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梵高是西方19世纪后期后印象主义画家,是一位用生命和激情燃烧艺术的画家,他那充满感性的笔触和绚烂的色彩,以及充满东方装饰风格的线条给人强烈的印象。梵高的一生都在穷困中挣扎,这种贫困的折磨和对宗教的信仰使他对生命和艺术有着独特的感受。梵高抛弃了传统绘画那种纯粹技巧的抒情,创造出了一个全新而充满激情的绘画风格,从而成为西方现代美术较早的奠基人和实践者。  相似文献   

2.
《失乐园》是弥尔顿一生中最伟大的诗作,是史诗领域的瑰宝!整篇作品借助圣经故事传达作者情感倾向,即他对权威专制的强烈憎恨和对自由的不懈追求,展现了他火一般的激情和崇高的个性。本文从其文学特征方面即:文学形象性,文学情感性及语言特征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20世纪20年代,苏联理论界曾就塑造非洲黑人形象,是黑陶好还是白色大理石好,展开过一场争论,维戈茨基属于主白派的代表,他在《艺术心理学》中指出:艺术的功能在于净化,净化是生活情感向审美情感的转化。激情矛盾及其引起的短路,是净化的内在机制,艺术消灭形式,就是用形式的激情梳理,消化内容的激情,并使之向审美情感转化。形式消灭内容的命题,符合艺术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4.
在南朝门阀制度森严和复杂政治矛盾的社会背景下,鲍照的理想与现实形成巨大反差,抑郁不平之气凝结于心,形成真实的、强大的情感力量,推动着他的辞赋创作。虽其辞赋创作仅10篇,但赋中情感形态丰富而动人,它们有奋争的激情、有无奈的悲概、有向往的超逸,其情其感在南朝赋作一片矫情柔态的庸音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5.
语文是一门特别富有情感的学科,成功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激情的。语文课堂的精彩离不开老师的激情引领,离不开师生的情感互动,共同参与。充满激情的语文课堂更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习领悟更多的文化知识,更好地领会文章的思想情感内容,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语感、美感和人文情感。  相似文献   

6.
让激情洋溢课堂——浅谈英语教师的激情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卡连柯曾经说过:“做教师的绝对不能没有表情,不善于表情的人就不能做教师。一个冷漠,毫无激情的教师,他的课堂必然也是枯燥无味的。”教师需要激情。因为激情可以调动学生的热情,激活课堂,提高教育和学习的效率,真正发展学生的素质;教师需要激情。因为教育是心心相印的社会活动,以心激心,以情感情,才能迸射出思想的火花。在教学中,教师应将自己稳定、奔放、充满激情的情感在课堂上洋溢,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那么,教师的激情从何而来?在教学中教师又将怎样用激情感染课堂呢?下面…  相似文献   

7.
孙犁是一位有独特风格的作家,他善于“从生活的散文中抽出生活的诗,用这生活的忠实描绘来震撼灵魂”.孙犁的小说始终梦魂牵绕着冀中平原的白洋淀,他以充满诗情画意的笔触展现了那片根据地人民艰苦卓绝,如火如荼的抗日战争情景和此中凸现出的人情美、灵魂美,所以人们常常把他的小说称为“诗化小说”.孙犁小说中的诗情画意,至少表现在这样三个方面:一是作品中充溢着一股诗一样的激情;二是浓烈的激情与人物描写融合在一起,使作品深蕴着劳动人民的人情美和人性美;三是作品洋溢着诗歌那种富于想象、夸张的浪漫气息.一、情感投入方式的自觉孙犁是个极富感情性的作家.在他的作品中始终涌流着一股激情,时或象奔腾不息的川流,酣畅淋漓地倾泻;有时又像潺潺的溪水平静地流着,柔和而滋润.这使得他的作品仿佛有一股袭人的力量,紧紧地牵引着读者,让人迂回于作品深层的情感漩涡中.孙犁自己也非常强调作品中的情感,他说:“情  相似文献   

8.
从教学角度讲,情感是指教师为再现知识的意境形象而洋溢于讲台的感情、激情等。情感可以使课堂教学进入情知交融、情理交融、以趣激情、以志冶情的艺术境界。教师要从爱心出发,建立融洽的师生情感,创造各种美的教学氛围。  相似文献   

