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空前强盛的朝代,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其中在服饰方面,唐朝女性服饰文化呈现出了一种我国其他朝代少有的开放程度,特别是唐朝宫廷中女性服饰,形态多样,引领着当时大众的审美。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人们娱乐方式也逐渐多样化,特别是当今我国游戏产业的快速发展,很多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群体都热衷于网络游戏带来的精神享受,其中有关中国风题材的游戏受到了很多人追捧,尤其是游戏中角色服饰造型很受关注,但目前我国游戏领域在不同时代角色服饰设计方面还没有一个完整知识系统。因此,本文从唐朝宫廷女性服饰角度出发,研究将唐朝宫廷女性服饰运用在游戏角色设计中。  相似文献   

2.
传统文化与服装设计的融合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装设计的一个重要审美纬度是如何以我国传统文化的时尚作为服装设计的突破。中国不同民族的服饰设计间接或直接的反映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我们只有认识传统文化符号并进行融合、创新才能寻求到我国现代服装设计发展的出路。  相似文献   

3.
畲族服饰纹样作为本民族特殊含义的图腾元素,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通过收集部分福建畲族服饰纹样实例,在题材内容、构成方式、色彩搭配、审美趣味等方面与汉族传统纹样进行对比研究,结合畲族历史源流,梳理其内在变化原因,论证了畲族服饰纹样既保留了本民族文化,又与汉文化不断融合这一在审美上的特殊价值。  相似文献   

4.
民族服饰最能体现出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以及审美情趣,我国民族较多,服饰也十分具有多样性,而不同的服饰则能体现出不同的民族审美特质,而中华各个民族传统服饰中,其不仅具有一定的独特性,还共同遵守着我国传统的审美共性,并且也蕴含着我国较为丰富的审美语言。对中华民族传统服饰文化进行研究,能够有效地深化我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内涵,同时也能促进我国民族传统精神的发展。为此,本文主要就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审美特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服饰民俗是社会心理一种映射。唐朝妇女服饰肥阔华美。胡服盛行的现象反映了唐朝国力强盛为前提的全方位融合异族文化的吸纳社会心理,而宋代由于华教力量对比变化,实力下降,理学盛行而导致的保守心态也可由宋代妇女服饰瘦弱、窄小的特点予以表现。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传统审美风尚里,服饰审美也深受《楚辞》的影响,其中,美人、佳人、窈窕、香草等意象,至今仍然是服饰审美的关键词,也是社会性别审美领域探讨的热点。通过对古典典籍史料的钩沉、整理及提炼,可以对中国传统审美文化溯往昔、观当下、思未来。同时也为当代服饰审美研究提供精神文化资源,丰富当代服饰领域的设计元素资料库。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17、18世纪欧洲宫廷服饰在文化背景、含义及渊源、服饰特点、风格等方面进行差异性比较,指出这一时期服饰风格对现代时装设计厦服装审美的影响作用,提出我们研究西方民族服饰文化其意义在于能融合外来文化、洋为中用以提高我们的服装设计及服饰审美水平。  相似文献   

8.
土瑶服饰在当代流行文化催化作用中迅速汉化。从艺术人类学的视角对贺州土瑶服饰文化的审美变迁进行田野调查研究,发现强烈的审美落差、复杂语言体系的影响、传统服饰手艺传承的断裂,是土瑶服饰审美变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服饰是文化内涵的外化,是特定的社会文化结构下特定审美观念的反映。维吾尔族由传统服饰走向了现代服饰,这种变化折射出审美观念的变化,由传统审美慢慢走向了现代大众化的审美,表现出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对个性化的追求和对社会主流审美价值的认同。  相似文献   

