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障碍     
一位意大利人、一位爱尔兰人和一位中国人同时被一家建筑工地雇用了。工头指着一大堆沙对意大利人说:"你负责清扫。"工头对爱尔兰人说:"你负责铲土。"工头对中国人说:"你负责供应(Supplies)。"然后他说:"好了,我得离开一会儿,希望你们几位在那堆沙那里挖出一个坑  相似文献   

2.
一、译文日本人称呼我们中国,一是说老大帝国,再是说老大帝国,这样的话,是沿袭翻译欧洲西洋人的话。咳!我们中国果真的是老大吗?梁启超说:不!这是什么样的话,这是什么样的话啊!在我心目中只有一个少年中国存在着。要想说国家的老少,就请先说人的老少。老年人常常想念过去的事情,少年人则常常思  相似文献   

3.
话说一艘船在海上翻了,四个中国人和一个美国人漂流到了一个孤岛上,为了活下去大家只能自力更生。中国人甲说:我会捕鱼,我要努力工作让大家有鱼吃。中国人乙说:我擅长爬树,采集椰子的事情就包在我身上了。中国人丙说:我会建草屋,我来造房子吧。中国人丁说:我没有什么本领,我就去捡树枝生火吧。此时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在美国人身上,美国人说:我什么也不会干,因为我有肥胖症、高血压、脂肪肝。四个中国人听完立刻火了,但一看美国人确实胖得不行,貌似确实干不动活了,于是五个人达成协议,先由四个中国人负责干活,那个美国人就负责吃喝,等美国人把身体养好之后再做事。  相似文献   

4.
陈大超 《教师博览》2012,(12):11-11
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有一次跟一位以色列的外交官员交谈,听外交官一再说到以色列非常重视教育,他便说:中国人也是非常重视教育的。对方则说,以色列人重视教育与中国人重视教育不同。如何不同?对方讲了一个非常具体的例子。他说:我们的西蒙·佩雷斯做过以色列的外交部长、总统。  相似文献   

5.
正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有一次跟一位以色列的外交官员交谈,听外交官一再说到以色列非常重视教育,他便说:中国人也是非常重视教育的。对方则说,以色列人重视教育与中国人重视教育不同。如何不同?对方讲了一个非常具体的例子。他说:我们的西蒙·佩雷斯做过以色列的外交部长、总统。他的母亲是一位典型的以色列  相似文献   

6.
中国还没有一部完整、科学的美育大纲。但,并不是说中国人不需要美育,并不是说中国的土地上不能实施美育,并不是说中华民族的心理不能承受美育,也不是说在中国教育史上压根儿就没有美育一说。 尽管不可能有一部现存的中国美育史给我们提供哪怕是一个粗线条的美育历程,但我们仍然可以在简牍盈积、浩如烟海  相似文献   

7.
三年前,我随日本、美国等国专家一起去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进行一次合作研究,期间参观了颁发诺贝尔奖的大厅。站在挂有中国钢琴家郎朗大幅画像的大厅,同行专家都对我竖起了大拇指,说中国人很了不起。我则信心满满地对他们说,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站到这个大厅里来领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8.
从《中国人可以说不》谈起●王求峰由《中国人可以说不》这本书引出的《说不》系列丛书,近来在校园内外引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波澜,成为同学们的热门话题。笔者阅后也有一些感触,试着写出来,权且作为一家之言吧。《说不》丛书的问世及其在社会上引发的较大反响印证了一...  相似文献   

9.
<正>我的一个中国朋友K陪一个日本人N一起到中国游玩了几天,一回来见到我就说:"哎呀,累死了!"我问他理由,K回答说:"我带着N去旅行,却始终不知道他到底在想什么,真是很累!"我和日本人N也是很好的朋友,但N也意外地说自己很累,说K的话太多,所以要边听边附和他,怎么会不累呢!据N讲,日本人很难与话多的中国人真正地进行交  相似文献   

10.
一个美国人来到中国工作。中国朋友给他接风,席间一个人对大家说:“不好意思,方便一下。”朋友给美国人解释说:“方便”就是去洗手间。美国人点点头记住了。过了几天,美国人参加一个酒会,一个人在碰杯的时候说:“希望方便的时候去美国看看”。美国人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要在“方便”的时候去美国呢?但始终忍住没问……又过了几天,一个美女主播要采访美国人,打电话预约,问美国人,能不能在自己“方便”的时候去采访他,美国人忍不住问到:为什么要在你“方便”的时候采访我?美女主播马上说:那就在你“方便”的时候好了,美国人当即晕倒,第二天买了机票立马回国了。  相似文献   

