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早教QA     
林怡 《母婴世界》2010,(7):84-85
Q:有关2岁孩子的问题我的孩子现在2岁零4个月了,她有一个很不好的毛病:有什么要求的时候,提出要求后马上就哭,如果不答应,更哭得厉害,我是软硬兼施都不起作用,我说我的,她哭她的。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2.
我接触过这样两个特殊的孩子:小楠和小恬。先说小楠,我一直以为她只是个极为普通的内向的小女孩,直到那天早上她的母亲哭着告诉我,8岁的小楠在家不听父母的管教,对父母顶撞、谩骂。尤其是严厉的父亲出差后,小楠更是  相似文献   

3.
河北石家庄沈育来信:我女儿都上大班了,其他什么都还好,就是爱哭。病了哭,饿了哭,跟小朋友闹矛盾了哭,有时想要东西没有买她还是哭。刚开始的时候,我们还哄着她,后来见得惯了,也就懒了。再后来,一听她哭我就心烦,有时恨不得火她一通才是,可看着她眼泪汪汪的样子,我们又实在不忍心。 ——孩子哭的原因多种多样,如肉体痛苦、内心  相似文献   

4.
邻居一个孩子,名叫“蓬蓬”,哭着闹着向爸爸妈妈要钢琴。妈妈哄着她说:“给买个电子琴吧”,她反而闹得更凶了:“我不要那么大点的,我要欢欢家那样大的!”弄得父母一筹莫展,无可奈何,但她仍是那样不依不饶,一味地哭着、闹着要钢琴。欲壑难填,孩子亦然,孩子物  相似文献   

5.
一天,欣欣小朋友又是哭哭啼啼地被她的妈妈拽进活动室。她可是一个哭起来没完没了的孩子。我迎上去问:“怎么了,欣欣?”欣欣的妈妈气呼呼地说:“不知犯了哪门子邪了,这孩子说哭就哭,说闹就闹,真烦死人了!”我马上把欣欣揽在怀里,给她妈妈使了一个眼色,示意她可以离开了。她妈妈一走,我可有点犯愁了。  相似文献   

6.
小班幼儿在刚入园时哭闹是很平常的事,可君君小朋友开始几天并没有哭,这两天却哭得很厉害。今天早晨,她在门口又哭得很伤心,而且抱着妈妈不肯下地。她妈妈很着急,不断地问她:“你为什么哭,能告诉妈妈吗?”我也帮忙哄她、逗她。在她情绪稍稍稳定之后,我听见君君贴着妈妈的耳朵说:“我哭了,老师就来抱我、跟我玩了。”我顿时感慨万千。每当新生入园时,我总是对哭闹的孩子关爱有加,并努力与之建立良好的感情,帮助孩子尽快适应新的环境,而对于那些不哭不闹的孩子,则认为其适应能力强、不怕生,可以省点心,常常忽视他们的存在。没想到因此伤害了孩…  相似文献   

7.
我邻居家的孩子一直在央求她妈妈给她买新衣服,上衣是白衬衣,下面是黑色的短裤,她的妈妈说,老师怎么会这样啊?我说怎么了?她说他们学校要拔河比赛,要求统一着装,男孩儿一律都要穿白衬衣黑短裤,但我的孩子不用啊,因为他长得瘦小,没有选上参加拔河比赛,但他还是要一套这样的新衣服。她是不想买的。因为孩子有很多旧衣服,她的家境也不是太好,我想这小孩子虚荣心也太强了.看见别人穿新衣服自己也要。当然,孩子的天性吧,我也能理解。孩子就哭了,一边哭一边说,虽然我没有被选上参加拔河比赛,但老师说我是最重要的角色,没有我的鼓励,他们会没有力气的。  相似文献   

