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一、研究缘起1.对"言论NPO"调查数据的再思考日本民间非营利组织"言论NPO"于2014年9月9日公布了在中日两国实施的舆论调查结果。关于中国对日本的印象,回答"不好"和"总体来说不太好"的中国人所占比例为86.8%,较2013年时的历史最差值(92.8%)相比略有好转1。"言论NPO"这个数据是否也反映了肩负着中国未来的中国大学生对日本形象的看法?如果不是,那实际的情况是什么?多年来,中日都有学者对中国  相似文献   

2.
王敏 《对外大传播》2015,(2):40-42,56
<正>2014年9月9日,由中国日报社和日本言论NPO共同实施的一年一度"中日关系舆论调查"结果在东京发布。该调查从2005年起开始实施,本次调查是第十次。日本方面的调查以全国18岁以上的男女(高中生除外)为对象,有效调查结果1000件。调查结果显示:两国公众继续看重中日关系,但对两国关系现状认可度达近十年最低。其中,对中国抱有不好印象的日本人达到了93%,在2013年时90.1%的基础上继续上升了2.9个百分点。更有甚者,据2014年12月22日《环球时报》所刊登报道称,日本内阁府12月20日公布的2014年"外交舆论调查"结果显示,日本民众对中韩两国"无亲近感"比例  相似文献   

3.
大正—昭和前期(1912—1949)年之间,日本有十多位学者撰写了14部"中国文学史"著作,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这一时期日本学者所撰"中国文学史"著作,有以下几个特点值得关注:一是目标读者不同,"文学史"著作体例不一、难易程度不一;二是已有学者同步关注中国"当代"文学史;三是对"文学史"体例有新的理念和尝试;四是仍有少数作者持杂文学观念;五是中国本土学人所撰"中国文学史"著作已经传入日本,两国学者之间已经有了"互动"关系;六是已有学者着眼于中西、中日文学比较。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9月9日,由中国日报社和日本言论NPO共同实施的一年一度"中日关系舆论调查"结果在东京发布。调查结果显示,两国公众继续看重中日关系,但对两国关系现状认可度达近十年最低。其中,对中国抱有不好印象的日本人达到了93%。该调查从2005年起开始实施,本次调查是第十次。尽管上述民调结果发自小部分群体,难以代表日本国民总体意愿,但其结果及成因值得我们重视和思考。此外,据日本内阁府2014年12月20日公布的"外交  相似文献   

5.
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通过陶瓷艺术的对日传播,日本的制陶制瓷工艺得到了快速发展。汉代灰陶的东传促进了以须惠器为代表的日本陶器制作;唐三彩的传入催生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奈良三彩";越州青瓷的东传,促使日本在中国灰釉技法基础上烧制出了灰釉陶器;宋代建盏茶碗和花瓶的东传引起了日本的仿制,并在造型和施釉技术上逐渐实现了自主创新。明末清初,制瓷技术传入日本,民族制瓷工艺"伊万里烧"在融入中国新技术和艺术风格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具有日本民族风情的瓷器艺术。研究表明,汉代以来陶瓷艺术的对日传播交流主要是以日本向中国的单方面传承为特征,日本通过不断学习和汲取中国的先进工艺,使本国陶瓷艺术得到了丰富完善和创新发展,日本民族对待艺术的态度值得我们关注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正当前中日关系重回正轨,迎来窗口期。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018年夏季进行的民调显示,近年来日本民众对中国积极评价的数量在稳步增长。目前17%的日本民众对中国抱有好感,创下6年来的新高。2018年10月,日本民间团体"言论NPO"与中国国际出版集团联合进行的民调显示,中国民众对日本印象"好"或"相对较好"的比例较上一年度上升了10.7%,  相似文献   

7.
正自古以来日本就对古丝绸之路非常向往,因为那是日本全方位地学习中国、编织日本梦的素材。来自丝路的精美的紫檀五弦琵笆是日本教科书中选定的精品,日本地名中的"九十九里海滨"、流行歌曲《月沙漠》和名作《敦煌》等,无不反映了丝路情节之悠久。2014年在巴黎举办了"蚕绊——皇室养蚕与古代丝锦及日法丝绸交流"的展览,解说词中明确提到:养蚕的发祥地是中国。据日本最早的史书《日本书纪》记载,皇后主持参与的祭祀养蚕仪式始于八世纪初。  相似文献   

