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是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在西欧建立的由国内党组织派生的旅外基层组织,是建党时期中国共产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她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组织勤工俭学生运动、发动旅欧华人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协助国民党筹组旅法组织、为中国革命培养和输送革命干部等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党和革命的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1920年11月,周恩来赴欧洲勤工俭学,研读马克思主义著作,探求革命真理.1921年春,他作出了一生中历史性选择--确立共产主义信仰,加入中国共产党8个发起组织之一的巴黎共产主义小组,从事党的创建活动.旅欧期间,周恩来领导旅欧学生和华工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协助筹建国民党驻欧支部,建立了广泛的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3.
1920年11月,周恩来赴欧洲勤工俭学,研读马克思主义作,探求革命真理,1921年春,他作出了一生中历史性选择-确立共产主义信仰,加入中国共产党8个发起组织之一的巴黎共产主义小组,从事党的创建活动,旅欧期间,周恩来领导旅欧学生和华工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协助筹建国民党驻欧支部,建立了广泛的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4.
关于中共“一大”前党员的人数,目前未见详细统计.笔者根据所见资料,能考出姓名的最早党员如下:在中共“一大”前,党员就是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或支部)的成员.当时国内的主要共产主义小组有六个:上海、北京、湖南长沙、湖北武汉、山东济南和广东广州;在国外的主要是日本和欧洲.“一大” 开会时,日本东京派有代表参加,而欧洲则没有.那里的一些共产主义者都是在“一大”后陆续加入党里的,所以欧洲没有被算作一个正式的共产主义小组,因此最早的一批党员也就不包括他们了.  相似文献   

5.
陈独秀和他周围的一群人在发起筹备中国共产党的同时,开始探讨建党思想.陈独秀比较集中阐述的是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党的指导思想,必须坚持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这些建党思想的提出,对于推动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建立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建设,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留学生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密切相关。留学生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重要载体。留学生群体中的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构成共产主义组织的重要一翼。共产主义小组成员中的留学生在中共建党活动中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留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亦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留学生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密切相关。留学生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重要载体。留学生群体中的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构成共产主义组织的重要一翼。共产主义小组成员中的留学生在中共建党活动中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留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亦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旅欧勤工俭学运动和旅欧党团组织的产生及其活动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许多特点,对此已有同志专文作过论述。本文试从这一运动与中国近代早期留日运动的纵向比较和与俄国共产主义运动初期的劳动解放社的横向比较中,以及同当时中国国内共产主义运动的客观条件的分析比较中,找出其特点,论述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以此请教于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9.
一、关于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有关问题过去党史学界对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的时间议较大,有“1920年6月”“1920年7月”“1920年月”“1920年7、8月间”之说,也有“1920年秋”的模说法。近几年来,由于“俞秀松日记(俞是参加上海产主义小组的最早成员之一)和从俄罗斯国家档馆收集来的一些资料”等新史料的发现,现在普遍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时间“应是1920年6”(包晓峰“纪念建党七十九周年全国党史学术讨会综述”《中共党史研究》2002年第5期)。上海共主义小组成立时,最初定名为社会共产党,而非过许多史书上所称的“中国共产党发起组”。…  相似文献   

