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79年,邓小平同志正式提出建立经济特区的主张,外界希望通过特区这个窗口了解中国经济、政治体制和社会管理"转型之谜",并对当前我国日益凸显的社会矛盾与冲突进行观察和剖析。为此,除应在对外报道中反映特区在改革开放历程中的功能变化外,还要涉及全球普遍关注的共性话题;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新闻发布、突发事件报道指导协调、与境外媒体的日常联系、对外的新闻报道和新闻交流、以友城为依托的对外文化"走出去"等五种机制;挖掘海外"利益点"、摸清海外"关切点"并找准海外"兴奋点";积极在海外媒体高关注度的"聚光灯"下"抢落点",抓住重要历史节点和重大事件,积极寻找新报道角度、讲述"新故事";敢于正视敏感问题、热点问题,不回避、不绕开,在重大题材上"不失声",占据对外传播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2.
<正>传统意义上,一个国家国内的传播活动与这个国家的对外传播活动,从内容到形式都有所区分。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这种"内外分家"的局面逐渐发生了改变,开始出现"内宣外宣不分家"的格局。而这种格局的一种表现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的现象,即国际媒体的涉华报道对发生在中国国内的、极具本土意义的新闻越来越感兴趣,报道的规模和时效性也在不断升级,以至于内宣媒体正在成为外媒报道的议程设置者。  相似文献   

3.
正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要求,为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的指导意见》,2017年,在国新办对外推广局的指导下,由五洲传播中心牵头发起"体验中国"外宣系列活动,将外国体验者"请进来"体验和分享中华文化,采用视频拍摄、主题活动、影视项目、演出和展览等方式,借助国内外全媒体传播平台,带领全球观众深入感受中国的历史文化、旅游风物、社会风俗、建设成就、科技创新和民族文化图景。"体验中国"外宣系列活动不仅促进优秀中华文化的传播,展现中华文化深远影响与价值,更是对中国当代蓬勃发展的真实呈现。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4月23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中国—东盟中心联合主办、中国外文局中国报道杂志社承办的"2017年中国—东盟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联合采访活动"在江西省九江成功举行。东盟十国20家主流媒体的20名记者与中国媒体一道,在九江多地进行采访报道,全方位、多角度了解九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体验九江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感受中国—东盟合作的广阔前景。一、持续报道,宣传九江外在魅力联合采访活动中,九江市委宣传部、市委外宣办在省  相似文献   

5.
<正>如何顺应全球媒体融合的大潮流进行自我变革,更好地向海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是以新华社为代表的中央外宣媒体当下面临的重要课题。欧洲是中西方媒体交锋的前沿阵地,新华社在欧盟总部所在地布鲁塞尔设有欧洲总分社,统辖新华社全欧40个分社的报道和管理工作。近年来,新华社欧洲总分社在深入调研欧洲媒体融合形势基础上,着力提升报道水平,打造"网上通  相似文献   

6.
张璇 《对外大传播》2010,(12):43-44
时政活动报道是日常新闻报道的重点,任何媒体都非常重视,通常会被安排到突出位置。做好时政报道,尤其是重大事件,是构成媒体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中国网作为一个中央重点外宣网站,侧重对外报道,因此时政外宣则成为报道的重中之重。中国网也多次在此类全国范围内的新闻评选活动中获奖,特别是人大新闻奖,自2008年网络作品开始参与评奖起,中国网已连续三年获奖。就这些年的成绩来看,  相似文献   

7.
<正>数据新闻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与发展,不仅给新闻业带来了新的报道方式,也给媒体的外宣工作提供了新的宣传方式和手段。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背景下,中央电视台于2015年国庆期间重磅推出一档全新大型数据新闻节目《数说命运共同体》,通过挖掘超过1亿GB的数据,向人们展示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40多亿百姓休戚相关的密切联系,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不仅帮助了国  相似文献   

8.
汶川大地震报道为中国的危机传播树立了一个典范。大地震发生在同年的中国南方冰雪灾害和拉萨"314事件"之后。这两件事,一个被外界指为"政府反应迟钝、救灾不力",另一个被国际社会批评"驱赶媒体、信息不开放",这让汶川地震后政府与媒体的作为更加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9.
正近几年,"雾霾"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热词",雾霾天气频发,不仅牵动着国内民众的神经,也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国际媒体争相对其进行报道。当代社会,国际新闻媒介的报道,尤其是西方主流媒体的新闻和言论中所呈现出的虚拟形象,对于一国国际形象的建构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西方媒体如何反映和解读中国雾霾问题,对于我们有的放矢地开展雾霾等话题的对外报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解外媒所呈现的中国雾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为借助中国外文局多语种、多媒体、多平台传播优势,加大对陕西对外宣传报道力度,更好地推介陕西,展示陕西人文魅力,陕西省委外宣办邀请中国外文局及所属中国网、《人民画报》、《北京周报》、《今日中国》、《人民中国》、《中国报道》等外宣媒体,组成精干记者团队于7月15日-20日来陕,以陕西旅游文化发展和西咸新区建设为重点,开展了为期一周的集中采访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对外大传播》2008,(10):48-52
沈阳--"零负面"报道的背后2008年8月,奥运足球比赛协办城市沈阳迎来了数目庞大的中外记者,截止到9月10日,2008北京国际新闻中心沈阳分中心共接待了28个国家和地区共125家媒体的322名境外记者,为33名记者提供了各类服务,积极应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取人民币"入篮"的中外报道对比分析,探讨在重大海外涉华新闻话题上,中央外宣媒体的担当和责任。  相似文献   