8.
<正>世界科学出版社2017年7月17日出版该书聚焦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经济维度,包括中国政府的目标和政策、丝绸之路沿线中外企业的战略、中国和北欧-波罗的海国家的贸易和投资、欧亚大陆桥和物流、新丝绸之路对中亚经济的影响、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资金支持的新机构、新丝绸之路沿线的跨文化挑战和中外合资企业;评估了该倡议对如下经济领域的直接影响:物流服务,  相似文献   

9.
正5月28日,由北京电视台与日本NHK联合摄制的4K电视纪录片《最后的沙漠守望者》(日本版译名:《丝绸之路谜之民》)日文版在日本播出,引发日本民众热议,收视率高达1.8%。该片记录了生活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的神秘部落——克里雅人孤独的坚守和对家园那种令人动容的热爱。网友"紫阳花"评论:"让我感动的是他们对家园的热爱,早在四百年前,这群人们就已经开始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这里见证了几十代人的生与死,直到  相似文献   

10.
日本红学家大高岩(1905年10月—1971年4月)在大学毕业之后因为喜欢《红楼梦》而自费来到中国,于1929年6月—1932年1月之间,在大连、北京、上海等地度过了两年零七个月的"流浪"之旅。大高是日本较早系统研究《红楼梦》的学者,其《红楼梦研究》是日本第一部红学专著,他对《红楼梦》的喜爱甚至到了要为此舍弃亲友和祖国的地步,在古今中外红迷中实属罕见。同时,大高岩还是较早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翻译与研究的日本学者。本文通过大高岩旅华期间的日记《燕京日记·沪上日记》,梳理以下三大问题:大高岩的旅华动机、目的、经过;他在中国期间的红学研究及其他学术活动;他笔下的中国形象。这些内容,不仅为研究这位超级"红迷"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资料,还有助于了解那个特殊时期中日民间交流的一些淹没在历史潮流中的珍贵细节。  相似文献   

11.
日本历史学家依田憙家运用唯物史观研究中日近代化差异,认为中日前近代文化是两国近代化的重要前提。他认为,中日近代化过程中的文化形态在前近代就已形成,中日前近代文化虽同为封建文化,但是差异很大。传统文化性质不同,日本传统文化性质是文化摄取性,中国传统文化性质为文化发生性,日本比中国更易于接受西学。文化形态方面,"文化基本形态"不同,日本为"并存型",中国为"单一型";"摄取文化的形态"不同,日本为"全面摄取型",中国为"部分摄取型",日本文化形态比中国文化形态更有利于吸收西学,前近代日本西学发展超过中国。教育形态不同,日本"普及、提高能力型"教育形态比中国"选拔、达到目的型"教育形态更有利于教育普及和能力提高。社会协作不同,日本"非亲族协作型"以"忠"或"义理"为伦理观念,中国"亲族协作型"以"孝"为伦理观念,日本社会协作比中国有利于近代经济发展。日本前近代文化比中国更有利于吸收西学和思想启蒙,有利于近代化。  相似文献   

12.
<正>一、引言:"不确定"阶段,确定的中国声音随着特朗普入主白宫,一系列激进措施始终占据各大媒体的头版,更让他一次次刷新全世界的认知。高举"美国优先"大旗,"政策极端保守"和"贸易极度保护"成为其内外经济举措的主要基调。1月23日,甫一上任的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美国退出TPP,兑现令全世界震惊的竞选承诺,让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一众老牌盟友和贸易伙伴目瞪口呆。对中国,他更是抱定了"修昔  相似文献   

13.
<正>北京周报社非洲分社在正式成立一周年之际,与南非FrontierAdvisory咨询公司合作,于2013年2月21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成功举办了首届"中非交流论坛",来自南非金融、贸易、商界高层管理人员,部分政界及研究机构人员,南非新闻机构,中国驻南非外交官以及中国驻南非记者共70余人参加。论坛邀请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兼总编辑黄友义就党的"十八大"后中国经济社  相似文献   