9.
“一看见她走进教室,我就不自觉地紧张起来,我担心,我害怕,我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在没人的时候,我回想起这一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同学们对我的嘲笑,老师对我的羞辱,我甚至对她产生了一种深深的恨,我不能原谅她。”这是一位被改选掉的班干部的心里话。虽然他对班主任的看法过于偏激,但改选后对他的学习的影响我是亲眼目睹的。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情感对一个人智力的影响。那么什么是情感呢?台湾师大心理辅导系教授张春兴认为,情感是个体受到某种刺激所产生的的一种身心激动状态;情感之发生虽为个体所能体验,但对其所引起的生理变化与行为反应,却不易为个体本身所控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到乐极生  相似文献   

10.
潘建伟 《美育学刊》2015,(6):I0006-I0006
梵高(Vincent Van Goatl)生于1853年,去世于1890年,最早为中国人所知应在清未民初。《鲁迅日记》记载,1912年8月16日,“得二弟所寄V.van Gogh:《Breife》一册”。可见民初已有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阅读梵高,只是当时其尚且以绘画欣赏或外文阅读的形式被国人了解,  相似文献   

11.
协同教学的原理告诉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借助教学渗透对学生意志力的培养是一种有效的途径。通过教学,师生不断地进行情感交流,特别是教师要以情激情,以自己对学生的热爱、尊重和期待去激发学生爱师的情感,才能收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情感迁移和升华的效果。1.树立观念,重塑自我。“赏识教育”的基本理念是: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从这  相似文献   

12.
情感是写作的原动力,鲁迅曾经说过,“创造,总植根于爱”。如果学生的笔端满含激情,文辞就如泉水汩汩流淌,反之,犹如死水一潭。学生不喜欢习作,对习作没兴趣,害怕习作,对习作畏之如虎,实则就是对习作没有情感。  相似文献   

13.
情感是写作的原动力,鲁迅曾经说过,“创造,总植根于爱”。如果学生的笔端满含激情,文辞就如泉水汩汩流淌,反之,犹如死水一潭。学生不喜欢习作,对习作没兴趣,害怕习作,对习作畏之如虎,实则就是对习作没有情感。古人云:“言为心声”。文章倾注着作者的情感,是有感而发,不是无病呻  相似文献   

14.
情感既是语文教学的目标,又是语文教学的栽体和手段。教师必须深入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同时,教师只有用受感动的、按捺不住的激情讲课,才能以情感人,唤起学生情感共鸣。在教师情感的感染下,使学生的情感萌发,融汇于作品情感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5.
在体育史教学中贯穿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体育史中有关爱国主义素材的教学,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的热情、激情和情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爱国的责任感,增添学生振兴中华体育的使命感。  相似文献   

16.
语文属于人文学科。语文教学的最大价值是向学生传递人类历史上最优美的价值观念,这一价值实现的基点是情感。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主要依靠情感语文教学来达到情感语文境界,实现的途径包括教师的激情、民主教学观、优美的教学情境等,同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情感素养,通过语文教学真正达到塑造人格及终生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蒲风是中国诗歌会中重要的代表作家,他的新诗创作及理论研究对现代诗坛产生了极大影响。其诗歌强烈的抒情特征体现在对社会现实的深情拥抱,对祖国炙热的爱国激情,通过通俗大众的诗歌语言,呈现出刚健、质朴、明朗的诗风。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笔者从提高教师自身激情、点燃学生情感火花,发掘教材情感因素、创设情感教学情境,利用媒体鲜活材料、抓住情感教学关键,课堂多鼓励少批评、用"赏识"激发学生的情感,民主合作课堂气氛、增强无痕教育效果,恰当设疑渗透情感、拓展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情感教学法"实践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茨威格是历经了两次世界大战的作家,他反对战争,提倡人道主义,他的人性化书写贯穿于他的创作之中。《一个政治性人物的肖像》以18世纪中期的权术家富歇为传主,与历史上多数的否定评价不同,作者对这位传主倾注了人道主义的关怀。文章从茨威格人性化书写的角度,即人性的三个层次:激情、理性、意志对传主进行研究,,并探索其人性化书写与个人思想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努力勘探人类生活真相一直是刘震云小说创作的首要任务,这既促成了刘震云创作中的重大收获,同时也导致了其创作中的重大缺憾。读刘震云近作《手机》,我们既看到作家在话语上一贯的机智和犀利,和“城市乡村对人物的双重拒绝”的主题,但也看到作品中存在的情感书写的严重缺失,对小说的能达到的成就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