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种子的萌发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它需要较的时间,不像其它实验一样当堂演示完成。为了学生能理解种子萌发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和过程我设计了以下两个实验,并要求学生观察、记录子萌发的情形,从实验观察中寻找答案,取得了意的教学效果。实验1根据本地气候特点,提前10天取3玻璃杯子各贴上一小块胶布编上序号,并在3只中各放入10粒菜豆种子。1号杯中加入大半杯水号杯中加入的水不使菜豆种子全部淹没,3号杯不加水。然后将3只杯子并排放在教室向阳的窗上,让学生逐日观察。这样一直保持到实验结束(结果只有2号杯中的菜豆种子会顺利…  相似文献   

2.
教学体积的意义1.引导学生理解“空间”及“所占空间”的含义。(1)放映一段录像:在一个空空的仓库里,搬运工人开始把成箱的货物往里运。问:在这个仓库里正发生着什么变化?(货物变多了,空间变小了。)问:空间为什么变小了?这说明了什么?(货物占有空间)(2)学生操作:先从装满细沙的杯中倒出沙,然后往杯里放一个木块,再把倒出的沙装入杯中,结果原来的沙不能全部装入杯中,这说明了什么?(木块占有空间)(3)观察实验:在盛有同样多水(水面高度一样)的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中,分别放入大小不同的石块。问:放入石块…  相似文献   

3.
<正>科学课上,老师叫我们回家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我按老师的要求,把15粒黄豆分成三份,分别放入标有一、二、三号数字的玻璃杯里。我往一号杯中倒入小半杯清水,使黄豆半露出水面。再往二号杯中倒水,让黄豆全部淹没在水中。三号杯子不放水。准备停当,我就等着种子发芽了。  相似文献   

4.
讲“种子的萌发”之前,我让学生做了“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的实验。由于学生大都生活在农村,对于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都能轻而易举地掌握,可是讲到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种子本身必须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时,有个同学却提出了疑问:  相似文献   

5.
生物课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好多知识是通过观察、实验得来的。如果在教学中只是空口说教,照本宣科、必然会压抑学生的积极性.造成学生死记硬背现象,这与素质教育相违背。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条件.尽量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启发学生动手动脑,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王慧 《山东教育》2002,(25):53-53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88页、89页。教学目的:1.通过看一看、摆一摆、拍一拍、想一想,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2.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知道数学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过程:在学习“找规律这一节课中,学生通过看一看、摆一摆、找一找初步认识了简单的排列规律后,我设计了联系生活找规律这一环节:师:同学们只用三、四种学具就创造出这么多的规律,真是小小发明家,掌声表扬一下自己。(连续表扬三次,顿时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师:哎,你们发…  相似文献   

7.
本文谈谈我在自然实验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a.实验开场,引人入胜。如在讲《氧气》这节课时,我首先演示了镁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由于镁燃烧发出了耀眼的白光吸引了学生,他们急切想知道“是什么物质能支持镁带的燃烧呢?”紧接着我揭穿谜底引出本节的课题。b.增强实验的趣味性。如我在讲《大气压力》时对课本中的实验1稍加改动:在盛满水的杯中加入了一条色彩鲜艳的小金鱼。当杯口盖上纸板倒转过来的瞬间,由于方向突变小金鱼受了惊吓而迅速地游动起来,就是这由静到动的视觉变化使学生震惊。他们满脑子疑惑:为什么鱼和水掉不下…  相似文献   

8.
夏银秀 《小学教学研究》2010,(6):111-111,11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社会和科学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为了贯彻这一精神.我在数学教学中引入了“大课堂”教学观.将课堂教学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实践中,我一直在思考和探索如何上好数学试卷讲评课,因为它不仅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发现教学中的薄弱环节,而且还能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学习水平,发现遗漏知识,及时查缺补漏.在探索中发现,许多数学试卷讲评课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在于:(1)对讲评课的准备不充分,缺乏针对性.对容易题、学生已经掌握的问题滔滔不绝地讲,对难题、学生不会的问题却不敢去讲或不大涉及;(2)逐题讲评.  相似文献   

10.
铅胁迫对大豆幼苗保护酶系统及膜脂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豆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铅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及大豆茎下胚轴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情况.实验表明:在低浓度Pb^2+(20mg/L)处理下,大豆种子的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与对照接近,随着浓度的增加,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逐渐下降.说明高浓度的铅对大豆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在低浓度Pb^2+(20mg/L)处理下,SOD、POD的活性有所增强,高浓度下活性下降.而MDA恰好与其相反,先降低后升高.这表明高浓度铅降低了SOD的活性,破坏了细胞膜的完整性,增加了膜的透性、  相似文献   

11.
1.序言 讲授或研究汉语史回避不了有关音韵学的知识,在现实的教学中,许多教师怕讲这方面的内容,许多学生也怕学这类知识,音韵学这门学科成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薄弱学科。表现为能讲授这门课的老师少,选学这门课的学生少,科研成果少。这种“三少”局面形成的原因,从对师生们的调查来看,有三个方面:①多数人认为音韵学知识枯燥.缺乏激发人们的学习兴趣。②传统音韵学离现时代太远,学习者普遍感受到学而难以致用。  相似文献   