8.
清晨入园,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孩子紧紧抓住大人的衣襟,哭着说:“妈妈,我今天不想上幼儿园。”妈妈急着上班,一把扯下孩子的手,“不许哭!再哭,妈妈就不来接你。”孩子虽然勉强止住了哭声,但他的眼泪还在流。 游戏时,明明一不小心撞到了玲玲,玲玲大哭起来、明明连忙把她扶起来,连声说:“对不起!对不起!”但玲玲还在哭。明明理直气壮地说:“我都向你道歉了,你还哭什么?再哭,我就告老师去。”玲玲的哭声比刚才小了些,但她仍在抽泣。 上述现象,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只要有孩子的地方,就难免会有哭声。哭,是孩子…  相似文献   

9.
王美琴 《早期教育》2007,(10):51-51
佳佳是我班长得最高的孩子。可别看她个子长得高,哭起来却比小班的孩子还厉害。只要有一点小事,或是一点困难,她便会哇哇大哭,仿佛是天塌下来一样。此时,我都会很耐心地去安慰她、帮  相似文献   

10.
正自信是学生极其珍贵的心理品质,是自我教育、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为此,教育者要千方百计地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淑月是一个文静而秀气的小姑娘,学习很努力。一天中午放学后,别的学生都走了,她一个人在角落里抱着书小声地哭。我问她原因,她怎么也不肯说。我想她肯定是受了什么委屈,先哭出来调节一下情绪也好。于是,我把她揽在怀里,默默地等待。不一会儿,她抬起头直视着我问:  相似文献   

11.
女儿小时候遇到麻烦时,我常喜欢和她做一种“提问——回答”的游戏。常常是妈妈很大声地提问“:选择快乐还是选择不快乐?”女儿更大声地回答“:选择快乐!”“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幼年时期,是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心性习惯的关键时期。孩子出生后,我就在考虑,女儿将来在处境艰难的时候,如果她能懂得选择快乐,就能笑看人生,继续愉悦地生活。于是,我开始有意识地教育孩子学会“选择快乐”。孩子你别哭孩子嘛,哪有不哭的,只不过是爱哭、不爱哭,好哭、不好哭的区别而已。女儿满月后,我和她转移阵地,来到农村的奶奶家(我和先生两地分居)。由…  相似文献   

12.
小红花笑了     
王晓蕾 《早期教育》2005,(12):40-40
每次打预防针。总有一些孩子哭哭喊喊,老师们虽急得满头大汗。可孩子就是不肯配合。怎么办呢?我发现孩子们非常喜欢小红花,何不借助小红花效应。激励孩子勇敢地面对打针呢?于是。在打针前。我先奖励每个孩子一朵小红花,并告诉孩子:“打针时。如果谁勇敢,不哭。他的小红花就会笑;如果谁哭了,他的小红花就会和他一起哭。”令我高兴的是:每个孩子在打完针后都会迅速跑到我面前。神气地说:“老师,  相似文献   

13.
陈静静 《班主任》2013,(2):41-43
在很多老师印象中,雪儿是个特殊的孩子,不仅因为她从小父母离异,更因为她的执拗,最让人头疼的是,心理极其脆弱,遇到芝麻绿豆大点儿事就哭个不停,谁也劝不住。那天,雪儿又忘戴红领巾了。我让班长请她来办公室谈话,谁知,她不但不来办公室,还在教室里号啕大哭,似乎很伤心、很委屈。为了不妨碍其他孩子上课,我强行把她带到办公室,可无论我说什么,安慰也好,批评也罢,她就是不住地哭,  相似文献   

14.
《家庭教育》2010,(5):40-40
过完暑假,馨馨就是读中班的孩子了,可虽然年纪一点点大起来,但这孩子却还是和小时候一样那么爱哭。她爸爸工作很忙,经常要出差,我一个人管孩子,还要上班,压力也有点大,有时候情绪不太好,对她说话就会大声一点。她只要听到我说话大声,一看到我脸色不对,就会大哭起来。为此,我非常苦恼,为什么这个孩子动不动就哭呢?  相似文献   