10.
介绍唐朝女性服饰的分类、特点,分析唐代服饰构成元素,探讨唐代社会风尚与审美情趣,说明其对当代服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服饰是与文明的衍进、历史的变革、经济的消长、文化的发展甚至宗教的兴起紧密相关的。不同历史时期的服饰文化反映了不同的历史特征、传统风貌和人的审美意识。敦煌文化是地域文化融合的光辉典范,其服饰更是体现了一种高度综合、高度理想的美学观念。它地处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更便于吸收中西美学的优长,同时又保持本民族团有的审美思想,在漫长的融合交流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独特新颖的服饰艺术美学。其特点是飘逸洒脱、简洁明快,重视利用图案、色彩、飘带、衣结等作为装饰,露中有透,透中有藏,以飘带来遮掩,在飒爽脱略之中,透出温和含蓄之美,具有和谐圆融的东方美学魅力。敦煌服饰审美文化是中国文化中的瑰宝,其兼容并包的风格、博采众长的气度,在当代中国美学中仍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孙薇 《华章》2011,(35)
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服饰的审美表达,客观真实地反映出我国早期的社会历史文化、社会生产力、社会 经济发展、服装制造技术的整体发展水平.它们或以抽象,或以意指的方式在服饰造型上记载了本民族悠久的历史,准确地传达了服饰本身所蕴含着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思想语义.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审美情趣表达不仅是技艺的展示载体、人们情感信仰的寄托物,更具有文化概念和历史属性,体现了人们追求精神层面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在收集大量历史文献和进行广泛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历史文献研究法、民族学实地调查法、多学科综合研究法,从满族先祖服饰到金女真服饰,从清代满族服饰至民国服饰以及近现代满族服饰的发展变迁做一历时性的梳理和文化变迁的研究;总结出满族服饰的发生、发展与流变是建立在"实用与审美的结合""符号象征的统一""多元一体与文化自觉""继承与发展、创新与融合"这四个具有规律性的理论平台之上的。  相似文献   

14.
曾慧 《丹东师专学报》2010,(1):142-148,153
在收集大量历史文献和进行广泛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历史文献研究法、民族学实地调查法、多学科综合研究法,从满族先祖服饰到金女真服饰,从清代满族服饰至民国服饰以及近现代满族服饰的发展变迁做一历时性的梳理和文化变迁的研究;总结出满族服饰的发生、发展与流变是建立在"实用与审美的结合""符号象征的统一""多元一体与文化自觉""继承与发展、创新与融合"这四个具有规律性的理论平台之上的。  相似文献   

15.
汉族传统服饰结构造型所形成的宽松飘逸的风格,蕴涵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意境。从传统的哲学思想和审美取向的角度,对其服饰结构造型中所折射出的文化内涵进行探讨分析,为现代服装结构设计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6.
李颖 《河南教育》2022,(3):77-78
随着中国经济与文化的蓬勃发展、文化自信的树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已成为新时期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许多高校响应号召,利用自身教育资源优势,开设与传统手工艺相关的课程,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本研究以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为例,对其课程体系、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如何将传统手工艺融入大学校园,更好地将传统服饰手工艺与艺术设计作品相融合,以期为实现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与地方传统文化共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收集大量历史文献和进行广泛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历史文献研究法、民族学实地调查法、多学科综合研究法,从满族先祖服饰到金女真服饰,从清代满族服饰至民国服饰以及近现代满族服饰的发展变迁做一历时性的梳理和文化变迁的研究;总结出满族服饰的发生、发展与流变是建立在“实用与审美的结合”“符号象征的统一”“多元一体与文化自觉”“继承与发展、创新与融合”这四个具有规律性的理论平台之上的。  相似文献   

18.
民间布鞋是将鞋文化与刺绣艺术完美结合的我国民间独创的手工艺品,被誉称"中国鞋",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服饰品之一。它以其独特的色彩交织的视觉效果和丰富多变的工艺装饰,记载着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地域民俗的变迁、民间的文化审美需求以及伦理道德、时尚观念。以传统工艺著称的老北京布鞋,在现代元素浓烈的服饰商品中艰难行走。文章通过对鞋子造型、工艺、装饰艺术在设计上的应用解析,探究和发掘我国民间独特的审美情趣,体会并发扬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艺术精髓。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中国古代服饰在历代的特点,阐述了服饰的时代特性,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社会内涵、人性化的表现。时代性是服饰最为突出和醒目的特点,服饰的使用趋势,反映着时代背景、经济状况、文化思潮等对人们生存心态审美趣味和生活等诸多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丰富多彩,在传统和现代巧妙融合的大背景下,我国少数民族服饰以其独特的款式、色彩、纹样为现代服装设计师带来了灵感。本文通过探析哈尼族服饰常用图案的表现形式及其特征,深入了解哈尼族服饰图案的文化内涵,并思考如何将这些民族元素运用在现代服装设计之中,为现代服装设计增添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