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主要探讨能带结果宾语的动结式中的结果补语,根据意义可以把结果补语分为三类:状态补语、评价补语和完成补语,并分析了"出"作结果补语的所占比例大于"成"的原因:"出来"表示动作完成,兼有使一种新的事物产生和从无到有的意思;而"成"可表"成功、完成、实现"或"成为、变为"义,所以它不仅能带结果宾语,还可带受事、施事等类型的宾语,这就决定了用"成"字难分辨结果宾语与非结果宾语。最后阐述了结果补语的作用:不仅表示动作本身的结果,还能指向宾语;有的是宾语发出的动作,有的是宾语所呈现的状态;有的补语不但表示宾语的动作和结果,而且还带有强调结果已经达到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忠义直言》中"V得X"的结构进行分析,将"V得X"结构根据"得"的性质划分为"V得O"(即"得"为补语)以及"V得C"(即"得"为结构助词)两大类。"V得O"结构中,"得"前出现了两类动词,即表"取得"义的动词以及表"非取得"义的动词,通过分析描写并结合前人的研究考察此结构的特点以及"得"在结构中的语法化程度。"V得C"结构中出现了结果补语、趋向补语、状态补语以及程度补语结构。其中状态补语结构出现的用例最多,未出现可能补语结构。本文将《忠义直言》中"V得X"结构的上述特点与《水浒传》中的同类结构进行比对,发现本书的"V得X"结构在可能补语的否定式以及状态补语后带宾语的发展中体现出滞后性。  相似文献   

3.
结果补语是汉语特有的句式,因此也是留学生学习汉语过程中的难点。初级阶段留学生精读课结果补语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六大问题:对结果补语本身意思的理解有困难;句型上用错;漏掉结果补语;漏掉结果补语后的其他必要成分;结果补语与可能补语混淆;结果补语与状态补语混淆。此外,对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并尝试性地对教材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汉语"下去"一词在意义和功能上的复杂性使维吾尔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偏误。出现偏误的根源是因为属于黏着语的维吾尔语没有补语成分,当汉语的"下去"一词在句中作补语时,维吾尔语是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的,没有相对应的表达形式。避免错误的对策为:教学中对比分析应做在课前,做到有的放矢;难点部分要"精讲多练";通过语境设计,在实现真实交际的同时,使学习者掌握这一语言难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怀宁方言中动词词尾"着"字的分析,得出"着"字的三种语法意义:表示动作的进行;表示性状的持续;表示动作的完成。同时,"着"字后可接结果补语、时量或动量补语,并可表一定的趋向义。  相似文献   

6.
"A/V得紧"是汉语重要的程度补语结构。从共时看,能进入该结构的谓词可分为"压"类、"挨"类、"管"类、"下"类、"催/叫"类、"恨"类以及"渴"类,其中"紧"可用作状态补语,也可用作程度补语。从历时看,"A/V得紧"结构经历了从状态补语到程度补语的语法化过程。此外,谓词的共时分类结果与历时演变的先后顺序大致吻合,具有密切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7.
从信息论的角度来考察"把"字句,发现它是一个二重信息结构,即预设铺垫信息+现时主干信息。其中预设铺垫信息主要由"把"字后的宾语和及物动词来表现;现时主干信息的表现形式则很多,如结果补语、趋向补语、状态补语、时量补语、语气词"了"、动态助词"着"等。  相似文献   

8.
现代汉语极性程度补语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汉语中,性质形容词和一部分动词后可以出现极性程度补语。极性程度补语在语法、语义、语用上有自己的特点。充当极性程度补语的词有"极、透、死、坏"四个。这四个词在充当极性程度补语时,既有共同之处,又有个性差异;它们在充当结果补语与极性程度补语时意义是不同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9.
初中语法知识短文,句子成分宾语和补语是分别讲述的,学生区分宾语和补语感到困难。据此,我在指导学生复习语法时,有意识地把宾语和补语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使学生从比较中提高区分宾语和补语的能力。首先应当明确宾语和补语都是谓语后面的连带成分,但宾语是谓语动词动作的涉及对象,谓语必须是及物动词,宾语对谓语一般要回答“谁”、“什么”或“哪里”的问题。如: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成都话的结果补语"倒",认为其用法分为书面语和口语两个层次,书面语层统一用"倒",口语层用互补的"倒""哚"。"倒""哚"存在的原因是为了保持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的区别。  相似文献   

