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文书处理部门立卷的制度推行有40余年了,而现实中却存在着大量的档案室立卷的现象,这确实是一个很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刘东斌同志在2000年第3、4、5期<档案管理>上连续发表了三篇文章:<论档案室立卷>、<析文书处理部门立卷--二论档案室立卷>、<对立卷的理论思考--三论档案室立卷>(以下统称刘文),对文书处理部门立卷作了较为详尽深入的批驳,从理论上充分肯定了档案室立卷,笔者不揣疏陋,对刘文中的一些观点提出儿点疑问,求教于刘东斌同志和其他同仁.  相似文献   

2.
王茂跃 《浙江档案》2000,(12):18-19
自1956年以来,我国推行的是文书处理部门立卷制度.在这一立卷制度推行的同时,我国认为档案室立卷是错误做法.然而时至今日,档案室立卷的做法还依然存在着.不仅如此,在立卷实践中,还存在着文书处理部门与档案部门联合立卷、档案局(馆)立卷(如有的成立了档案事务所或立卷服务队承担立卷工作)等做法.  相似文献   

3.
对立卷的理论思考——三论档案室立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对档案的认识 对档案的认识与立卷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对档案的认识决定着究竟由文书处理部门立卷,还是由档案室立卷的理论依据.在推行文书处理部门立卷之初,对档案的认识是:"文件凡是处理或承办完毕,经过一定的规定手续进行了整理鉴定,确定有长期或永久保存价值的,立成案巷,按一定的期限向档案室或档案馆移交,集中保管起来的,才算档案."①"没有归档制度,就没有档案.  相似文献   

4.
2000年第3期<档案管理>刘东斌同志的<论档案室立卷>一文(以下简称刘文),对文书处理部门立卷的制度加以否定,倡导档案室立卷,认为档案室立卷是解决目前立卷难的办法.对此,笔者颇有疑义,也论档案室立卷,以与刘东斌同志及档案界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5.
析文书处理部门立卷——二论档案室立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要正确认识档案室立卷,给档案室立卷正名,就必须对文书处理部门立卷进行历史地、全面地考察和认识。 一、推行文书处理部门立卷的原因 1.历史和政治因素。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党在建国前没有建立起独立的档案工作。...  相似文献   

6.
档案室立卷是旧中国通行的做法,这一立卷制度在建国初期还一直在实行着.随着前苏联档案工作经验在我国传播,我国从1955年起先在党的系统实行文书处理部门立卷,1956年起,在全国全面推行文书处理部门立卷制度.  相似文献   

7.
文书部门立卷制度被挑战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从"文书处理部门立卷"作为国家档案工作一项原则在企业中推行以来,十余年中始终伴随着一场讨论:究竟哪个部门立卷好?笔者以为:脱离企业档案工作实践,仅仅从理论上讨论这个问题;或者脱离改革中已经全新的形势,书斋式地研究这个问题,都难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2000年第3期<档案管理>刘东斌同志的<论档案室立卷>一文(以下简称刘文),对文书处理部门立卷的制度加以否定,倡导档案室立卷,认为档案室立卷是解决目前立卷难的办法.对此,笔者颇有疑义,也论档案室立卷,以与刘东斌同志及档案界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9.
王旭:1956年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国家档案工作的决定》规定:"各机关办完的文书材料,应该由文书处理部门整理立卷,定期向机关档案室归档……可以使机关档案室腾出手来,做好档案的整理和组织利用等工作,更好地为机关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10.
文书处理部门立卷的做法,是在建国初期由苏联档案专家介绍到我国来的。1955年我国首先在党内系统推行,1956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那么文书处理部门立卷是否有理论依据呢?若有,又是什么呢?近读傅祥同志的《论文书处理部门立卷的理论依据》一文(以下简称《傅文》)①,笔者觉得这一问题仍有重新探讨的必要。《傅文》认为,“文书处理部门立卷制度……是总结实践经验制定的,而且历史上有着长期深厚的理论基础,这就是:对档案的形成及文书与档案之间关系的认识。”我国的档案学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不可能不对文书与档案的关系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