13.
《对外大传播》2009,(6):F0002-F0002
贵阳自2008年开始推出了“贵阳避暑季”大型旅游文化外宣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境外众多游客,在体验风俗民情的同时,贵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4.
以南方雪灾拉开序幕的2008年可以称为媒体年,从西藏拉萨暴力事件、四川汶川大地震到北京奥运会、 "神七"升天,这些使中国媒体在突发事件和重大事件报道中锻炼发展,可是随之而来的全球经济危机也使中国媒体在逐渐企业化的过程中面临考验,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使中国媒体警惕,融合突破是当今媒体在转型之际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十八大以来,中国一系列内政外交方面的重大举措获得了国际舆论的高度评价,西方主流媒体把习近平称为中共首个具有"全球视野"的领导人。正是从全球视野的宏观层面上,习近平同志强调要进一步加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对外话语体系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习近平的对外宣传思想从宏观上把握构建对外话语体系的重要性,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提升国际影响力;从操作层面上强调把握传播规律,坚持"中国立场、国际表达",实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的目标;夯实国内文化根基,培养文化自觉,强化文化自信,主动引导国际舆论,积极把握国际话语权。习近平外宣思想结合当前国内外具体形势,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中共历届领导人的外宣思想,对我国的对外宣传工作具有里程碑式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近几年,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海外华文媒体在对外传播中的作用,将其纳入"大外宣"的格局,与国内媒体共同构建对外传播的话语体系,这是一个有着远见卓识的国家战略。从海外华文媒体高级研修班、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到实地体验当代中国的"行走中国"活动,海外华媒以不同形式、不同视角展开与国内的沟通和交流,这一方面体现出我国政府对海外华媒的日益重视,另一方面也显现了  相似文献   

17.
<正>在全球化语境的今天,媒体外交(Media Diplomacy)作为国家"软实力"的一部分,已经成为一种与传统的政治外交、经济外交、军事外交相并重的外交手段。1以陕西卫视作为策划主体的大型跨国体验电视报道行动《丝绸之路万里行》见证了"一带一路"从战略构想到务实合作的过程,生动地记录、解读和实践着"丝路五通",成为"一带一路"建设中凝聚国际社会共识的媒体外交范例,也是对电视外交理念的实践、丰富和拓展。  相似文献   

18.
为推动对外宣传进入西方主流社会,近年来浙江省确定了请进来、走出去,组织开展高层次、周期性、有影响的重大外宣活动,以大活动促进大外宣的工作思路。为了对外全面展示浙江改革开放的成就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2000年我们组织了“聚焦中国浙江——杭州之约”中外记者采访活动,25个国家和地区的63家媒体和国内60多家新闻单位的300多名中外记者应邀参加活动。其中,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现场直播了浙江省省长的演讲;澳大利亚电视台制作的专题节目通过英国BBC广播电视网播出。  相似文献   

19.
<正>兵团的对外报道现状今年10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隆重庆祝了自己60岁的生日。匆匆走过一甲子的岁月后,这个在中国最西部担负屯垦戍边历史使命,创造了无数辉煌的"老兵"如今正在谱写新歌,也渴望着被世人更多地了解。但是,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委托中国人民大学进行的一项旨在提升兵团外宣工作的调研结果显示,兵团对于很多外国受众而言,依然充满神秘,甚至有些古怪,他们将其视为"一群生活在边疆塞外,以特殊方式被编制起来、过着特殊生活  相似文献   

20.
曹凯 《对外大传播》2013,(10):21-22
2012年以来,我国四川、甘肃、青海等藏区发生了数十起自焚事件,美国、印度的一些媒体对此进行了连续不断的报道,不断更新死亡数字,罔顾达赖集团煽动的事实,声称自焚者是为了"藏民族的自由"而自焚,是"民族英雄",在藏区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影响了社会稳定。2012年12月以来记者三次赴四川阿坝、青海黄南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