12.
我教《营销心理学》南京市商业职业学校赵毅近年来,本人一直对《营销心理学》这门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探讨。在教学实践中,我遵循理论联系实际和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宗旨,根据不同的章节内容,综合运用了6种教学方式,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我的具体做法是:(一)教师...  相似文献   

13.
吴诗光 《商丘师专学报》2007,23(12):109-112
以两个大豆品种(周豆11号和豫豆24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Ni^2+处理对大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中膜脂过氧化水平、细胞膜透性及保护酶(SOD、POD、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Ni^2+浸种处理对大豆种子萌发具有低浓度下的激活效应和高浓度下的抑制效应;(2)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和细胞膜透性在低浓度Ni^2+处理下略有降低,尔后随着镍浓度的提高其质膜透性和MDA含量逐渐增大,体内保护酶系统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不同大豆品种对NP的反应存在霉鼻与抗氢化系统的整体活力有关.  相似文献   

14.
夏斌 《物理教师》2000,21(9):12-13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反馈,并根据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使教学效益更高.否则,“盲人骑瞎马”,教师做了过多的无用功,且不可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笔者通过对恒定电流一章的教学深有体会. 在讲完全电路欧姆定律以后,我作了及时的复习,给出了电源的外特性曲线图(图1). 我向一名中等生提问,图线的斜率大小表示什么?学生回答说:“图中线上找一点A,纵坐标(UA)表端电压,横坐标(IA)表总电流,k= RA,即外电阻.”这出人意料的回答让我吃惊不小.我除了及时纠正学生…  相似文献   

15.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材安排了四个综合探究的话题,其中第三个是:“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第一次讲这部分内容时(刚开始用新教材),我基本上是按照教材来展开的,但在教学反思中写下了这么一段话:“学生对宗教景观的兴趣更多的只是停留在图片上.这些图片的实景与学生的空间距离一般又比较远,导致学生的感性认识明冠不足.再加上前面已有三大宗教的内容,在此再涉及宗教话题,学生反应平淡,已激不起他们更多的探究兴趣,因此作为教师可以另辟蹊径,从另外一个或几个视角(如风俗、饮食、服饰、民居等)对文化进行探讨,这不仅是可能的,而且可以说是更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的。”  相似文献   

16.
何翼飞 《考试周刊》2010,(53):188-189
科学(Society)、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和环境(Environment)简写为STSE.STSE教育是理科教育的一种指导思想,除了关注科学知识,还关注科学技术,以及科学发展与文化、经济、政治、环境等社会诸多方面的联系及其对这几方面的影响.化学来自生活,化学来自社会,化学作为一门科学与STSE密不可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重视STSE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渗透,同时课程标准倡导学习方式以科学探究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这两者有紧密的联系:以STSE教育内容来组织探究活动更能引起学生关注,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在探究性教学中渗透STSE教育是当前高考制度下普及STSE教育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理论联系实际是我党一贯倡导的马列主义学风,也是我们在教学中要遵循的重要原则,古汉语教学就更加要这样。这是因为,开设这门课的主要目的是要倍养学生阅读、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然而由于它的教学内容比较深奥,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能力却比较困难,因而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加速这个“转化”的进程,已成了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正因为这样,我们在教学中一向都重视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进行了下列几方面的探索:(-)进行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内容的编排体例的试验,为理论联系实际打好基础在教学中我逐渐认识到,古代汉语课的…  相似文献   

18.
评价一节课是否是有效教学,可以从三个视角来审视,第一种视角:从教师教学行为的角度看质量的高低,第二种视角:从学生所得的角度看效果的有效性,第三种视角:从教学投入(或教学所耗)与教学产生(或教学所得)的角度来界定有效教学.要想实现有效教学,教师应该积淀学识,操练功力,在教学目标实现的各个环节上下功夫.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有效实施数学教学的几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姜菇 《云南教育》2000,(11):34-35
《参观刘家峡水电站》是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的阅读训练重点是“注意段与段的联系”。《读写例话》中明确指出,在讲读这篇课文时,一是从“内容上”,一是从“形式上”引导学生认识“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为落实这一阅读重点,课后“思考·练习”安排了三个层次的训练:1.按照参观的顺序填空。(通过填空着重引导学生认识“形式上”的联系。)2.刘家峡水电站是怎样利用奔腾的黄河水来发电的?(通过讨论,着重引导学生认识“内容上”的联系。)3.给课文分段,说说各段主要讲了什么,各段之间是怎样联系的。…  相似文献   

20.
万学成 《天中学刊》1998,13(5):89-89
中专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中等专业技术人员,为实现这个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事注重能力的培养.我在制图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探索,有如下几点体会.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乐于学,主动学.学生学习一门新课程的开始总是带着几分好奇,他们总想弄清这门课讲的是些什么内容,有什么用途.制图课的第一节我就紧紧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拿出生产中实际用的图样和有关零件给他们介绍什么是机械制图,机械图样在现代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如设计、制造、检验、安装、技术交流等)中的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