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中华五千年文明留下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易经》《论语》《孟子》等经典名著可视为重要代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社会教育中,广泛开展吟诵古典诗词、传习传统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开展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对社会、对学校、对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站在中华民族振兴的高度讲,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是传承优秀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对于学校来说,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是建设书香校园的重要措施,有利于学校增强文化底蕴,形成和谐进取的工作局面和学校独特的竞争力。对于学生来说,让他们自幼就开始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在诵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优秀传统教育,可以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引导学生诵读经典,与好书相伴,我们教育工作者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期我们重点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并介绍一些地区和学校的典型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2.
中华五千年文明留下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易经》《论语》《孟子》等经典名著可视为重要代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社会教育中,广泛开展吟诵古典诗词、传习传统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开展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对社会、对学校、对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 站在中华民族振兴的高度讲.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是传承优秀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对于学校来说,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是建设书香校园的重要措施,有利于学校增强文化底蕴,形成和谐进取的工作局面和学校独特的竞争力。对于学生来说,让他们自幼就开始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在诵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优秀传统教育,可以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引导学生诵读经典,与好书相伴,我们教育工作者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期我们重点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并介绍一些地区和学校的典型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3.
做为中华传统经典文化之一的诗词犹如春风细雨,在诵读国学经典与古诗文过程中,能够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加厚学生的人文科学底蕴,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文化修养的提高,甚至对他们将来事业所取得的成就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我校于2007年前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  相似文献   

4.
据说,英国人宁愿失去英伦三岛,也不能失去莎士比亚。虽是极而言之,却说明经典作为一种文化积淀存在物对于民族精神建构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年来,传统国学经典诵读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和落实,但随着"国学热"的持续升温,校园里传来国学经典诵读  相似文献   

5.
<正>金寨县梅山一小开展经典诵读系列活动在全省是比较早的。2007年1月学校被六安市教育局确定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实验学校。学校制定了《梅山一小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导读活动实施方案》,在全市56所试点学校推广。2008年该校被县教育局命名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实验基地。学校在开展经典导读活动中,做到"五落实"。(一)落实诵读教材2009年暑期,该校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组织骨干教师选编了《经典诵读读本》(一)、(二)  相似文献   

6.
<正>为引导广大职工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加深对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推动"书香社会"建设,中华全国总工会日前启动全国职工经典诵读大赛。活动时间将从4月持续至9月,致力于推动中华经典文化进企业、进班组。本次大赛以"传承文化,提升素质"为主题。各基层工会将在初赛阶段开展以中华优秀经典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经典诵读比赛、文化讲座、读书交流会、知识竞赛以及征文等群  相似文献   

7.
当前中国正处于传统与现代共同罗织的历史境遇中,外来文化的涌入、网络不良文化的侵扰等,时刻冲击着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沃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首要职责,承载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以文化人的重任。基于当前高校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存在的现实问题,需要从教育理念、内容、形式、载体、制度保障等方面革故鼎新,进而重构中华经典诵读实施路径,切实增强文化自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8.
经典是文化的精粹,是人类文明的积淀,历经岁月河流的淘洗依旧光彩夺目,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要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汲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诵读祖国优秀的经典文化,可以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受到古诗文经典的道德熏陶,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我校很早就被命名为"中华经典文化诵读试验学校",同时我校每年都有"读书节"。依托这样的平台,学校各个年级、各个班级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诵读经典诗文活动。我们班在这个大环境下,开展了诵读儒家经典书籍《论语》  相似文献   

9.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切实落实锦涛同志关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孕育民族精神的思想母体”“,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是一个系统工程”等重要讲话。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华传统文化诵读工程大力倡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现面向全国中小学,全面开展评优活动。本次活动将评选出百佳国学少年,全国优秀实验学校(班集体),全国优秀指导员。全国所有进行中华经典诵读的中小学都可参加,参评方式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推荐和学校自主报名相结合。是由两百多位原党和国…  相似文献   

10.
古诗文是中华传统经典文化的代表,其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民族精神与文化智慧。传承和弘扬我国传统优秀经典作品,开展古诗文经典诵读教学,受到各界极力的推崇和广泛的关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经典诵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表达能力,还能帮助学生汲取丰厚博大的民族文化智慧,极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11.
三晋信息     
我省推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列读本我省部分中小学生在2015年春季开学后陆续领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经典诵读》系列读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经典诵读》系列读本是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深入研究中小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根据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相似文献   

12.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2016年9月版)指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为此,引领学生诵读经典,"弘扬传统经典,传承中华文化",成为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而要让学生"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则须探索并实践经典诵读中的文化浸润途径。一、身体力行,点燃"诵读的激情"  相似文献   

13.
为了使小学生能够从小就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营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小学阶段开展诵读经典益处很多。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弘扬国学,指导小学生广泛诵读中华经典,挖掘与诠释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诵读经典的小学生,懂得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关心他人,成为众人眼中的好孩子,好学生。诵读经典更深刻的含义还在于帮助小学生净化内心世界,提升人格品位,让小学生因经典的沐浴而趋向完美。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背景下,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创新,对于扩展和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下教育中的发展空间,弘扬和培养青少年民族精神,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长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从因地制宜、诵读经典、山河文化、中国共产党百年文化、节日文化中进行内容创新,在信息技术中传递传统文化,课后服务中滋养传统文化,校园环境中展示传统文化,社会实践中贴近传统文化,家社环境中渗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5.
中华传统经典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延续着世代相传的古老文明.在教学中开展传统经典诵读的教育是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能够帮助学生加强文学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继而发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体现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华经典诗文承载着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教育的精华,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是对青少年进行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小学少先队工作中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激发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和道德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广泛开展吟诵古典诗词、传习传统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传统经典是引领学生从小了解民族文化传统、接受优秀文化熏陶的捷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宝贵资源。诵读经典,对帮助孩子领略文化精髓、汲取精神营养、培养高尚情操、提升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8.
当前,国学经典诵读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国学经典诵读是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一种学习方式,我们应该正确认识诵读的内在意义,同时也要深刻地意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瑰宝。因此,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每个教育者的重要任务,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9.
我校着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以此传承中华优秀的文化传统,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打好学生做人与学习语文的底子,弘扬民族精神,打造柏庐特色品牌。  相似文献   

20.
国学经典作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对提升高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诵读国学经典,体验传统文化,融入国学经典,优化阅读教学,借鉴国学经典,提升习作水平,从而让学生有效地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接",并在这个过程中促进他们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