10.
以毛泽东为首的长沙共产主义小组成员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是从哲学方法论上探求、在实践中比较推求的结果,主要集中在根植于辩证历史唯物主义之上的阶级斗争学说和建党理论,形成了对马克思主义认知的独特视角:重视思想上入党、强调革命的紧迫性和革命夺取政权的必要性。这些认知对长沙共产主义小组的形成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一九二二年,在旅欧的中国勤工俭学生和华工中,形成了统一的共产主义革命组织,这就是平常所说的“中国共产党旅欧总支部”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总支部”。在当时的条件下,这两个组织,不仅在对外的斗争上步调统一,而且在内部活动中也往往是一致的。不少同志既是党员,又是团员。在许多事件中,很难分清哪些是党组织做的,哪些是团组织做的。我用“旅欧总支部”统称旅欧的党团组织,是既考虑到了上述客观情况,同时也是为了行文方便。严格说来,一九二二年至一九二七年间,旅欧的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名称应叫“中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李达作为我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和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创建人之一,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在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理论方面,李达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宣传,他做为主将捍卫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旗帜,扫清了建党道路上的思想障碍,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在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实践过程中,他主编《共产党》月刊,参与改组后的《新青年》的编辑工作,为党的建立开辟和坚守思想舆论阵地,功不可没。并且李达在1920年8月归国后,就参加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并且从1921年2月到"一大"召开,李达一直担任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总书记一职,对党的成立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最早的组织是在中国工人阶级最密集的中心城市上海首先创建的。1920年8月,这个组织在上海法租界老渔阳里二号(今南昌路100弄2号)(新青年)编辑部宣告成立。陈独秀被推为书记。中国共产主义者在上海建立的这个组织,是党的发起组和建党的联络中心。在一般的中共党史书上,它被称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其实,共产主义小组这个名称在当时并不存在,它一开始就叫党。至于是叫社会党还是共产党,则经过了一番斟酌。当的,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存在着第二国际与第三国际的区分和对立。参加第二国际的,多称社会党或社会民主党。恩…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建党时期的共产主义小组,按照国内目前通行的说法共有8个,即上海、北京、湖南、湖北、广东、山东、日本和法国的小组。但根据苏联史学界披露的资料,应当还有旅俄中国共产主义小组。旅俄中国共产主义小组成立于1918—1920年间,其成员主要是十月革命前后到俄国做工的中国工人。在十月革命的影响和俄共(布)的领导下,首先建立了中国工人联盟,进而在联盟中成立了党的组织。因为工人联盟分布在苏俄各地,所以党组织各地也都有,主要是在  相似文献   

15.
刘大白是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参与者。1920年5月他参加了陈独秀以《新青年》杂志的名义召开社会主义和中国改造问题座谈会;8月又参加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建立。后来因工作、身体原因以及对陈独秀家长作风的不满而退出。但他并没有倒退,而是积极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思想和理论的积极宣传,指出共产主义潮流势不可挡,中国应该做俄国的朋友,走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进行彻底革命,并批评了中国共产主义运动中出现的一些不好的现象,参与组织和领导浙江萧山衙前农民运动,组织"悟社",在他家里催生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杭州支部和中国共产党杭州小组。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思想传入中国,并迅速与中国工人阶级和先进知识分子相结合,不仅在中国掀起了思想解放运动,而且诞生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旅欧华人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先驱;旅日华人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使者;旅俄华人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生力军并协同共产国际建立了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7.
<正> 片山潜(1859——1933)是日本工人阶级的伟大代表,工人运动的杰出领袖和导师。他不仅参加领导了一八九六——一九一四年间的日本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一九二二年又在莫斯科,把那时分散在日本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领导建立了日本共产党。片山潜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著名活动家。一九一四年他被迫离开日本后,参加过墨西哥的共产主义运动和美国共产党的成立活动。他在共产国际工作  相似文献   

18.
在我党成立初期,以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为中心,大批接受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纷纷行动起来为建党出谋划策,而在这批人当中,湖南共产主义者积极贡献了自身的力量,对党的成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何叔衡的名字是与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九二一年七月,他和毛泽东一道,作为湖南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出席了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国共产党的发起人之一。自那以后,他把自己的一切无保留地献给了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直到一九三五年在战场上壮烈牺牲。四十多年来,由于资料散佚和其它原因,对他的介绍是很不够的,特别是他的早期活动。在纪念建党六  相似文献   

20.
李达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创始人之一,他广泛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旗帜鲜明地对各种错误思潮进行了批判和斗争,积极参加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活动和"一大"的筹建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理论上、思想上、组织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中共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