造模式。同时,政府为促进再制造产业发展和消费者购买再制造产品,对再制造商采取补贴策略。为分析知识产权保护下政府补贴对再制造影响,本文基于授权再制造构建两周期政府通过补贴参与下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博弈模型,分析政府补贴对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纳什均衡最优解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表明:政府采取补贴时,再制造商为满足市场需求和获取更多的补贴,会努力回收废旧产品,使废旧产品回收数量大于政府不采取补贴时废旧产品回收数量,最终使废旧产品收率变大;政府补贴时,政府补贴可以弥补部分再制造商生产成本,这时,再制造商会采取"薄利多销"策略来提高消费者购买再制造产品,进而增加再制造产品销售量,但是,原始制造可以通过授权再制造获得再制造带来收益,也即原始制造商可以通过授权再制造弥补新产品因市场竞争导致新产品收益减少,最终使原始制造商收益不仅没有变小,还大于市场上无再制造时收益;无论是再制造产品或新产品,其销售量增加都会使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增加,因此,政府采取补贴政策时,要综合考虑单位再制造对环境影响降低量,因为,当单位再制造产品对环境造成影响减少较低时,政府补贴会使两种产品对环境影响总和变大;政府补贴降低消费者购买再制造产品成本,最终使消费者获得的剩余变大。  相似文献   

16.
在需求不确定的情况下,建立了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模型,运用斯坦伯格博弈规则,得出定价决策,并通过比较各渠道制造商利润,得出渠道选择决策,同时考虑当各参数改变时,对供应链决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软科学》2018,(2):44-49
碳限额政策下考虑碳减排技术和政府的碳减排技术补贴,分别建立零售商负责回收的闭环供应链分散化和集中化决策模型,将其对比分析并采用收益费用共享契约实现协调,然后进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与无约束相比,碳约束下最优的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的产量、碳减排技术投入比例、整个闭环供应链系统的利润更低,回收率更高;碳限额下最优的产量、碳减排技术投入比例和利润与政府补贴成正向变化关系,与技术成本系数成反向变化关系,而产量、利润与再制造产品和新产品碳减排技术投入比成倒U型关系,碳减排技术投入比例则与其成反向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18.
第三方回收闭环供应链协调应对突发事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一个制造商、一个零售商和一个第三方回收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闭环供应链中存在的"双边际效应"问题,并通过收益费用共享契约解决上述问题,使闭环供应链实现协调。此外,本文分析了突发事件引起闭环供应链中最大市场需求规模发生扰动时,原收益费用共享契约下闭环供应链的协调会被打破这一问题,进而对收益费用共享契约加以改进,使之适用于协调突发事件发生前与发生后的闭环供应链系统。  相似文献   

19.
孙浩  达庆利 《软科学》2011,25(2):47-52
在价格敏感型随机需求的闭环供应链中,分析了集中式决策和三种分散式回收渠道下系统的最优决策,探讨了不同的回收成本结构对系统决策以及回收渠道选择的影响。数值仿真的结果表明:无论在何种回收渠道下,与成本规模不经济的情形相比,规模经济时最优回收率更高,成员从再制造中获益更大。当成本结构规模经济时,零售商回收效率最高;而当成本结构规模不经济时,制造商回收效率最高。提出二部定价契约对分散式供应链进行协调。  相似文献   

20.
再制造与产品服务系统是制造企业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两个有效手段,前者通过高级形式的循环利用直接实现资源的节约减量化,后者则以服务提供的方式间接减少资源的消耗。然而,如同较高的技术和市场门槛限制了再制造的发展一样,产品与服务的设计、整合提供能力也影响着产品服务系统的实施。那么,再制造与产品服务融合的边界在哪里?企业该如何设计并实施可持续发展下的产品服务组合商业模式?融合再制造与产品服务提出闭环产品服务系统,并从交易费用角度对闭环产品服务系统的形成机理与内涵、运营要素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