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吴方言内部分歧显著,但保留了大量的古汉语成分.吴语区学生在学习外语、古代汉语的时候,应充分利用自己方言中的语言因素.在学习英语时,应借助吴方言中存在的古浊塞音、浊塞擦音、浊擦音、舌叶音、喉音等来帮助发好英语中的这些音;在学习古汉语时,也可运用吴方言中存在的大量入声字和古语词的语音词汇优势,帮助理解和掌握古汉语中的音韵和词汇知识.总之,在学习英语和古代汉语时,吴语区的学生应尽力发挥方言对英语学习和古代汉语学习的正迁移,克服普通话的语言因素对上述语言学习的负迁移.  相似文献   

2.
搜寻了龙岩方言中的古代汉语遗存,并列出了古汉语词语在古籍中的书证以及在龙岩方言中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方言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而在地域上的反映.作为活的语言材料,方言在古汉语词汇教学上有其重要利用价值,对于古代汉语的教学和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在古汉语词汇的教学和学习中也要有意识地运用方言材料.  相似文献   

4.
临潭方言中保留了大量的古代汉语语词,是考释古词古语的重要依据。选择一些动词,通过列举古代文献中的例子和现今临潭话中实际运用,说明了临潭方言词语和古代汉语有着密切地联系。  相似文献   

5.
临潭方言中保留了大量的古代汉语语词,是考释古词古语的重要依据。本文仅选择一些动词,通过列举古代文献中的例子和现今临潭话中实际运用,说明了临潭方言词语和古代汉语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临潭方言中保留了大量的古代汉语语词,是考释古词古语的重要依据。本文仅选择一些动词,通过列举古代文献中的例子和现今临潭话中实际运用,说明了临潭方言词语和古代汉语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集宁师专学报》2017,(2):82-85
甘肃庄浪方言人称代词较多地保留了古汉语的语词成分,与现代汉语普通话及汉语其他方言同中有异,异中存通。同时,与阿尔泰语系诸语言也有相似之处。总体而言,庄浪方言人称代词在表单数语词方面,较趋同于北方方言体系,但与之也存在语词用法上的细微差异;表复数形式比较单一、规律,个性较强。  相似文献   

8.
现代汉语方言中的某些语言成分,正是昨天古代汉语中所固有的成分;利用方言材料印证古语词是训释古代词语的一条重要途径。它对古代汉语词语的训释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考释涟源方言(白马片)中的部分动词古语词。希望能对古汉语的训释工作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开封方言对古汉语词汇的继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汉语中的一些词未被普通话继承下来,但却保留在开封方言词汇中。文中选取十余例揭示开封方言与古汉语的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10.
在古代汉语教学中运用比较教学法,不仅可以起到沟通相关课程,强化教学效果的作用,而且还可以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大学生的语文修养。可以随内容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具体方法,例如,“古今词义异同”这一教学内容,可以通过查阅权威字词典来对比和了解语词的古今异同,这个办法简便可行,可作两方面对比:古代汉语和普通话对比;古代汉语和现代方言对比。  相似文献   

11.
山西平遥方言作为"晋语"的典型代表,其中许多词语保留了古音、古义,在汉语词汇研究史上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对平遥方言中的典型词语进行考释,有助于加深人们对方言词语本字、本义的了解,有利于方言词汇的研究,也能对平遥方言的整理工作有所帮助和促进。  相似文献   

12.
在地处闽中西北部的三明地区方言词汇的构成中,有一种极其特殊的语言现象——古语遗存.其中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较多的古今词、无数的古代词、大量的单音词和繁多的书面语词。通过这种语言现象的研究.可以更直接地认识古代汉语和闽方言的传承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3.
九寨沟方言属北方方言 ,从其主要特点看 ,当属西南官话 ,但由于该县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 ,其方言与西南官话存在较大差异 ,与西北官却有许多相同相近之处。九寨沟方言吸收了大量北方话 ,至今保留着一些古词语 ,使该方言的词汇具有鲜明的特性。九寨沟方言词汇有向普通话靠拢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桂阳方言今保留了部分古语词,其中包括古方言词和古通语词。这些词在普通话里已经很少见到,但它们在桂阳方言中不仅能单独使用,而且还能和其他语素构成复合词,基本义相当完整。  相似文献   

15.
闽语的“卜”和“挃”都是“要”的意思,是口语中的常用词,也是未见于外方言的闽语特征词。但是在各地闽语中,“卜”和“挃”不论是用字还是读音、意义或用法都有许多差异。通过对闽语的“卜”和“挃”的分析,研究认为,方言词汇的研究应着力于常用词,尤其是口语常用词。但是,常用词的比较研究,不能只取某一个词义作孤立比较,而必须从整个义位的系列并联系义素的组合,作为一个系统来考察,才能认识单个常用词的完整含义和功能。而且,常用方言词的比较。应对内比较同区方言之间的异同,对外比较方言与古今通语的异同,如此才能准确提取归纳方言的特征词及其历史层次中的语言事实与演变规律。最后,对方言常用特征词的词源考证很重要,但必须经过音韵论证、字义分析和古籍用例引证等环节,这是毋庸置疑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讨论陕西安康方言词汇的融合问题:融合经过了一个弱势方言词汇近于消失,强势方言词汇相互渗透的过程。融合呈现5种基本类型。融合途径是:消减原有词语、收纳别的方言词、借用普通话词语。特征词均属于基本词汇,大多集中在称谓等类别里。而一般词汇多集中在位置、代词等类别里,其特征是,使用区域广泛,处于最上层,最易相互融合,也最易向普通话靠拢。  相似文献   

17.
用保存有丰富古代汉语特征的方言分析古代诗歌,有助于克服语言障碍,探索作品的本原形态。本文利用分散留存于闽南语及赣方言中的古汉语语音特点、特殊词汇、语法现象,分析了唐代王湾《次北固山下》、宋代朱熹《观书有感》和上古时期的《诗经·东门之池》、《诗经·何彼秾矣》、《诗经·将仲子》等5首古诗,表明方言学与古代文学的学科交叉,既有利于在古籍整理中进行正确释读,也有助于更好地开展古代诗歌教学。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与周边方言词汇的比较考察,提出桂岭本地话特征词,并对部分特征词的语源、历史层次进行了一些分析,试图了解桂岭本地话与周边方言的接触情况。  相似文献   

19.
由于哈、汉民族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所致,哈萨克族学生在汉语学习中,对汉语词汇的理解上经常会遇到许多障碍。汉语教师在讲解词汇时,务必要介绍相关文化背景,以帮助哈萨克族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掌握,并在交际中正确运用。  相似文献   

20.
在阅读和讲授文言文的过程中,人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注释问题与词汇难点。不疏通字词,便不能准确地理解原文。审文例是义训的重要手段,对于解释词义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审文例的方法,有助于我们探求词义,理解语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