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8年6月28日至7月7日,由湖北省委宣传部主办的“荆楚文化欧洲行”活动在意大利、捷克、匈牙利成功举办.此次活动旨在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部署,推动荆楚文化“走出去”,深化友好省区交流合作.活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图片展、少儿画展为主体,辅以拜访、会谈、签约等形式,分享了新时代湖北故事,传播了荆楚文化,取得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2.
2009年11月5日凌晨,新疆自治区副主席铁力瓦尔迪·阿不都热西提率领的新疆文化代表团一行抵达马来西亚吉隆坡市,代表团此行除了参加11月6日的亚洲文化促进联盟2009年年会开幕式,还开展了为期两周的公益演出和文化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5月22日-31日,由湖北省宣传部主办的荆楚文化丝路行活动在俄罗斯、波兰、瑞典三国成功举办。此次活动以"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少儿画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杂技演出"等为主体,辅以论坛、会见等活动,通过文艺演出、论坛对话、拜访会谈、展览展示、媒体交流等系列活动,讲述了湖北故事、传播了荆楚文化,提升了湖北在俄罗斯、波兰、瑞典的影响力,达到了"建机制、搭平台、见实效、可持续"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文化是基础,媒体是桥梁,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沟通,媒体的交流与合作发挥着重要的渠道、平台和桥梁作用。中俄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近年来,吉林省与俄罗斯开展了高层次、多领域的经贸、旅游和文化交流活动。为推动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高水平上不断向前运行,推动中俄两国媒体更好地进行交流合作,2014年9月24日-29日,吉林省政府新闻办成功组织举办了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媒体交流活动。来  相似文献   

5.
中华优秀文化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做中国人自信心和自豪感最根本和最坚实的后盾,也为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造了良好的氛围环境。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实行,中国也逐步完善了同沿线国家的经济交流和人文往来,并采取了签订双边协议、开办艺术展览、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诸多策略,促进了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推动着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鉴。该文通过分析“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华优秀文化在国内外传播的现状,了解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价值意义,研究出新的中华优秀文化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6.
《对外大传播》2015,(1):74-75
<正>2014年5月-10月,沈阳联合北京、南京、西安、成都、郑州、开封六市共同举办了"中国美·古都情"——中国古都七城市外国人才艺秀活动。本次活动以古城新韵为基调,通过文化的交融、情感的交流、城市的辉映,不仅推动了城市间和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更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古都地域文化、打造城市形象宣传品牌的新探索。剪影活动晚会于10月27日在沈阳广播电视台演播厅精彩  相似文献   

7.
全球文化秩序演进与国际传播格局演变深度互动、紧密相关,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对于参与构建全球文化新秩序至关重要。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凭借其强大的话语优势与传媒霸权,在全球文化秩序建构中占主导地位,强势输出自己的文化。随着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深刻演变和传播技术快速发展,全球文化秩序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向。中国国际传播在消解西方文化霸权、推动建构新的全球文化秩序中担负重要使命。把握历史与时代的辩证关系,深入分析全球传播秩序与文化秩序的互动互生关系,从参与制定国际规则、推动文化外交、构建多元协同传播、加强国际文化贸易等方面体系布局,系统谋划国际传播工作,对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孔子国学智慧影响历久弥新,思想传播启蒙世界。孔子学院建立秉承孔子思想和谐理念,蕴含中华传统文化中深刻的哲理内涵,通过向海外国家推广汉语,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和内容,促进人文交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借势“汉语热”助力传播中华文化。孔子学院作为友谊和平的使者,在增进各国人民了解中华语言文化、巩固文化传播成果、推动汉语国际教育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发挥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该文首先介绍了孔子学院蕴含的中华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在传播中华文化中的重要作用,旨在探索中华文化更好的传播途径和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9.
<正>为庆祝芬兰独立100周年,配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德国汉堡G20峰会,中宣部于6月28日至7月5日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和德国首都柏林举办了"感知中国"活动。北京市委外宣办分别在赫尔辛基举办了"魅力北京——穿越时空的紫禁城"主题展览,在柏林举办了北京电视台与德国电视媒体合作传播活动,取得了良好外宣效果。一、活动情况和亮点开展文化外宣,推介北京城市形象。6月28日至30日"魅力北京——穿越时空的紫禁城"展览在赫尔辛基举  相似文献   

