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不少新一代留学生归国之后遭遇了就业困惑,甚至一度出现了“海归”变“海待”的尴尬局面。为了给广州8000名留学生打造就业平台,广州留学生服务管理中心新近成立了留学人才配置部,也称为华南(海外)留学人才配置中心,为归国留学人员和企业提供双向服务。根据调查,目前在广州市创业或工作的留学回国人员超过8000人,年龄在40岁以下的占到了约75%,30岁左右或以下的占到40%左右。这些人大多没有工作经验,回国后面对着和国内应届大学毕业生同样的就业难题。广州留学人员服务管理中心主任毛尽忠指出,2004年是广州就业形势最好的一年,实际提…  相似文献   

2.
徐妍 《神州学人》2006,(6):42-44
总理承诺为留学生回国创业创造更好条件4月2日,温家宝总理出访澳大利亚期间,在西澳大利亚州首府珀斯与中澳学生座谈时说,海外留学人员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中国政府非常重视留学生工作,将继续本着“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方针,为留学生回国创业、报效祖国创造更好的条件。温总理的讲话,透露的正是这样一个重要的信息:在日前先后公布的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发展纲要和“十一五”规划中,都对吸引海外留学人才回国工作给予了明确表述。从中可以显见,在中国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战略中,立志于科学发展并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中国,对包括海外留学…  相似文献   

3.
白瑜  段风华 《神州学人》2003,(10):3-3,4-6
2002年8月,东南沿海18省市留学工作会上,各省教育厅外事处长们异口同声地表示:“留学回国人员子女入学问题是我们的一项重点工作,应该为留学生回国创业解决好这一后顾之忧,留学回国人员子女入学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找我们。”  相似文献   

4.
政策——国家和地方竭尽全力2002年8月,东南沿海18省市留学工作会上,各省教育厅外事处长们异口同声地表示:“留学回国人员子女入学问题是我们的一项重点工作,应该为留学生回国创业解决好这一后顾之忧,留学回国人员子女入学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找我们。”时隔一年,转眼到了2003年秋季入学时节,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曹国兴司长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时至今日,东南沿海18个省市并没遇到此类问题。他说:“从大的政策环节来看,留学生子女入学没有任何问题。各级政府都把这一问题的解决列入到为留学人员回国、为国服务解决后顾之忧,创造一个…  相似文献   

5.
归国     
《留学生》2010,(9)
加拿大近三成中国留学生希望回国工作【新浪网】近期,加拿大亚太基金会发表研究报告指出,截至2010年6月,加拿大中国留学生总量突破4万人,相当于国际生总量的20%左右。平均每4个国际生中,就有一个中国学生。该报告还显示,28%的中国留学生希望回国就业或创业,其就业和创业方向以金融、信息科技及环保节能等领域为主。海外留学人才回流加速,是近年来中国  相似文献   

6.
到去年底,中国已在北京、上海、苏州、西安、武汉、烟台等23个城市建立了留学创业园区,吸引了大批留学生回国创业。目前,全国由留学生自己创办的企业已逾千家。国家教育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副主任艾方林日前在烟台留学生研究发展中心成立仪式上作上述表述。艾方林称,自80年代以来,中国到海外留学的人数逾30万,目前已经回国的有10万人。近三年来,留学生回国每年以13%的数量递增。艾方林说,中国留学生回国服务的形式包括进入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大中型企业、到留学生创业园区创办实业、建立研究发展基地等。近几年来,留学…  相似文献   

7.
当下谈起留学生就业,总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危机感。 “我国去年海归人才超30万”、“海归就业遇冷”、“海归精算学生遇尴尬”、“海归就业战,你的心理够强吗”……时时扑来的媒体报道,为即将结束留学生涯、真正扛起社会责任的留学生带来了种种揣测和不安。 无论是留在海外还是回国,就业考验着每一个留学生对梦想的坚持。这个过程充满了眼泪与欢笑、期待与失落、坚持与放弃、失去与收获。  相似文献   

8.
《留学生》2013,(6):8-17
教育部近日发布的统计表明,2012年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27.29万,较2011年增加8.67万人,增长了46.57%。如今,超过70%的留学生选择回国就业,中国留学生“新回国潮”正在到来。中国正从世界最大的人才流出国,转变为世界最主要的人才回流国。  相似文献   

9.
记:你认为目前中国留美人员的基本情况是怎样?你对留学生回国和国内所创造的环境有什么样的看法? 刘:第一、他们愿意创业。创业精神是硅谷的高科技经济赖以长盛不衰的主因。据中国驻旧金山领事馆的数据,“文革”后,中国大陆赴美留学毕;业后在美工作的二十多万人中,约有‘一半在硅谷工作。由于深受硅谷精神的感染,他们中相当大的一部分人都处于正在创业、或参与创业、或正筹划创业之中。创立自己的公司、当公司的老板是他们的梦想。他们对回国创业的积极性要远大于回国就业的积极性。 第二、他们愿意回国。这是一种正在越来越明显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0.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留学人员丁作和博士后工作.中央确立了“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方针,提出了“拓宽留学渠道 ,吸引人才回国,支持创新创业,鼓励为国服务”的新要求。截至2007年底,我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31.97万人。截至2008年6月,全国已设立179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相似文献   

