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制作陶器的历史超过了一万年。新石器时代古老的先民,将司空见惯的粘土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运作,造出一种新的物质——陶器,从此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此后陶器执著地伴随着我们的祖先涉过岁月的长河来到我们生活的新世纪。中国古代陶器留给人类的是一份无可替代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今天我们在博物馆里看到的古陶器,大都来自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半坡等文化遗址。(下转封三)  相似文献   

2.
距今一万年到三四千年的我国原始社会,已经进入以磨制石器为特征的新石器时代。由于火的掌握利用,编制物的产生,原始农业的出现,原始人由采集渔猎,到处行徙,而开始在某些适于农耕的地方定居下来。为了适应这种定居生活的需要,如粮食的储存,饮水的搬运,食物的蒸煮等,他们学会了制造陶器。原始人制造陶器的过程,首先是由于野火烧硬泥土而受到启示,继而把泥土涂在纺织物上烘烤逐步学会用泥条盘筑法制成红、黑、灰、白等各种陶器。由于当时是母系氏族社会,制陶这种技术高超而又极为重要的任务,理所当然的就由氏族中当家作主的妇女…  相似文献   

3.
在人类进化史中,90%以上的时间以狩猎采集为生。这种延续了上万年历史的文化模式,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苦聪人在长期狩猎活动中,创造了灿烂的狩猎文化。随着狩猎采集向农耕定居的转变,狩猎文化被农耕文化所取代,但狩猎文化仍然深深地根植于苦聪人的社会生活之中,影响着苦聪人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陶器由最初的生活器具至"有意味的形式",是"为生活而艺术"的升华.黑陶作为多元文化信息的载体.是史前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有机统一,融使用价值、审美对象、文化意义、哲学意蕴于一身;是字书画的统一.在陶器的制作过程中,老子等古圣先贤从中发现、悟出深刻哲理,并以此为关照点,解释宇宙、自然与人生.  相似文献   

5.
陶器与文化     
陶器的出现,具有巨大的经济意义,是新石器文化开始的一种标志。人类最初所用以盛水的器皿,只有自己的双手或破瓠、蚌壳;煮熟食物也只有用石烹法(注),即以烧热的石块,投入有食物的水中,到水沸食物熟为止,这是何等不方便的事。自从陶器出现,它使人类  相似文献   

6.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科学,也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它与人类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文化生活以及日常的衣食住行等方面都有密切关系。化学产生于人类的社会生产活动,发展于人类社会实践中,并对人类社会生产起指导和推动作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化学从一产生起就同人类社会有着不可分割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器是原始社会后期(新石器时代)重要的文化特征之一。考古学家往往根据出土陶器的特点来解决确定遗址的文化性质和年代等问题;历史学家也常常依据出土陶器的特定品种、组合规律来勾画一定历史时期人民的生活面貌;艺术史家更将原始陶器中优秀品种和作品视为造型艺术发展史上幼  相似文献   

8.
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看,游牧业不仅是一种经济形式,而且还是一种生活方式,具有独特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通过对7-8世纪中亚和东欧草原游牧民族社会发展历史的综合的考察,我们发现这些游牧民族社会发展具有共同规律:从没有土地和定居点的全游牧,到有相对固定营地和道路的半游牧,再到农耕与定居并行发展的半游牧,于是,具有统一的经济条件和生活方式、统一的政权机构和正规军队以及统一文化的草原国家出现了。我们认为那些更早或更晚的游牧民族的社会发展,一般也曾经历过类似的发展过程,并具有类似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世界著名的陶瓷古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制造和使用陶器。中国陶瓷的产生和发展,对人类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于云雁 《历史学习》2007,(11):39-39
1.陶器与瓷器 ①陶器:新石器时代已出现精美的陶器,如半坡文化的红陶和龙山文化的黑陶。 ②瓷器:商代工匠在烧制陶器时烧制出原始瓷器。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考查、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四川藏区牧民定居后的体育文化生活进行整理、分析。主要结论:牧民定居,体现游牧民族的生存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文化从分散到集中的变化,是推动藏区体育文化发展的活性因子。研究藏区牧民定居后的体育文化生活,从封闭到开放、单一到多元一体、随意到规范、内到外,宗教体育从神秘走向世俗之变,既是对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也是牧民群众自尊和自我实现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12.
云南陶器历史悠久,且具有独特的民族地域文化特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改变,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由于陶器的原功能丧失或弱化、替代性的新产品出现,云南的某些陶瓷也已走向衰落,现存的陶器想要在现代社会中谋求发展,必然要走转型之路。  相似文献   