10.
正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传播工具的不断完善和推陈出新,以及数量庞大的移民群,为华文新媒体的文化传播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推动了中华文化在海外华人社区的传播,促进了海外各国主流社会与华人的联系,增进了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识。一、华文新媒体成为中华文化在海外传播的主要载体华文新媒体在中华文化传播中具有零距离传播、多渠道传播和主旋律传播三大优势。近十年来,其发展极其迅速。截至2016年7月16日,笔者通过对华文网站、华  相似文献   

11.
<正>当前,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已经成为新时期中国文化建设的国家战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文化"走出去",任重而道远,必须及时梳理"文化走出去"相关成果,总结经验与不足,提出建议和对策,在此基础上科学谋划,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文化传播和交流。为此,从2012年开始,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组织相关学者,突破行业部门限制,全方  相似文献   

12.
中华文化的世界传播,必须建立在充分了解文化传播对象国的文化政策的基础之上。只有了解了对方的政策,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对策,才能更好地推进中华文化的世界传播,从而促进中外文化的友好交流,提升我国文化的软实力。欧盟是中华文化传播的重点对象之一,而其作为区域性国际组织有其自身的文化特点。本文通过分析欧盟文化政策,为中华文化在欧盟国家的传播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数字科技变革和传播格局演化的新态势下,文化与技术之间的联系日趋复杂深入。全球传播格局的“多极”转向和全球性的数字消费文化生态为我国数字文化产品的对外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推动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数字文化产品获得全球受众的认同和亲近。同时,全球用户对多种媒体信息形态的需求也为我国依托数字技术所形成的文化产品的对外传播提供了新的赛道,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效能。  相似文献   

14.
在推动中华文化深入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汉语和中华文化的国际化有赖于境外传播环境的支持,而中华文化基础较好的地区则成为其中最大的"动力源"。在传播的大华语语境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推动语言文化传播的媒体介质。"报道"和"新闻"是华文媒体的两个重要元素,而其社会职能却远不止于此。在更大的现实意义中,华文媒体还具有服务社会经济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源和智力保障、干预或建构公众意志、缔造生产生活舆论环境等一系列至关重要的作用。考察特殊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媒体平台所具有的特殊传播形态与社会服务功能,可以加深对境外语言文化传播渠道的深度认识,更好地利用媒体手段来推动中外文化在国际生态环境中的广泛交融。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和基本内涵,为新形势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重要遵循。推动中华文化跨文化传播,特别是推动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2 015年9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由国际儒联主办、北京外国语大学参与协办的"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  相似文献   

16.
<正>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要加强顶层设计,向世界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文化。我们要向世界传播哪些文化价值观、如何以对方易接受的方式传播、如何评估"走出去"的效果,都是有待探讨的课题,而其中关键的一环就是中国文化的对外翻译。提升我国整体翻译水平,关键在于培养一支跨语言、跨文化、跨领域的高素  相似文献   

17.
现代武术套路正处于进入奥运会的冲刺阶段,但其在国际传播层面面临着传播路径传统、术语翻译词不达意、本土术语缺位等问题。强调文化的“转型”和“超越”的转文化传播理念为以上问题提供了“受众导向的适应性传播”新思路。现代武术套路以规范性训练、竞赛为表现形式,吸收借鉴了国际竞技体育文化,蕴藏着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理念,是转文化传播的产物和优质载体。这一思路要求在现代武术国际传播过程中发挥海外受众的传播主动性,拓展现代武术套路的综合传播路径;强调主流媒体的把关作用,做好传播素材质量把控,引导传播者着眼于微观叙事和现代武术的精神内涵;同时做好传统武术与现代武术在国际传播过程中的平衡,在文化的交流与互鉴中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最终实现现代武术套路国际传播中主体、层次和重心的“转”。  相似文献   

18.
应浙江省友协邀请,印度世界合作与文化关系联合会友好代表团于10月18日专程访问了文化交流杂志社。双方进行了热情友好的交谈,并就充分发挥《文化交流》的桥梁作用、进一步加强双方稿件、图片、信息交流等交换了意见,以共同为促进中印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作出贡献。参加交流活动的有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9.
应浙江省友协邀请,印度世界合作与文化关系联合会友好代表团于10月18日专程访问了文化交流杂志社。双方进行了热情友好的交谈,并就充分发挥《文化交流》的桥梁作用、进一步加强双方稿件、图片、信息交流等交换了意见,以共同为促进中印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作出贡献。参加交流活动的有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20.
当前,数字技术迅猛发展为国际传播提供了新机遇、新平台、新思路,也将为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拓展新空间、形成新业态、实现新提升。中国日报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文化传承发展等重要论述精神,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充分把握文化对外传播面临的“时与势”,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强化数字技术赋能,激发文化内容生产力,不断提升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