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党的十九大是2017年的重大政治报道任务,中国新闻社作为"世界华文媒体领军者",在有关十九大的对外报道中,通过整合海外华媒的独特渠道资源,创建精准的议题设置,向海外准确输出"中国声音",生动地讲述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挤压外媒负面报道中国的空间,有效地抢占了海外舆论场。一、整合海外华媒资源,扩大新闻舆论传播力中新社充分发挥"世界华文媒体领军者"的角色定位,发动和引领海外华文媒体积极参与十九大报道,依托  相似文献   

2.
<正>近几年,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海外华文媒体在对外传播中的作用,将其纳入"大外宣"的格局,与国内媒体共同构建对外传播的话语体系,这是一个有着远见卓识的国家战略。从海外华文媒体高级研修班、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到实地体验当代中国的"行走中国"活动,海外华媒以不同形式、不同视角展开与国内的沟通和交流,这一方面体现出我国政府对海外华媒的日益重视,另一方面也显现了  相似文献   

3.
进入21世纪的十余年来,中国进一步融入世界,以独特的全球治理理念和全球战略思维不断走向国际舞台的中心,在世界格局加快演变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不断提升,面向全球传播的信息网络逐步完善。海外华文媒体是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发端,不仅从外部映射了中国国内的重大变革与历史节点,也是海外华人了解中国、保持与故土联系的重要载体,是"国际舆论界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面对新形势,需要转变观念,明晰"大外宣"格局中海外华媒的特殊功能与地位,在变化中重新认识海外华人及华文传媒,让他们在全球战略(思维)格局中作为有机体发挥作用、产生合力,打造华文媒体联合体,多层次发挥海外华媒的对外传播"桥头堡"作用。  相似文献   

4.
华文媒体在欧洲的境况如何?影响力大否?中新社在这些华媒中的地位作用怎样?如何耕耘海外华文媒体客户阵地?中新社如何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带着这些问题,今年春节刚过,中新社考察团于2月中旬赴英国、法国和匈牙利三国对华文报纸现状进行了调研。本刊分两期刊登考察团获取了解的情况和侧重于华文纸媒所作之研议。  相似文献   

5.
<正>海外华文媒体是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发端,不仅从外部映射了中国国内的重大变革与历史节点,也是海外华人了解中国、保持与故土联系的重要载体,是"国际舆论界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本研究以"9·3"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为契机,对东南亚华文媒体的相关报道进行梳理和研究,以窥见海外华文媒体报道中国事务的特点及问题。选取东南亚华文媒体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基于以下原因:一是200年前,最早的近代华文媒体诞生于此,  相似文献   

6.
华文媒体在欧洲的境况如何?影响力大否?中新社在这些华媒中的地位作用怎样?如何耕耘海外华文媒体客户阵地?中新社如何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带着这些问题,今年春节刚过,中新社考察团于2月中旬赴英国、法国和匈牙利三国对华文报纸现状进行了调研。本刊将分两期刊登考察团获取了解的情况和侧重于华文纸媒所作之研议。  相似文献   

7.
正海外华语电视,是指海外华侨华人在中国境外创办、运营或播出的电视机构或频道,以及外国人在海外运营的中文频道1。与多数海外华文报刊不同,现有的海外华语电视媒体,大多只在每天特定时段播出华语节目,并非单一语种的中文电视频道。然而,虽然发展规模普遍不及历史悠久、运营成熟的华文报刊,海外华语电视依然因其优于纸制媒体的即时性、直感性、广泛性特征,得到了众多海外观众的青睐,并被越来越多的中国电视媒体与传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9月9日至12日,第九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来自64个国家和地区的430多家华文媒体的460余位代表,以及中国内地媒体负责人、专家学者等相聚一堂,就"‘一带一路’与华文媒体新发展"这一主题展开交流与探讨。本次论坛体现了权威性、国际性、开放性、学术性、实效性、服务性的特色和亮点,为不同地区、不同形态的华文媒体展开对话沟通搭建了平台,并且推动了海外华文媒体与中国的互动交流,作为全球华  相似文献   

9.
意华媒为抗疫发声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世界各国人民的心.在这场全人类与病毒的斗争中,有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是分布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华文媒体工作者.在纷繁复杂的国际舆论场中,包括《欧华联合时报》在内的华媒人紧握手中的笔和镜头,发出响亮的声音,为中国加油,为世界加油!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为了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我国各大对外传播媒体纷纷设立与融媒体相关的研发或编辑部门。例如,新华社成立"融合发展中心"和"产品研究院",人民日报组建"中央厨房",中央电视台设立"融媒体编辑部",中国外文局成立"融媒体中心"。这些机构的设立不仅意味着传统对外传播机构的组织结构发生变革,更对改进对外传播效果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与传统对外报道相比,融媒体对外传播具有一  相似文献   

