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水浒传》中宋江神道设教的故事是以早期话本《大宋宣和遗事》为基础,以历史上宋真宗神道设教的故事为原型而敷衍成篇的;宋江神道设教的动机初则为神异自己、慑服众人、架空晁盖,继则为推行自己的组织路线与政治路线张目。  相似文献   

2.
《水浒传》成功地塑造了宋江、晁盖等一大批人物形象,其中,宋江是贯彻始终的主角,同时又是争议最多的一个人物。本文着重从他的多重性格入手分析其人,以帮助认识宋江、了解宋江。  相似文献   

3.
《水浒》第六十回是作者出于宣扬投降主义的需要,煞费苦心写下的重要一笔。在这一回里,作者虚构了“晁天王曾头市中箭”的情节,对晁盖和梁山农民起义军进行恶毒的污蔑。其实,与其说是史文恭射死了晁盖,倒不如说是作者别有用心地施放了一支毒箭,使晁盖“归天及早”,叫宋江”把寨为头”,从而“深化”了《水浒》一书投降主义的主题。  相似文献   

4.
《水浒传》中宋江神道设教的故事是以早期话本《大宋宣和遗事》为基础 ,以历史上宋真宗神道设教的故事为原型而敷衍成篇的 ;宋江神道设教的动机初则为神异自己、慑服众人、架空晁盖 ,继则为推行自己的组织路线与政治路线张目  相似文献   

5.
《水浒》第十八回中,作者安排了个“宋公明私放晁天王”的情节。大意是:晁盖、吴用、阮氏三兄弟等“聚义”起事,智取了生辰纲。事发以后。官府派人前来追捕,宋江得知后,慌慌张张地跑到晁盖庄上,叫晁盖“作急快走”。当官兵来捕捉时,晁盖等人有了准备,放火烧了自己的庄园,率众拒捕,从容离去。有人就以宋江放晁盖这仕事,认为宋江干了一件天大的好事,好象没有宋江此一举便没有后来的梁山农民起义,晁盖更当不上梁山农民起义军的领袖。这种看法是受了作者美化宋江搞修正主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毛主席最近指出:“《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毛主席又说:“《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屏晁盖于一百○八人之外。宋江投降,搞修正主义,把晁的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让人招安了。宋江同高俅的斗争,是地主阶级内部这一派反对那一派的斗争。宋江投降了,就去打方腊。”毛主席的指示,深刻地揭露了《水浒》宣扬投降主义的本质,指出了宋江搞修正主  相似文献   

7.
宋江是《水浒》的主人公,有关这个人物形象的探讨,势必牵涉到整个作品的思想倾向及作者的创作思想。我们仅就这个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看法,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教。一《水浒》里的宋江究竟是个怎样的人物? 首先,宋江是个“义胆包天”的“乾坤何处可容”的“狂客”。晁盖等劫了梁中书  相似文献   

8.
毛主席最近指出:“《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屏晁盖于一百○八人之外。宋江投降,搞修正主义,把晁的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让人招安了。”毛主席这段指示里提到的几件事,大都发生在《水浒》第六十回里,我们认真剖析这一回,将有助于加深对毛主席指示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水浒》第四十二回写到宋江被农民起义军众英雄从江州法场救上梁山之后,说要回村搬他的老父。晁盖为了他的安全,提出点些兵马跟他同去。但平素胆小得出奇的宋江,这回偏装着胆大若熊,不要别人陪同,独个儿回去。结果不出晁盖所料,宋江一回村就受到官兵追捕,他拚着死命逃奔,躲入邻村的玄女庙里,幸而晁盖在宋江下梁山后便带了人马前来接应,才又一次救得宋江这条狗命。但宋江却说他是得九天玄女的神灵护佑才安然脱险的,而且当他在玄女庙里时,得到仙府九天玄女娘娘的请见,被玄女娘娘称为天上“星主”,请饮仙酒,授给“天书”,并得到玄女娘娘要他“替天行道”的法旨。所谓“替天行道”,就是替宋天子行道。这是宋江投降主义路线的黑纲领。  相似文献   

10.
《水浒》第六十回写晁盖曾头市中箭,临终前当众对宋江留下一句遗嘱:“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泊主。”乍看起来,似乎晁盖未免重私仇,轻大局;细推敲,这个遗嘱实际上否定了宋江在梁山泊的继承权,从而揭示了晁盖和宋江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相似文献   

