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语言教学是幼儿园的重要教学活动,是培养幼儿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平台。在语言教学中,为了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往往通过多种手段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从而给幼儿营造一个语言学习的良好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2.
吕丹丹 《亚太教育》2019,(12):160-160
在幼儿园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教学活动就是语言教学,同时其也是幼儿表达能力、交往能力的培养平台。幼儿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在户外创设教学情境,给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有效提高幼儿的语言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3.
"生活、游戏、课程"在幼儿园教学中,并没有过于明显的分界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各种教学手段整合,综合运用。幼儿教师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将所学的教学理念与班级中幼儿结合起来实践,给幼儿营造一个快乐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生活与游戏中快乐地学习与成长。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多将教学内容与德育教育结合起来,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与价值观,以德育引领社会价值观教育,在启蒙阶段提高幼儿对道德和社会价值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20,(13):167-168
在幼儿园开设的课程中,环境创设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应与美术课程教学实际紧密联系,贴近幼儿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学习兴趣与学习需求,促使幼儿能够在美术课程活动中互相学习,通过环境创设搭建美术教育活动成果展示的平台,让幼儿能够通过实践感受最大的乐趣。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究幼儿园环境创设与美术课程的有效结合策略。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是素质教育不断深化以及学前教育地位不断提升的结果,是教师对幼儿教育的全新认识,可以说,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是当前幼儿教育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游戏对幼儿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它能满足幼儿身心发展所提出的需求,换句话说,幼儿的许多能力都是从游戏中获得的。为此,在实际的幼儿教学中,教师就要积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游戏情境,为幼儿提供更多游戏的空间,并给予其及时的引导,在观察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挖掘和生成主题游戏活动,使幼儿园得以真正实现课程的游戏化、教学的有效化。在此,本文就将从课程与区域游戏的结合、课程与户外游戏的结合、集体教学与游戏活动的结合这三个角度出发,以如何更好地加强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为主要内容,进行相应的策略探究。  相似文献   

6.
生活化的教育内容是幼儿园教育中必不可缺的要素之一,对于幼儿园美术教育来说,将幼儿熟悉的生活元素与美术教学进行结合不仅能降低教学的难度,更能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幼儿的美术学习质量,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应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地应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为幼儿创设有利于学习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7.
<正>在幼儿园教育实施的过程中,环境教育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潜移默化地促进幼儿发展。而整洁舒适的环境可以给人带来愉悦的身心感受,有助于身心健康发展。所以教师要重视幼儿发展,将环境创设和教学课堂融合,树立科学、宏大的教育观念。对幼儿来说,幼儿园是学习、娱乐、生活、交流的场所,  相似文献   

8.
数学一直都是一门具有很强逻辑性以及系统性的学科,数学学科具有自身的规律以及特点,对数学环境进行精心设计,能够使幼儿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受到教育以及启迪,在幼儿园的数学教育教学环境创设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从生活出发,贴近幼儿的生活,并且要尊重幼儿的地位和性格,不能对不喜欢学习数学或者成绩不好的幼儿生气和歧视,教师必须一视同仁,对学生有强大的耐心和爱心,帮助幼儿学好数学。本文中,笔者就探讨幼儿园数学环境的创设和利用。  相似文献   