11.
<正>海外华文媒体在我国对外传播体系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以"助攻手"的角色,促使国内对外稿件更好地落地,有助于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目前全世界华侨华人已有6000多万,分布在198个国家和地区。几乎可以说,凡有华侨华人的地方,就有华文传媒。在传统的报纸杂志之外,近年来兴起的新媒体技术手段和形式,给海外华文媒体带来挑战的同时,也给国内外宣媒体提供了加强与之合作的新机遇。海外华文媒体的困境与机遇  相似文献   

12.
《对外大传播》2010,(5):21-21
据法国《欧洲时报》报道,4月10日,欧洲华文传媒协会第九届研讨会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召开。此次研讨会研讨的核心定为在后全球金融危机时期,海外华文媒体所承受的压力、所面对的行业危机以及在新形势下海外华文媒体的经营和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正>近来,新华社上下劲吹融合发展之"风",海外分社闻"风"而动。新华社欧洲总分社作为海外试验田,在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方面做出了多种尝试,收到了积极效果。2 014年9月15日新华社总编室在《值班简报》第176期援引新媒体中心统计数据称:9月1日至7日,欧洲总分社以"新华欧洲"账号为新华社发布客户端供稿186条,位居客户端媒体账号第一名。欧洲总分社自8月11日开始以"新华欧洲"账号为新华社发布客户端供稿以来,稿件  相似文献   

14.
<正>以对外报道为主要新闻业务的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一直以来将海外华文媒体作为主要的服务和合作对象。在中国整体对外宣传版块中,中新社和其他重点媒体的分工不尽相同,承担着领军世界华文媒体、服务全球华人社会和影响国际主流舆论的作用,正在朝建设世界华文传媒资讯中心的目标迈进。在世界舆论变化中突显华文传播价值历史进入新世纪已经15个年头,中国在变,世界在变。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力量对比加速分  相似文献   

15.
2012年6月18日—22日,由国务院侨办、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侨办、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阿坝州委州政府承办的"海外知名华文媒体聚焦四川藏区新生活"集中采访活动成功举行。来自五大洲20个国家40家海外知名华文媒体的记者,先后赴阿坝州红原县、若尔盖县、松潘县,采访藏区牧民定居点、大骨节病综合防治移民搬迁点、国家牧草种植基地、达扎寺书院、川主寺镇等,通过深入采访,聚焦藏区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保护以及地震灾后重建,真实呈现四川藏族人民群众的生活现状,在海外引起良好反响。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1月23日,《中国梦——365个故事》100集电视片(法文版)再次登陆欧洲,继在英国、德国播出后,又面向法国观众播出。《中国梦——365个故事》是北京市委宣传部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指导北京电视台制作的全景展现当代中国普通百姓故事的"微纪录"作品。按照北京市委宣传部总体部署,北京市外宣办借助海外华文媒体平台,积极推动该片本土化译制推广,英、法、德文版连续三年在英国、德国和非洲电视台播放,  相似文献   

17.
正温州是著名侨乡,迄今有68.8万温州人在世界131个国家和地区经商创业,在海外联结起强大的温州网络、资源网络。温州市着眼温州侨乡优势,创新实施"海外传播官培育工程",让国际友人讲中国故事、让温籍华侨讲家乡变化,走出了海外传播的一条新路子。2018年6月1日成立的温州市海外传播示范基地,更是实现了海外传播从"零散"到"聚合"的转变,形成了国际传播+涉外服务于一体、线上线下相融合、传播内容实现"中央厨房"式处理、立体式发布的传播新格局。  相似文献   

18.
正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华文媒体。随着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中国海外移民不断增加,中国留学生、海外旅游者规模扩大,使得华文媒体资讯的需求不断提高,海外华文媒体也成为海外舆论场上不可忽视的力量。多年以来,海外华文媒体正是依靠自身与海外受众紧密联系的独特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可以被称为全球"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年",世界广播电视机构,尤其是美国电视媒体,面对电视观众收视行为变化和观众构成的变迁,积极利用传播新科技,传统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新局面。首先,"电视无所不在"战略取得实质性进展。"电视无所不在"即充分利用传播新科技,把电视节目由单一的电视屏扩展到电脑屏、PAD屏、手机屏及各种客户端。2014年6月Adobe发布的《美国数字视频基准报告》指  相似文献   

20.
2010年1月7日,"知晓一个真实的中国——中澳媒体研讨会"在安徽召开。研讨会由澳大利亚华夏传媒集团主办,旨在重点研讨中国软实力在海外延伸、中国媒体走出去策略以及海外华文媒体与中国媒体深入合作的最佳途径等议题。本文摘编自澳大利亚企业形象文化交流传播公司(CIC)主席兼常务董事东尼·凯伊在研讨会上的发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