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形势下,微博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微博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价值坐标,努力夯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真正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和引领作用.同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要以积极的态度和创新的精神面对变化了的环境和形势,做到牢牢把握正确导向,转变教育观念,创新发展理念,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从而构建微博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格局,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2.
生活在信息化时代的大学生,在接受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受到新媒体在各种信息上的冲击,这给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带来更加复杂的社会环境,大学思想教育工作变得更加复杂,新媒体给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带来严峻的挑战。同时,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给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也带来难得的机遇。对新媒体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思想理论,开拓政治教育视野,为培养政治思想过硬的大学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它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更能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之中。网络的发展和普及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环境,这种网络环境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把双刃剑,既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本文对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政治教育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随着微博的普及,它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本文通过分析微博的特点,研究了微博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提出了四条基于微博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微信作为一种异军突起的新媒体载体,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微信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既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首先,本文将分析微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主要分析对大学生、高校教育工作者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影响。然后,本文针对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着重从积极利用微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引领、构建媒介素养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等方面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6.
进行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化建设,其必要性主要是能够更好地应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顺应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需要,更高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成更有价值参考的理论教育,更准确地把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探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化建设,这是一个有意义探讨的话题。希望更多的学者参与到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化建设中来,才有可能实现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高效益的网络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国际化在为高等教育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对高等教育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本文对高校海外交流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实事求是地分析高校海外交流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出现问题的原因,结合海外交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际提出加强新时期海外交流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对策。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对人的思想具有双刃效果,既能够促进思想的解放,又可能带来负能量的释放。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新媒体强交互方式带来的一体化世界中构建大学生价值观的内核并找到保持内核稳定的方法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新媒体时代价值观念具有协同性。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尊重个体差异,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创新教育手段,理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教育机制;强调依法治校,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系列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形式,其给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让其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因此,本文将从新媒体视阈下来重新审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我们应该积极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通过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来构筑一个更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从而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为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等,进而全面提升其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与效果。  相似文献   

10.
网络时代带来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和挑战。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采取的对策: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网络的硬件条件;实施多角度、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建设高素质的网络思想教育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