11.
"到"在现代汉语共时层面是一个多功能语法形式,常被当作动词、介词、助词、构词语素等来分析使用,但存在争议。"到"由独立运用的动词到连动前项、连动后项,逐步从主要动词到次要动词,进而向着功能词的方向发展,至今没有完全虚化为典型功能词,只在少数句法环境中兼有这些词的某些特性。"到"的语法化经历了三条路径:独立动词→连动前项→介词,独立动词→连动后项→趋向补语→结果补语→程度补语→补语标记(结构助词),独立动词→连动后项→趋向补语→结果补语→构词语素。  相似文献   

12.
在北方方言和普通话中,动词重叠式的后面一般不能带补语,而在南方方言中却广泛存在动词重叠式后接补语这种结构。本文选取义乌方言中的相关用例,对"动词重叠式+补语"结构进行了描写,根据后接补语的类型,分为"动词重叠式+趋向补语""动词重叠式+结果补语""动词重叠式+处所补语""动词重叠式+数量补语"四类。语法意义上呈现"量级的增加"或"量级的减少",其中以表示"量级的增加"为主。语义上传递出"未然"义。语用上使句子表达更贴近大众,更具人性化。  相似文献   

13.
汉语的补语从补语的语法意义可以分成很多类别,如结果、可能、程度、趋向等;当然还可以从别的方面对其进行分类。另外,对补语的研究有不少论述,角度也各不相同。文章对补语的分类采用从补语的语法意义角度的分类,主要对其状态补语中"V得NV",主谓结构做补语的这个小类,从语义指向的角度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张娜 《现代语文》2006,(9):97-99
引言 汉语结果补语是汉语言中经常使用而且外国留学生比较容易出错的地方,对于母语为英语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由于隶属不同语系英汉补语在概念、性质及作用上具有较大差异.英语国家的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结果补语时,初级阶段经常由于母语的负迁移出现一些对比性偏误,但是由于英汉补语系统的巨大差异,他们很快就会摆脱母语的干扰,但是此时又会因为对目的语的过度泛化而出现许多"非对比性偏误"(田继善,1995).  相似文献   

15.
补语小句分析中有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即结果补语结构中NP的句法语义性质和VP的构造形式。在结果补语小句的内部结构中,“了”是小句中“体投射”的中心词,即补语小句的谓语动词要先通过向小句内AspP的中心词“了”位置的移位来建立整个句子的“T链条”,才能保证句子得到完整的时态解释。“小句理论”对分析汉语结果补语结构和相关结构都具有较强的解释力,是汉语研究中一种值得重视的句法和语义分析理论。  相似文献   

16.
汉语趋向补语对泰国汉语初级学习者来说,是一个难点。为了了解初级学习者对趋向补语"起来"的掌握情况,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了泰国汉语初级学习者对趋向补语"起来"的偏误频率最高的例子,从而总结出偏误类型和原因,通过分析结果发现泰国汉语初级学习者易出现偏误的原因是由母语负迁移引起的,属于语际偏误,另一种原因是由目的语的规则泛化引起的,属于语内偏误。针对对泰国汉语初级学习者趋向补语"起来"的学习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汉语句法演变过程中有一种规律,这就是"强性动作动词的优先充谓律",它会造成原有句子结构的变化,甚至会促发新型句法成分的产生,汉语结果补语、状态补语、趋向补语、动相补语、可能补语、多种有标记被动式、助动词的产生都与这种规律的作用有关。"汉语强性动作动词优先充谓律"与人们的认知心理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8.
趋向补语是趋向动词作补语时形成的,有其特殊之处。本文从趋向补语的性质和界定、趋向补语的语义研究以及"动+趋+了"和"动+了+趋"研究三个角度,对趋向补语二十多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汉语中的趋向补语,尤其是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是汉语学习者学习的一个难点:一方面是趋向补语本身的意义抽象,不易掌握;另一方面是什么样的动词可以用于这些趋向补语,学生无从知道。利用构式语法理论以及认知隐喻论探讨"动词+下来"构式的意义及其联系,以及该构式对所能进入的动词的限制,能给我们的教学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20.
高平方言属于晋语的上党片区,是晋语的小分支之一。从语义角度出发,将高平方言补语划分为七类,分别是结果补语、情态补语、趋向补语、程度补语、可能补语、数量补语、时地补语。通过方言内部的对比和与普通话的对比,归纳各类补语的构成形式和表义特征,可以发现高平方言补语的表达形式具有灵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