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一节课上,在六人小组交流中,我看到了下面几组镜头:片段一:小组长问:书上说,从一个角度观察,最多能看到3各面,谁能来给大家说一说。生1:拉近些看到一个面,就只能看到一个面。另一名学生马上反对,他拿了一个很薄的小药  相似文献   

2.
秦淑利 《辅导员》2013,(10):65-65
<正>《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一节课上,在六人小组交流中,我看到了下面几组镜头:片段一:小组长问:书上说,从一个角度观察,最多能看到3各面,谁能来给大家说一说。生1:拉近些看到一个面,就只能看到一个面。另一名学生马上反对,他拿了一个很薄的小药  相似文献   

3.
正【"望":病例观察】下面是一位教师教学三年级"观察物体"一课的片段实录。师:请同学们拿出带来的长方体实物,仔细观察一下,你能看到几个面?学生观察事先准备的牙膏外壳、药盒等各种长方体。师:想一想,观察一个长方体时,最少能看到几个面?最多能看到几个面?生1:最少能看到1个面,最多能看到3个面。  相似文献   

4.
教学片段:三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学片段。师出示一个捐款箱的模型。师:正对着捐款箱的侧面看,看到了哪一个面?生:看到侧面。师:个子高的同学呢?生(少数几个):还能看到上面。师:一共有几种情况?(生很活跃)师(把课前准备好的长方体摆在桌上):同学们可以绕着长方体走一走,看一看,最多能看到几个面?生_1:3个面。生_2:5个面。生_3:2个面。生_4:4个面。  相似文献   

5.
执教多年的我,竟碰到这样一件奇怪的事:我那"真理般"的结论就是没有办法让一个孩子接受。那是在执教《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第一课时发生的情景:为了突破"从一个角度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这一教学难点,我事先将一个六个面涂有不同颜色的长方体纸盒摆放在讲台上,我信心十足地组织学生开始观察。我先让他们坐在自己  相似文献   

6.
1巧用多媒体,突破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教学中,空间观念的培养是教学的难点,也是学生后续学习形体知识的基础。要突破这个难点,可以让学生在回答从不同角度观察一个长方体最多能看到3个面时,多媒体逐次出现  相似文献   

7.
<正>一、新课导入1.初步感知立体图形取出长方体盒子的一个面,让学生摸一摸。师:摸的这个面是什么图形?生:长方形。把这个面完整地粘到盒子的一个面上,追问:"这个盒子是什么形状?"生:长方体。2.感知生活中的长方体师: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学生举例:高楼、冰箱、药盒等。师: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物体都是长方体,今天我们继续认识长方体。3.揭示课题板书:长方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甲:什么是三视图法? 乙:就是从正面、上面、侧面(左面或右面)三个不同的方向看物体, 然后描绘三张所看到的图,即视图. 比如图1是一个长方体木块,中间钻了个圆孔,从前面往后面看,是一个  相似文献   

9.
小时侯,父亲带我去看风景,走了很远的路后,我不耐烦地问父亲:“风景在哪儿?”父亲指着前面的一个山坡,说:“风景就在那里.”我一看,山坡满是乱石,草木不生,一片荒凉,这哪里是什么风景? 父亲鼓励我说:“孩子,看到一面山不等于看到一座山,等翻过这面山坡,你就能看到风景了.”  相似文献   

10.
情景描述一个男生上来,演示了他所站侧面,并分别贴上相应的卡片。老1.最多看到三个面。的位置只能看到一个面。这时,老师强调:“先找到物体的正面,再确这节课的观察对象——一个—师又请“只看到一个面”的学生举定它相应的上面和侧面。”长方体的大纸箱醒目地摆在教室手。这一次,只有两个学生举手。学生找的物体有铅笔盒、课中央,学生们分组坐在教室的四“还有没有不一样的观察结桌、讲台等。有一个女生找自己身周。果?”体的三个面贴上卡片,老师特别展“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一个女生又上来,她站到不同示了她的“作品”,并让小组长给她…  相似文献   

11.
【教材分析】苏教版教材编写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以学生已有的观察物体的丰富经验为基础,先明确长方体有几个面,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等知识,自然地由实物图抽象出直观图。在介绍棱和顶点的概念后,引导学生研究有几条棱、几个顶点,接着研究面和棱的特征。教材力图沟通棱、顶点和面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用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的方法,在合作交流中探  相似文献   