11.
以宋文为例,探讨了宋人对《史记》和《汉书》中晁错形象的接受。宋人认为晁错确为忠臣,并认为袁盎献计杀晁错是晁错之死的直接原因。同时,宋人认为晁错削藩之策有失误之处,加之晁错有性格缺陷,谋身之计不足,终惹杀身之祸。宋代史学繁荣的背景之下,党争中出现了君子小人之辨、正邪之辨的风气,使得文人对忠臣与奸臣的论说兴趣大增。且晁错改革家的身份在宋代改革风云中能够产生共鸣,加之晁错自身浓厚的悲剧意义,诸多因素共同使得晁错成为宋人笔下常常论说的对象。另外,笔者对晁错之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从《睒子经变》看佛教艺术中的孝道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谢生保 《家教指南》2001,3(2):42-50
本文从《 子经变》的产生和发展,论述了南北朝时期儒、释、道之间既斗争又吸收的经历和佛教艺术中忠君孝道思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石介是宋初著名学者,对宋代文教事业有开拓性贡献。泰山书院是在石介的努力下开创的,在中国教育史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石介既是书院的组织者也是该院的名师之一,他不仅为书院延揽名师培养大批优秀人才,也为宋初儒家文化的复兴及理学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他的教育思想和办学模式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完颜宗翰是金初女真族完颜姓氏中最杰出的军事统帅,他辅佐阿骨打灭辽建国,协助金太宗亡宋而雄踞中原,扶持金熙宗登位,为金朝立下了赫赫战功,对金、宋最终格局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成为中国古代军事史中的典范。因此,完颜宗翰是黑龙江流域史中最杰出的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15.
在宋代史料与地理总志的记载中,关于弓门寨的记载有歧义,经过对相关史料的记载对比分析后,可以得知宋代史料记载中的弓门堡与小弓门寨以及弓门寨并不是一座堡寨;通过对《读史方舆纪要》的记载与宋代史料的记载对比分析后,可以得知《读史方舆纪要》中的弓川寨与北宋时期的弓门寨实为一个堡寨。弓门寨为北宋初期于西北缘边区域所进筑的一座堡寨,弓门寨的进筑对于安抚大小陇山区域秦仪两州的蕃部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弓门寨扼守了北宋前期重要的秦州通过仪州经陇山进入渭州的黄石河路与秦州通过小陇山分水岭过大震关至陇州的大震关路,由于北宋中后期西部疆界向西开始扩展,原有的蕃部问题不再突出与已有的交通格局发生变化导致了弓门寨地位的下降,到宋仁宗之后弓门寨几乎不见于史料记载。  相似文献   

16.
宋代晁氏是中原有名的世家大族,对于研究宋代历史和学具有相当价值,但是,关于晁氏家族还有若干重要的问题没有弄清。新发现的《晁氏世谱序》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珍贵的信息,增进了人们对晁氏家族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泰山地区文化底蕴丰厚,曾数次在中华历史文化发展历程中大放异彩。它们是:新石器时期,泰山大汶口文化与龙山文化是当时全国发展水平最高的文化类型;春秋时期,泰山肥城衡鱼村的左丘明提出和发展了"新民本思想";秦代,泰山南麓的儒家杰出代表人物淳于越敢于坚持孔孟的朴素联邦制政治主张并曾影响了秦始皇的全国思想文化政策;隋唐时期,泰山地区佛教大繁荣;宋代,泰山的书院文化开启了宋明理学;元代,泰山地区曾是当时全国性杂剧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18.
北宋时陈尧佐兄弟三人,二人登宰相高位,一人任节度使,家族贵盛荣显,其后人繁衍播迁,影响久远。首先考述陈尧佐家世,指出该家族为汉代颍川陈氏和南朝皇帝陈霸先之后家道几经起落,至北宋陈省华时得以复兴。陈尧佐的生平事迹被认为好古博学、才学出众、刚毅笃实、自奉俭约、勤政爱民、实绩卓著,不失为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  相似文献   

19.
唐诗中的桃源典故多指仙境,值得关注的是桃源与刘晨、阮肇入天台故事的合流,由此桃源典故衍生出情爱主题,这在女性作者中更为明显。两个典故合流的原因在于故事和叙述模式的相似性,以及桃花在诗歌中与女性的联系。桃源的情爱主题影响到了唐宋词与元明戏曲的创作,"桃源行"、"阮郎归"、"醉桃源"等多个词牌名的产生都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20.
张洎是原南唐的重臣。入宋后经太祖、太宗两朝,由一个降臣坐到参知政事(副相)。特别受宋初统治者的青睐,我们从中可以窥见宋朝初期用人的方略,以及这种方略对整个宋朝此后的用人体制所产生的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