13.
杨阳 《初中生辅导》2022,(25):31-40
<正>同学你好!很高兴能够与你一起开启七年级上册历史的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现在让我们通过单元导语来看一看这个单元涉及了哪些内容。中国广袤的大地,曾孕育早期的人类,北京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大约在一万年前,中国境内的人类逐渐懂得了耕种农作物、饲养家畜、磨制石器和烧制陶器,开始了定居生活。距今五六千年时,一些部落逐渐结成联盟,并推出首领,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就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被后人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辽河流域的考古发现,证实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一人类社会第一次大分工后,出现了定居的农业和游牧业两大生产生活方式。长期以来,我们对农业文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而由于种种原因,对游牧文化的研究却显得相对薄弱。所谓游牧文化,就是历史上的游牧民在物质生产和精神活动中所创造的文化。在欧亚大陆北部,从大兴安岭直到波罗的海沿岸的广阔地域里,很早就产生了游牧民的文化。这个地区游牧民族“许多文化特征都趋于一致”,有许多相同的文化现象——同象。本文拟就游牧民的物质生产和生活同象进行探讨。1、季节性迁徙公元前二千纪的前期,以中亚草原为故乡的游牧部落终于从其余的部落中分离出来,形成后来基本相似的北方游牧经济,“这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历史上描述游牧民生产时大都说“逐水草迁徙”,以致有人想象游牧民的迁徙是不停留的,没有目的,也没有任何限制,事实上,游牧民的迁徙有规律可寻,这就是季节性迁徙。季节性迁徙有两种  相似文献   

15.
生产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广为流行的观点应为前者,并以此作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一个支点,非其它社会形态所有。我们认为,生产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作为规律不仅存在于社会主义——人类社会发展的这个特定阶段,而且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并且它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一起交织作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形态,共同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人类历史是从人类文化的产生开始计算的。人只有在对单一的物质需求上升到情感、精神和文化的需求时,才能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所以文化是人的生活方式。同时人类还为自己创造了一种特有的发展方式,即人创造文化,再反过来用文化创造自己。所以,文化又是人的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7.
《今日中学生》2014,(6):42-42
作为人类宠物之一的家猫,其起源与驯化过程,却一直鲜为人知。学者们认为.猫的驯化可能遵循了共生的驯化途径,即野猫受到生活于人类定居地的啮齿类动物(鼠类等)及人类农业活动产生的垃圾等食物的吸引,自发地出没于人类定居地,  相似文献   

18.
对甘南藏区古代美术遗迹的考察,是将其可见、可观、可证的物质遗存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甘南土著文化陶器和汉魏陶器的原始形态入手,去分析艺术的内涵和功能特征。  相似文献   

19.
对甘南藏区古代美术遗迹的考察,是将其可见、可观、可证的物质遗存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甘南土著文化陶器和汉魏陶器的原始形态入手,去分析艺术的内涵和功能特征。  相似文献   

20.
正作为人类宠物之一的家猫,其起源与驯化过程,却一直鲜为人知。学者们认为,猫的驯化可能遵循了共生的驯化途径,即野猫受到生活于人类定居地的啮齿类动物(鼠类等)及人类农业活动产生的垃圾等食物的吸引,自发地出没于人类定居地,而人类也借此控制人类定居地的啮齿类动物数量。故此,人类就与猫形成了共生关系。然而,由于猫类遗存在考古遗址中一般很少发现,这种驯化机制,一直缺乏可靠的证据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