12.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荧屏,看你能发现什么?生:开始看到了一个点,这个点移动又变成了一条线(直线),这条线再平移又变成了一个平面(长方形),面的移动又变成了一个体(长方体)。师:对了,像这样的立体图形就是长方体,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形状都是长方体。谁能举一些长方体的例子?生:砖、牙膏盒、一次性打火机等都是长方体。师:师举起一支打火机,这到底是不是长方体呢?我们学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后就知道了。(师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师:请同学们观察你手中的学具,看一看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都是什么…  相似文献   

13.
一、学习提示 1.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站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立体图形所有的面。例如长方体,站在一个位置观察,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  相似文献   

14.
周奕生 《初中生》2005,(19):44-46
甲:什么是三视图法? 乙:就是从正面、上面、侧面(左面或右面)三个不同的方向看物体,然后描绘三张所看到的图,即视图.比如图1是一个长方体木块,中间钻了个圆孔,从前面往后面看,是一个长方形,此时的长方形称为该木块的正视图,也叫做主视图;从左边往右边看,此时所看到的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称为该木块的左视图(如果从右边往左边看,此时所看到的图形则称为右视图,左视图和右视图统称为侧视图);从上往下看,所看到的是一个中间有一个圆的长方形,该图称为木块的俯视图.一个物体的正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统称三视图.  相似文献   

15.
<正>教学案例:师:在我们的教室中有很多近似长方体的物体,你们能找出来吗?生1:教室中的喇叭近似长方体。生2:图书角近似长方体。生3:讲台近似长方体,还有电视机柜也近似长方体。……师: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其实,我们的这间教室也可以看作一个长方体,你能指出它的长、宽、高吗?(学生互相指一指、说一说)师:如果要粉刷这间教室,你觉得需要粉刷哪些面?(学生讨论后交流)生4:只需要粉刷5个面,因为地面不用粉刷。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数学教材第十二册第139页有这样一道习题:“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10厘米、8厘米和7厘米,这个长方体会不会从一个边长是7厘米的正方形木板洞中漏下去,为什么?” 教师先出示教具,按不同的面放三次,问:“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A:这个长方体不会漏下去。因为长方体每个面的面积都比正方形的面积大。  相似文献   

17.
一、激发──明确目标 师:看下面组合图形(电脑屏幕演示①),并让学生计算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 师:再看一个演示②(展示将这个组合图形转变成长方体的过程)。 师:谁能根据这个演示很快地说出这个长方体六个面的面积之和是多少?为什么? 生:(略) 师:那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六个面的面积怎样计算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板书课题)。 师:看书24-25页,看看本节课我们应该学会什么? 生: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什么叫做表面积和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以及利用表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  相似文献   

18.
测试卷上有这样一道判断题:长方体的上面那个面是一个平行四边形。(摇)标准答案是一个“×”,阅卷时老师对此也没有提出异议,因为长方体上面那个面其实是一个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只是视觉造成的一个假象。可是,事实上相当一部分学生的答案却是“√”。标准答案标准吗?学生打“√”又说明了什么问题?笔者细细揣摸了个中原因。我想,试题编制者编制这样一道判断题的意图应该在于:对于一个长方体,一般情况下我们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而在视觉效果上,通常只有一个面是长方形,如上图看上去只有前面那个面是长方形,而上面那个面、右面那…  相似文献   

19.
教科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九年级上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激发兴趣]  (教师展示一张“白纸”)激发好奇心理及求知欲  师问:同学们!从纸上能看到什么吗?  生答:什么也没有看到。  师问:你们能猜想出纸上有什么吗?  生答:不能。  讲述:下面老师进行一下小处理后,请大家再看!(教师在滤纸上用酚酞溶液画漫画,然后,喷洒氢氧化钠溶液白纸上显示下列图象。)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师问:同学们!看到了什么?生答:看到了一张娃娃的脸;看到了一个大问号;看到了“化学”两个字等等。师讲:同学们!让我们一起…  相似文献   

20.
实战表明:良好气候条件下,一个指挥员如果只依靠目视观察的话,他最多只能看两三千米.如果前面有座山呢?如果阴天、下雨、大雾甚至夜幕降临呢?那就只能看1千米,或是几百米,或是伸手不见五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