9.
班本课程是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重要延伸,是幼儿园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教师需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强化幼儿园班本课程的建构,为幼儿创设趣味化、多元化学习氛围,有效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教师素养是工作能力的基础,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影响着幼儿的健康成长。教师基本素养的成长离不开具体的工作实践,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需要教师有较强的综合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反思,以此达到提升课程素养。本文结合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的实践阐述了提升课程素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当前,幼儿教育开展过程中,社会化的生活模式不仅符合幼儿认知特性,同时还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一日活动课程教育理念的具体实践程序中,幼儿园就如同幼儿的小社会,区域活动则如一个个社会形式。其中,幼儿在与环境、教师、同伴的相处中,引导幼儿主动发展,发展幼儿健康的社会认知系统成为必然。教师结合幼儿兴趣与认知能力创设适宜幼儿的区域,最大限度地提升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12.
民族传统文化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将其开发和转化成幼儿园课程不仅可以丰富和完善幼儿园课程体系,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而且可以传承民族文化,培养幼儿的文化认同感与文化自信。瑶族传统的"棕包脑"舞蹈蕴含着丰富的动作、服饰、音乐、语言、道具等元素,将其应用于当地的乡镇幼儿园艺术课程实践,可以有效解决民族地区乡镇幼儿园文化资本阙如的问题,同时也可以为幼儿创设良好的课程与文化环境。在应用过程中,无论是围绕传统舞蹈的某一特定内容设计单独的领域活动,还是将其不同内容进行融合开展模块化教学,乡镇幼儿园都应注意遵循目的性、适宜性、生活性和趣味性原则,并将有关的文化与教育元素渗透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帮助幼儿在学习和传承民族文化的过程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对幼儿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班级主题墙创设是幼儿园教师普遍关注教育内容之一,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特别是在小班教学中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适合小班的主题墙,老师应关注主题的内容与要求,让主题墙在与幼儿的互动中创设与形成,并发挥其适宜的教育作用,促进幼儿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课程旨在借助生活情境的创设引导幼儿学习,强调幼儿在环境中与他人的互动。它关注的是幼儿的生活,强调的是幼儿的周围环境,进而有效地整合课程中的各个领域。它明确提出"幼儿园必须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让幼儿在适宜的游戏活动中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9,(76):167-168
幼儿园区域角活动,顾名思义是指幼儿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教师根据幼儿的学习兴趣以及教学目标,来创设多种多样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主动地投入到活动环节当中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幼儿的课堂参与热情。教师也要在教学当中根据所创设的教学环境来进行这方面的引导,提高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完善幼儿的综合素质。教师在进行区域角教学活动引导的过程当中要多与幼儿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更好地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来进行游戏活动的尝试,有效地提高幼儿园教学的高效性,完善幼儿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时代的不断发展,在现代幼儿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育方法不再适用,教师必须将所要学习的知识与生活实际以及游戏相结合,改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游戏氛围,提高教师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能力,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将幼儿园课程进行游戏化建设,激发起幼儿对学习的兴趣与热情,让幼儿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相似文献   

17.
朴银姬 《家长》2024,(3):93-95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园教育也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其中,在幼儿教学中引入游戏化教学手段,对幼儿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将游戏融入幼儿园生态课程教学中,可以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教师要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经验,构建游戏化课程,将生态课程与游戏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本文从幼儿园生态课程与游戏化教学融合的角度出发,对幼儿园生态课程与游戏化教学融合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构建措施,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游戏是幼儿园中最基础的一种活动,它在幼儿园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适当地开展游戏教学也可以使“把教育和游戏结合起来”的理念变成现实。随着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各地区幼儿园纷纷开展了“课程游戏”教学改革,但在实践中却出现了教育观念与实践分离、幼儿主体性弱化、教学形式单一等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教师开展游戏教学的水平有待提高、游戏化教学主体不明确、游戏化教学形式单一等问题,并根据问题分析了其原因,如教师自身游戏化教学认知浅显、游戏化教学中幼儿缺少自主性、教师欠缺游戏化课程建设能力以及教学环境创设存在不足等,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文中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如提高教师的游戏化教学意识、提高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教师创新课程游戏化教学能力、加强教学环境创设等,以期能为幼儿园的游戏化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肖金环 《成才之路》2022,(12):98-101
幼儿阶段是语言系统形成的关键阶段.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教师要从幼儿自身特点及成长需要出发,结合多种情境创设,营造语言表达氛围,引导幼儿在听、说、读、动的过程中锻炼语言能力.要创设故事教学情境,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创设游戏教学情境,锻炼幼儿语言组织能力;创设角色扮演情境,提高幼儿语言理解能力;创设问题教学情境,增强幼儿...  相似文献   

20.
幼儿园课程就是幼儿园一日生活。幼儿园一日生活是幼儿在园进行的所有活动.如进餐、睡眠、入厕、活动区游戏、户外活动、教学活动、收拾整理活动等,是现实的社会生活与幼儿自己生活的一种结合形式:是幼儿园保教人员精心计划和组织下的特定的生活,是以幼儿及幼儿群体为主体的有计划的生活,又是由教师根据教育目的创设特定情境并渗入一定目的的生活。所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