14.
<正>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由人民中国杂志社、人民画报社、中国文化中心共同主办的"民间的力量——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民间交往"主题图片展9月20日下午在东京正式开幕。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公使郭燕、人民中国杂志社社长陈文戈、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人民画报副总编辑李霞、日中协会理事长白西绅一郎、日中友好会馆顾问武田胜年、东日本国际大学客座教授西园寺一晃等嘉宾列席。  相似文献   

15.
正2011年9月18日,日本政府单方面宣布钓鱼岛"国有化",中国政府进行了有理、有力、有节的反制举措。日本国内民族主义高涨,极右政党石原慎太郎领导的日本维新会曾经一度在选举中获得了54个议席,仅次于第二大政党民主党的57个议席。其后,日本认识到中国的重要性,通过首相安倍参加北京举行的20国首脑会议而暂时告别两国之间极度政治对立的状态。当时,日本国民对中国的不信任感达到了八成以上。尽管2014年开始中国游客赴日  相似文献   

16.
正从1983年8月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推动成立的"迈向21世纪的留学生政策恳谈会"发表的《迈向21世纪留学生政策之提言》开始,在日本逐步推行教育国际化政策这一背景下,在日的中国留学生快速增长。一般来说,在日华人主要包括华裔日本人、留学生、就学生、研修生、中国游客等多种身份形式,而留学生是在日华人最重要的群体之一。尤其是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及中国改革开放后,作为第一代新华侨、新华人的赴日并居留者,多数是通过留学后在日工作而居留日本的。伴随着中国人留学日本的高潮,1980年代后期开始,日本大众传媒开始大量报道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在文化上更是有割不断的渊源。两千多年来,日本一直仰慕和学习中国文化并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可以说,中国为日本文化的发展注入了养分。而近代以来,日本果断脱亚入欧并走上侵略扩张之路,给"文化之母"中国和中国人民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这种特殊的关系在中国的对外关系中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文化上的相似带来的亲近之感与国家间的恩怨造成的心理阴影,像是一对无法分离的矛盾体,始终困扰着中国人看待日本的心态。随着两国政治上的起起  相似文献   

18.
<正>《成都商报》2月28日(有删节)据日本官方提供的数据,今年1月份,日本给中国游客发放25万份旅游签证,创同期历史新高。有媒体报道称,继电饭煲和马桶盖后,"日本大米正成为中国游客下一个抢购目标,有人甚至不惜花近1500元人民币买5公斤的日本大米"。然而,真相真的如此吗?日本大米真的这么贵?它到底  相似文献   

19.
<正>2017年1月17日下午,在中国外文局主楼大厅和走廊上,立起了一幅幅漫画展板和绘有卡通孙悟空形象的引导牌。近百名嘉宾一边欣赏漫画作品,一边步入外文局文化创意广场,前来参加"悟空杯"中日漫画大赛2016颁奖仪式。嘉宾中既有中国国际青年交流中心、中日友好协会、日本驻华大使馆、日本文化中心等中日两国传统交流机构的代表,也有姚非拉、大塚英志等多位中日两国漫画界知名人士,他们为两国获奖者颁发了奖杯和奖状。  相似文献   

20.
日本文化名人、中川美术馆馆长中川健造先生及夫人,应邀于2008年8月6日至11日来华出席北京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回国后,中川健造先生追忆奥运,先后接受了《读卖新闻》及日本多家媒体采访,把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日本主流媒体传递给日本民众。其中,日本《读卖新闻》从8月28日起连续3天,以上、中、下的形式刊登了中川先生的文章《文化金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亲历记》。中川健造先生的文章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是一块文化金牌"为主题,详细描述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盛况。文章说,开幕式展现了中国五千年的悠久文明,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和平友好的国家形象。邀请中川健造夫妇来华观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所取得的外宣效果是明显的。一个有影响的日本文化人在日本主流媒体上所作的客观介绍,展示了一个充满活力、蒸蒸日上的真实而生动的中国,让那些没能亲临开幕式现场或者不了解中国的普通日本民众加深了对北京奥运会以及中国的了解。这是我们外宣工作一直追求的目标,是国务院新闻办和外文局领导周密部署、相关接待单位辛勤工作所取得的可喜成果。这种让外国人亲历亲为、顺其自然、"眼见为实"的方法,对于今后利用外力的工作不无借鉴。现将日本《读卖新闻》连载的中川健造先生的文章译载如下,让我们一起来体味一个日本友人笔下的奥运开幕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