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爱情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如此富有情感与感召力的钻戒广告,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感性诉求广告。本文就感性诉求广告的特点及应用粗浅谈一下自己看法。一、什么是感性诉求广告它不是从商品本身的特点出发,而是以挖掘或附于商品某种价值观及人为附加的情感,来引发消费者的认同,进而达到购买,以此为主导的广告就是感性诉求广告。感性诉求广告是相对于理性诉求广告而言的,但绝不是对立的,感性广告更易激发人们的感受而达到注意。二、感性诉求广告的特点例:"××表"将于夏季在当地举办一系列促销活动。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探索公益广告对社会大众捐赠心理的提醒与引导作用。基于情感适应理论,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研究了感性诉求公益广告所引发的受众情感变化及其对后续捐赠动机和意向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正面和负面感性诉求公益广告会分别引发正面和负面情感,负正结合广告诉求引发低负面情感;与正面情感相比,负面情感会激发更高的捐赠意愿,但是相比于高负面情感,低负面情感下的受众会产生更高的捐赠意向。此外,本研究还发现不论情感类型,情感对捐赠意向的影响都是通过中介变量动机完成的,其中负面情感下的受众易于产生利他动机;但是随着负面情感的加深,受众会倾向于产生利己动机。  相似文献   

3.
李文娟 《今传媒》2014,(8):94-95
广告诉求方式中的感性诉求,因其独特的诱惑力,在如今消费过剩的时代背景下,愈发受到广告主以及广告创作人员的青睐。2013年末,"超能女人"系列影视广告在各大电视台以及网络上热播,引发了社会各界的争议,而这也预示了影视广告感性诉求开始悄然发生变化。该系列广告已经开始摆脱了各种无谓煽情的单一模式,探究如何在广告表现中把握更多样的角度和内容,这种感性诉求方式的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广告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感性诉求针对消费者的心理和精神需求,表现消费者与企业、产品、服务相关的情感与情绪,通过建立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情感关联,引起消费者的情感共鸣,从而使他们对企业、产品或服务产生偏爱,激起消费欲望,引发购买行动。感性诉求广告与那种攻势强大的硬性推销广告手法不同,它以亲切柔和的语言,自然流畅的风格,老实诚恳的态度,不断地刺激你的感情,左右你的情绪,撞击你的心灵,让你有所感触,有所领悟,使你向它靠近并对它产生好感,最后从感情上被它征服。现代商业广告感性诉求手法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现如今大众消费时代已经进入了感性消费时代,广告在情感诉求的时候更多地是通过增加产品的心理附加值来使情感直达人心,获得最佳传播效果,使产品销售量增加.  相似文献   

6.
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人们因为过多地忙于各自的工作而忽略了情感方面的需求。广告商通过感性诉求广告引起消费者的某些体验,通过人们的感情  相似文献   

7.
泰国被公认为是整个亚太地区具有较高广告创意水平的国家,由地理和历史原因形成的独特文化传统和现实状况形成了泰国公益广告的独特风格,情感诉求策略的运用正是泰国公益广告的一大明显特色。文章重点分析了温情、幽默两种情感诉求方式在泰国公益广告中的体现,并进一步指出平民化的视角、故事性的情节、反转化的剧情等情感诉求创意策略在泰国公益广告中的运用。通过对情感诉求策略在泰国公益广告中的运用研究,能够为我国公益广告的创作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推动我国公益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以期为我国公益广告的创作提供一定的经验指导。  相似文献   

8.
本文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流行广告语说服技巧的演进,分别从诉求方式、创意类型、卖点提炼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流行广告语在诉求方式上,由理性诉求占主导地位转为感性诉求一边倒;在创意类型上,从平白直述商品信息的告知型,到"花言巧语"的劝服型,而后转变为阐明观念、宣泄情感的沟通型;在卖点提炼方面,则经历了由产品功能转向符号意义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本文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流行广告语说服技巧的演进,分别从诉求方式、创意类型、卖点提炼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流行广告语在诉求方式上,由理性诉求占主导地位转为感性诉求一边倒;在创意类型上,从平白直述商品信息的告知型,到"花言巧语"的劝服型,而后转变为阐明观念、宣泄情感的沟通型;在卖点提炼方面,则经历了由产品功能转向符号意义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侯丹青 《今传媒》2011,19(2):114
感性诉求广告已逐渐成为当今社会广告的主旋律,本文从泰国拍摄的潘婷品牌的励志广告出发,简单分析了从前实用型广告逐渐向感性诉求型广告转变的原因和表现,并讨论了应当如何合理把握感性诉求广告的使用。  相似文献   

