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何安定 《科教文汇》2010,(13):59-60
本文立足生动的语料,试图从幽默的制作者、幽默的作品结构、幽默的接收者三个方面来阐释"越策越开心"节目语言幽默产生的机制,揭示节目语言幽默的深层动因。旨在从语言学的角度探究这种来自我们身边的鲜活的语言现象,更好地指导人们日常语言交际。  相似文献   

2.
蔡静 《科教文汇》2010,(32):18-19
幽默是德育课教师不可或缺的一种教学技巧.教学幽默是"形外神内,形神兼备","形"为制造诙谐笑料,"神"为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只有知识渊博、开朗乐观,才能出言精辞、妙语连珠,德育课教学中幽默技巧的运用如能像从口袋里取东西那样轻松自如,德育课自然会更富有生机,更具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
朱丽萍 《科教文汇》2012,(23):71-72
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马克·吐温被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他融幽默与讽刺一体,既富于独特的个人机智与妙语,又不乏深刻的社会洞察与剖析,既是幽默辛辣的小说杰作,又有悲天悯人的严肃,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翁国城 《知识窗》2013,(14):17-17
让课堂"活"起来是学生迫切期待的,也是很多教师长期追求的。尽管当前不少课堂存在沉闷和低效的现象,但有些教师一直在努力寻找改变这种现象的方法。本文从精心引入、引导质疑和巧用幽默三个方面探讨了让物理课堂"活"起来的艺术。  相似文献   

5.
再谈日本的“幽默发明”田伟纵观日本畅销商品的潮流,似乎已从实用价值第一,转向了有"好玩感觉"的"适应品"为第一了。当今的社会,早已从追求生活必需品的社会,过渡到了"饱食"、"饱物"的现代化社会,人们不再仅仅是购买合理化的便利的用具就够了,而是追求下了...  相似文献   

6.
有专家说,我宁愿上课也不愿听课、评课,可见听课、评课是一件多么辛苦的事情。它要求我们既要有理论知识,又要有实践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认真地听、看、记,然后才能避免"套话"以及痛快淋漓、幽默风趣、简洁凝练的点评。  相似文献   

7.
郑晓静 《科教文汇》2010,(19):76-77
近年来,"不存在"一词在四川大部地区,尤其是年轻人中流行开来。在情景喜剧《炊事班的故事》及《卫生队的故事》中,卫生员小张更是以"不存在"作为其对话中最常用的口头禅,在不同的语境中使之产生了不同的幽默效应。本文将就"不存在"一词在上述两剧中的间接言语行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他是一个德高望重的水营养专家学者,他的经历曲折,富有传奇色彩;他有着超越年龄的活力,和他接触过的年轻人无不慨叹他的旺盛精力;他博古通今,学识渊博,提到他大家充满敬仰、敬佩、敬重;他风趣幽默,时常语出惊人:"水盲比文盲更可怕;水污染比经济危机更可怕。"  相似文献   

9.
冯金娣 《科教文汇》2014,(35):195-196
"热闹型"童话的出现,打破了童话形象注重教化的单调和偏狭局面,转为对儿童的个性自由与生命意识的关注和张扬。郑渊洁塑造的皮皮鲁这一形象,就是童话类型化形象向个性化形象转变的最好代表。他身上集中表现的,张扬个性的形象美、非凡热闹的幻想美、深邃理性的幽默美等美学特征,很好地阐释了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0.
常品 《科教文汇》2010,(34):82-84
"陌生化"一词,首为俄国形式主义论者什克洛夫斯基所创,特指文学语言的特异性。村上春树小说《挪威的森林》创作的某些大胆尝试与此不谋而合。主要表现在结构片段化、人物现实化、语言幽默化、指代符号化。它的情节是平平的,笔调是缓缓的,语气是淡淡的,然而却带给了读者一种莫名的兴奋,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无可抑制的冲击波,激起读者强烈的心灵震颤与共鸣。  相似文献   

11.
赵梦佳 《科教文汇》2014,(8):117-118
歌曲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贴近生活并蕴含丰富的文化知识和情感,是值得开发的教学资源。英语教师将歌曲合理地应用于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本文结合自身实际,畅谈了把歌曲作为教学资源运用到英语课堂教学中去的几个做法。  相似文献   

12.
李景萱  雷辉 《科教文汇》2020,(10):159-160
“对分课堂”作为一种创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目前有大量的研究表明,这一教学模式能够以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高效的教学过程和良好的教学效果。本研究将基于“对分课堂”模式探索高等教育传统教学的改革,并以认知心理学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为例,实践这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期提升认知心理学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刘颖杰 《科教文汇》2012,(11):148-148,150
情境教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向知识领域不断探索。本文结合作者教学实际,论述了情境的创设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贾奎 《科教文汇》2011,(12):98-98,145
传统的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多不重视对课程的设计,缺失导入环节或者只是轻描淡写地进入教学,课堂总结也是可有可无。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师可以通过猜谜语、讲故事、做游戏等方法导入新课。好的导语与课堂总结,可以使一节小学数学课收到回味无穷、余音袅袅的效果,这极大地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郑艳敏 《科教文汇》2013,(13):143-144
本文从社会需求和培养应用型商务曰语人才的视点出发。结合当前国内商务日语教学的现状,对商务日语泛读教学模式进行了粗浅的探讨。在泛读课的教学中采用灵活的、互动式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一目标。希望通过这些探讨,充分发挥泛读课的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日语水平,同时以期对商务日语专业建设起到一些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顺应国家提出的新工科发展要求,文章重新分析和梳理了安全检测与监控课程的教学内容,将课程中的重点、难点、痛点等划分为预学、共学、延学3个教学模块,基于PDCA循环和雨课堂技术,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设计了短期、中期、长期的调整方案,由此提升了教学效果,打造了能够持续改进的教学闭环质量体系。  相似文献   

17.
谢秀坤 《科教文汇》2013,(3):136-136,137-138
课前导入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彩的课堂导入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进入兴奋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温故知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针对研究生计算机图形学课程教学的实际,结合研究生的特点和教学理念,探讨了教学改革的措施,并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实践结果表明,这些措施对加深学生对图形学课程的理解,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培养研究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MOOC(慕课)在高校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慕课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国外先进的慕课平台进入我国英语教育领域后,慕课逐渐开始应用于高校英语教学中,并取得良好教学效果。本文结合慕课的概念及特点,分析慕课在高校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20.
戏曲艺术通过充分运用多种艺术手段的感染力,刺激观众的多种感官,引导观众进入戏曲情境,获得审美愉悦,并在娱乐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伦理道德、民族意识和历史知识等方面的教育。语文课堂可从戏曲艺术中获得关于语文学科课堂设计、情境创设以及课程思政的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