11.
《广西教育》2009,(18):128-128
以往有望留在国外发展的留学生们在近期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不得不面对现实,纷纷选择回国就业。中华英才网近期对13305名留学回国人员进行求职状况调查发现,当前创新型、创业型、专业技能型这三类海归人员最为抢手。  相似文献   

12.
·留学生回国创业组织呼之欲出(本刊驻加记者李谷) 近日召开的“留学生创业与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圆桌会议”,对海外人士回国创业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议由“欧美同学会”、“全国工商联”或“中国侨联”等社会团体牵头成立留学生回国创业组织机构,为更多的回国人员提供服务。 回国参会学者和企业人士界定了新时代国际人才的概念,他们认为,具备国际人才资格的海外人士已不仅是海外留学生,还包括出国的移民人士,他们同样具有高等教育背景和海外技术背景。祖国的繁荣  相似文献   

13.
王芳 《神州学人》2014,(8):32-33
作为创业成功人士,袁岳对创业的内涵及如何创业有着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身为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同时又兼有北京留学生商会副会长之职,他和他的团队为留学回国人员创业提供了许多帮助。日前,记者就其本人的创业经历以及对留学回国人员如何创业的建议对袁岳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14.
回味留学     
今年“两会”期间,“留学”之声依然不绝于耳。有人说留学为中国培养了大批人才,也储备了大量人才,有人说留学让中国人才流失,有人说留学让中国的大量外汇涌出了国门。也有人说如今中国城里人谈论的是如何送子女出国留学,广大农村却依然有不少人因交不起很少的学费而小学就辍学;还有人说如今的大学毕业生们应该学学回归创业、从零起步的留学生们。当然也有人说吸引留学生回国创业,我们的政策不应再向他们倾斜;还有人呼吁尽快建立规范的高科技风险投资基金。如今中国最大的热点之一,是“西部大开发”。与西部早早搭桥挂钩结枝,“留学”也不曾…  相似文献   

15.
樊瑛华 《留学生》2013,(9):55-57
留学人才一直是我国建设中的生力军,吸引留学人才回国服务也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但我国留学人才状况不容乐观。就陕西省的情况来看,从1978年以来,公派和自费留学生13.6万人,截至2012年底,在陕西省工作和创业的留学回国人员总共有1.08万人,占出国留学人员的8%。  相似文献   

16.
教育部国际交流合作司的张处长明确表示,外国留学生不允许在华直接就业。2000年1月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9号《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管理规定》:外国留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得就业、经商,或从事其他经营性活动,但可以按学校规定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外国留学生毕业、结业、肄业、退学后,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出境。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劳动力市场处高处长也表示,外国留学生在华留学期间,不许打工,留学毕业后必须回国。那么,如果留学生想在华就业呢?高林处长告诉记者,留学生留学期满毕业回国,有一定工作经历后,可以以就业者的身…  相似文献   

17.
蒲颖 《神州学人》2006,(7):15-15
不管如今有关留学人员就业和创业的各种观点和争论有多少,留学人员回国就业和创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是不争的事实。面对这样一种形势,各种有关留学人员应如何正确面对回国就业和创业的调查和分析、意见和建议,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说令留学人员有点眼花缭乱,更加无所适从。记者把从5月份的“北京留学人才市场招聘会”上获取的相关信息和感受写下来,希望能对有意回国就业特别是到北京就业,以及回国就业不理想、想换换工作的留学人员有所帮助。留学人员头上的光环消失。尽管招聘现场挂着红底白字的留学人才招聘会横幅,但几乎所有招聘单…  相似文献   

18.
教育部今年3月发布的留学工作相关数据显示,1978年-2016年间,我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265.11万人,占已完成学业群体的82.23%,仅2016年就有43.25万留学生毕业回国,中国的“人才磁铁”效应逐渐明显。与此同时,海归数量的快速增长,使其就业压力更甚从前。  相似文献   

19.
高考结束后,留学市场又活跃起来,许多高考成绩不尽如人意的考生纷纷到留学中介机构咨询,希望选择合适的国外大学和专业就读,为自己在今后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增加一些砝码。那么前几年高中毕业后出国留学的学生现在回国就业的状况如何?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由于不少“小留学生”在出国前没有明确的目标,学成归来后在就业市  相似文献   

20.
观点     
《神州学人》2004,(2):41-41
留学生回国创业,创业地点首推中国沿海,尤其上海及长江三角洲为最佳。这些地区与内陆地区相比,地方官员服务企业意识浓厚。如果自备资金雄厚,去中小城市可以减低营运成本;否则当以京沪为首选,因为风险资金基本只会在这两个城市找到。留学生回国创业有四大优势:国际视野,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海外资金。留学人员勿期望依赖政府安排工作,因为中国的人才体制已经基本市场化了,政府不可能以大量资源解决“海归”就业问题。中国目前的发展,使“海归”前途乐观。目前在医学、教育等公共部门,“海归”空间比较大;在国际化程度较高的金融业,“海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