15.
晓林 《家教世界》2023,(Z2):53-55
<正>确实,与妈妈分离,大多数孩子哭几天就不哭了,但这并不表明他已从情感挫折中康复,他在心里也许要哭几个月、几年,甚至一辈子……前不久,同事小苏做了妈妈,我带着鲜花去月子中心看望她。小苏打算休完产假就给孩子断奶,然后把孩子送到乡下姥姥家,她就可以抽出身来重返职场,她问我这样安排好不好。我斩钉截铁地回答了五个字:“绝对不可以!”“为什么不可以?”小苏不以为然。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一名男教师,教的是一个农村混合班。班里四十多位小朋友,每天都有哭闹现象发生。起初,我真没有办法,一遇到孩子哭我就赶紧去哄,或者去批评,谁知越哄越哭,连不哭的也跟着哭了起来。为此我苦恼了好一阵子,心想自己要是个女教师就好了。后悔自己当初不应该选择这个职业。可是我转念一想,难道自己真的不行吗?为什么非得女同志才能干这一行呢? 为了想出个好办法,我看了不少的资料,这时我才明白,是自己教育、方法不对。我从有关文章中看到,对待孩子哭的经验是:当孩子哭闹时,你不必理会,最好让他一个人呆着,直到他(她)不再哭为止。可是,我很爱孩子,总觉得这样做于心不  相似文献   

17.
金鹏 《中国教师》2012,(21):52-53
<正>"老师,我不做英语课代表了。"小黄泪流满面地向我哭诉,眼睛又红又肿,像个桃儿似的。开学才三天,同学们还不怎么熟悉,是谁让她这么伤心呢?我心里暗自思忖。我看着她,但保持沉默。我想先给她点时间,让她哭完了再说,因为哭也是一种发泄不满的方式,有时候哭完了也就没事了。"能告诉老师为什么不愿意做英语课代表了  相似文献   

18.
有一年,我担任了小学一年级班主任。开学才几天,一个叫芳芳的小女孩就哭着找我说,小刚要她的五彩橡皮,她不给,小刚就打她。看着满睑委屈的孩子,我把小刚找来批评了一顿,并让他给芳芳承认错误。没出两天,芳芳又哭着找我,这次是因为另一名叫小强的孩子揪了她的小辫子。我仍然安慰芳芳,批评了小强。随着芳芳一次又一次地来“告状”,我币得不留意起了这个怯生生的女孩子来。我发现,在同学们中间,她似乎是一个天生的“弱者”,平时不多说话,课堂上不敢举手,调皮的男生欺负她,她也总是哭着找老师,却从没有一点反抗。其实,要说六…  相似文献   

19.
一位母亲在电话里哭泣着向我们咨询,她说她的儿子非常优秀,曾经代表学校参加全省的数学竞赛获得了第一名。这位优秀的孩子还见过很多大场面,多次面对上千人、上万人表演钢琴独奏。可是令她困惑的是,为什么这样一个杰出的儿子,却不能面对生活中的一些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我问她孩子都不能面对哪些小事,她说:“我认为男孩子就应该很坚强,可是他却特别爱哭,遇到什么小事都哭。比如,铅笔芯断了,带到学校的水杯打不开了,他都会哭。总之,这个孩子好像很让我们失望。“其实,从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对他的投入就很大,作为父母我们深知…  相似文献   

20.
女儿终于在全家人期待的目光中成了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看着女儿摆弄新书包的兴奋劲儿,作为母亲我也很高兴。可是,这种喜悦很快被烦恼所替代。开学刚一个星期,女儿在上课时就被老师“抓”到门外去了。放学后我去接她,她一看见我,“哇”地一声就哭了。我赶忙问她为什么哭,她说今天老师把她拽到门外去了,当时她吓哭了。我的第一反应是很吃惊,因为孩子才到校学习不到10天,有什么错不能和孩子好好说呢?把一个对学校、对老师都充满新奇感的孩子拉到门外,这对孩子的自尊心将是多么大的打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