11.
杨和平 《师道》2006,(8):6-6
加点忧患 有一个故事说,好几个国家的人在一起表达对一种鱼的观感。有的说要研究生产工艺,有的谈鱼的营养价值,有的探讨鱼的市场前景……一位中国人说:“这种鱼我们在商朝就有了。”  相似文献   

12.
近一百多年来,彝族起源一直是中外学者争论不休的老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古羌人”说、“古濮人”说,“古滇人”说、“卢人说”、“卢戎人”说、“僚人”说、“元谋猿人”说、“高加索人种”说、“马来亚”人种说等等。其中“古羌人”说是当前学术界影响最大的观点.最近易谋远在《中国史研究》1991年第4期发表《论彝族之起源》一文认为,彝族的先民是昆明夷,而昆明夷又是中国北方古戎  相似文献   

13.
唐昊 《学习之友》2009,(12):37-39
今年诺贝尔奖颁发了。照例有一多半获奖者是美国人,除了文学奖之外,其他奖项都有美国人;也照例在中国掀起了新一轮的讨论。质疑为什么没有中国人获奖。说实在的,这样的情景每年都要重复一次,让人感觉是中国人对诺贝尔奖比美国人在乎多了。至少在美国的媒体上,这个消息是可以让人忽略不计的。  相似文献   

14.
不是有人说中国人是“东亚病夫”吗?站起来了的中国人民挣脱枷锁,抖擞精神,第一次以国家主人翁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不是有人说中国是“一盘散沙”吗?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各族人民的大团结,产生了一股强大的凝聚力,把国内各族人民,海内外同胞凝结成一座坚不可摧的新的长城。记得拿破仑曾经说过:“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一旦苏醒过来,将震惊整个世界。”今天,中国这“东方睡狮’醒来了,中国人民以高涨的热情,用勤劳的双手,奇迹般地改变着一穷二白的面貌,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伟大奇迹。中国在世界上的威望和地位大大提高,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扬眉吐气。  相似文献   

15.
有这样一则事关中国现代商品经济发展进程的寓言: 在一列火车上,三个乘客坐在一起比试"家乡好"--山东人先说:俺们那儿的家电企业最多.听山东人说完,广东人说了;广东人说:我们的家电产品门类最全;听广东人说罢,宁波人也笑了,宁波人说:阿拉家乡的家电产业发展最快!  相似文献   

16.
汪宗禧  Ernest 《高中生》2012,(16):40-41
小时候读过一篇课文,文章中主人公似乎做了一件什么事,让美国人竖起了大拇指。后来中国对世界打开了门窗,西方人夸赞我们的机会就更多了。而人家叫一声好,我们往往就以为自己真的很好,大好特好了。一位自小便跟美国人厮混在一起的华裔回中国学汉语,看见中国书刊报纸上宣扬某个成果或某个事件时,会时不时把外国人的夸赞铺排炫耀出来。他对此很不解,说:"我跟美国人在一起,他们每天都会说我一大堆好呢。可我知道,他  相似文献   

17.
最近     
消息:韩国人说“中国人汉语功底令人心寒”韩国《中央日报》的一篇报道说,近期在上海举行的翻译资格考试中,出现了许多让人哭笑不得的答案。参加这项考试的人,英语水平都很高,但是部分人的汉语水平实在令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是诗的国度,自古以来,诗歌就深入人心,受到人们喜爱。中国有多少诗人?古代流传下来的,恐怕不难知道;而在当下,这个数字就难以统计了。有一句调侃的话,叫做"写诗的人比读诗的人还多",一方面是说写诗的人多如牛毛,另一方面是说读诗的人寥若晨星。其实,这是一种随心所欲、不负责任的误解,它并没有说出诗歌的真相。真相是热爱诗歌的人是很多  相似文献   

19.
有个笑话说,一位美国人,大概还是学者,访问中国一个月,回去就写了一本关于中国的书。他第二次访华,待了三个月,只写了一篇文章。后来,他又来中国,一待就是一年,返美后没有再写只言片语。我觉得这个笑话正是在说我,因为我在美国的考察刚好一个月。  相似文献   

20.
你的和我的     
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张口闭口免不了说“我的书”、“你的家”这类再普通不过的句子,这表明了人或物的所属关系。当然,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如果老外大惊小怪地说“My God!”,这并不表明上帝是他一个人的。这和中国人说“我的天!”如出一辙,这片天反正是大家的,谁也不会误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