11.
“现代乃至将来都是一个过剩的消费时代,在一个相对富裕的社会里,消费者的目的,不再是只为需要而消费,而更多的是为消费而消费,为感觉而消费。”这是在一次国际广告研讨会上某位专家提出来的一个观点。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里,人们因过多地忙于各自的工作而忽略了情感方面的需求。事实上,正是在这样的情形下,人们更需要情感。而这种情感又往往从消费上容易体现出来,也正因为这样,感性诉求广告在现代社会得以诞生,广告商通过感性诉求广告引起消费者的某些体验,通过人们的感情过程来控制人们的消费行为.从而达到实现广告促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现在乃至将来都是一个过剩的消费时代。在一个相对富裕的社会里,消费者的消费目的,不只是为了需要而消费,更多地是为消费而消费、为感觉而消费。此时的消费者便不仅仅满足于量和质,而会寻求更高层次的感性满足。人的情感是最丰富的,也是最容易激发的。 广告中的感性诉求便是基于此种缘由,通过挖掘或附加商品情感,来激发人们心中相同的情感,使人们对商品产生好感,从而导致购买行为。  相似文献   

13.
广告讯息策略是广告运动最重要的策略之一,其正确与否从根本上决定了广告运动的成败,讯息策略错误,无论执行制作如何辉煌、媒介计划如何伟大,都不能挽救广告运动终将失败的命运。无论是独特的销售说辞策略、品牌形象策略还是定位策略,其基础都是品牌的理性诉求策略和情感策略。独特的理性诉求可以成为独特的理性销售说辞,可信的理性诉求有助于建立诚实的品牌形象,在消费  相似文献   

14.
卢洁华 《声屏世界》2000,(12):14-15
黑格尔曾说:“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化而呈现出来”。无论是作家之于文学,作曲家之于音乐,还是编辑之于广播节目,整个创作的动力都来源于心灵里流动的,有生命的情感内容,正是这种极富个性的情感构成了他们的创作动机。广播文艺节目作为一种时空艺术,从某种程度上说,在凝聚和浓缩编播者情感的同时,也和听众交流着各式各样的心情.本文将从综艺专题——生命因你而动听》的创作谈起.说说广播文艺节目的情感诉求,  相似文献   

15.
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现代社会,人们因过多地忙于各自的工作而忽略了情感方面的需求。然而,爱情的甜蜜、家庭的温馨、事业的成就感、地位的荣誉感等正是人们努力工作所追求的目标。这种情感往往在工作之余的休闲、消费上容易体现出来。正因为这样,感性诉求广告在现代社会得以诞生。  相似文献   

16.
广告信息的真实感是赢得受众认可的关键因素,影视广告视听兼备,感染力强,视觉非言语符号眼见为实,听觉非言语符号声情并茂,两者协同表意,不仅塑造广告信息的真实感,还富含情感、趣味性特征,并通过非言语符号隐喻广告意图,以避免受众的抵触情绪,隐蔽影响受众对广告商品的认知、态度和购买行为,兼具感性诉求和理性诉求的优势,实现广告效果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幽默电视广告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具有感性诉求、叙事故事化、戏剧化、具有较强的娱乐性、趣味性、感染力深等特性,创作者必须遵循冲击力要强、创意要新奇、兴趣感要浓、关联要巧妙、信息传达要准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胡奕颢 《传媒》2012,(10):76-77
微电影是数字网络时代的媒介新产物,具有微时代的传播特征。它以网络互动增强受众的媒介参与,并以短小精悍的叙事技巧与引发共鸣的情感诉求创造娱乐快感,体现了当前理性审美向感性审美的文化转向。该文尝试探讨微电影传播特征及其优势得以存在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9.
高婷 《传媒》2017,(21)
微电影广告营销有其独特价值.它既能实现广告的品牌传播,从广告内容、情感诉求和流行倡导等方面建构品牌形象,又能从社交互动、维系品牌忠诚和商业逻辑等方面激发受众的购买欲望.围绕着"诉求"与"转换"两大理念展开微电影广告营销,可以有效打通用户和品牌之间的互动渠道,为微电影广告营销创造独特传播价值.  相似文献   

20.
情感表现策略和幽默表现已经不不仅仅是策略理性表现和感性表现相结合、以感性载体表现、包装或辅助理性内涵的策略,而是以正确的感性讯息直接产生极其强烈的情感传播效果为目标,以动人的感性讯息直接引发极其轰动的市场情感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