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放学回家的音乐响起,我匆匆布置完作业,正想离开教室,有个学生拿着一张小纸条跑上讲台:“莫老师,黄秋怡写纸条!”哦?上学期班上写纸条成风,“三令五申”之后方天下太平,怎么,这小丫头今天吃了豹子胆不成?一看条上的内容,我更来气了。只见纸条上写着:“你瞧着好了,莫老师这节课肯定要说其他的事,刚才的话她还没讲完呢。她这人就是这样,总认为副课不重要。——黄秋怡”我顿时提高嗓音喊道:“黄秋怡,你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相似文献   

2.
课上一个老师说: “玛丽,我想请你给我一句以‘I’开头的句子。”玛丽想了一会儿,说道: “I is”老师打断了她,说: “不,玛丽,你不能以‘I is’作为句子的开头——你必须用‘I am’”。玛丽看上去很不安,说道: “但是老师……”老师叫道: “请你给我一句以‘I am’开头的句子!”  相似文献   

3.
一个班级的运行和发展,就好比—部汽车一样,要经历“启动——挂档——定向——加油”四部曲。一、启动——班级管理运行的前奏驾驶汽车首先是启动预热,班级管理也是同样的道理。说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了美国一位幼儿园老师上的《人生第一课》:刚刚入园的美国儿童被老师带进幼儿园的图书馆,很随便地坐在地毯上,接受他们的人生第—课。一位老师微笑着走上来,她的背后是整架的图书。“孩子们,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好不好?”“好。”孩子们答道。于是,老师从书架上抽下一本书,讲了—个很浅显的童话。“孩子们”,老师讲完故事后说:“这个故事就写在这…  相似文献   

4.
唐娜是美国密歇根州一个小镇上的小学老师。一天上课,她要求全班同学把“我不能……”写出来,诸如“我不能做三位数以上除法”、“我不能聚精会神地听课”……她自己也跟同学一样在纸上写。大约过了15分钟,大部同学已经写满了一整张纸,有的已经开始写第二页了。“同学们,写完了一张纸就行了,不要再写了。”唐娜宣布这一活动的结束。同学们按照她的指示,把写满了他们认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的纸对折好,然后按顺序依次来到老师的讲台前,把纸投进一个空的纸盒里。等所有学生的纸都投完以后,唐娜老师把自己的纸也投了进去。然后,她把盒子盖上,夹在…  相似文献   

5.
今年4月,有幸参加了《教学月刊》社的“好课多磨”活动,得以欣赏各位名家的风采,不仅让我学习到“课要怎么上”,更让我知道了“课为什么要这样上”!其中,特级教师钟麒生老师提到“他为什么上《平均分》一课”,缘于上学期的“同一堂课”。正好,我也观摩了那次教研活动后,更巧的是,我也尝试上过了“平均分”一课。对于这节课,对于钟老师磨课心路中提到的部分内容,我有自己的想法:[片段一]钟老师:用分奖品引出平均分和不平均分有悖生活常理。钟老师分析:6枝铅笔分给一、二、三等奖得主,同样的6枝铅笔分给三个鼓励奖得主,就会出现鼓励奖的奖品比…  相似文献   

6.
在美国密歇根州一所山村小学里,一天,唐娜老师要求全班同学把“我不能……”写出来,比如“我不能做三位数以上的除法”“我不能聚精会神地听课”……她也跟学生一样写。  相似文献   

7.
李强 《教育文汇》2014,(4):32-32
又是一节口语课。这学期刚从村小转过来的几位学生在口语课上还没有开过口。他们说以前没有上过口语课,害怕不能说好。真的不能说好吗?我想起了在书中看到的美国老师倡导“我能”教育的一个案例。在美国的早期教育中,许多小学老师在新生入学第一节课上都会在黑板上写上“我不能”三个字,然后问孩子们该怎么办。孩子们都异口同声地回答:“把‘不’字去掉!”于是,老师将“不”字擦掉,黑板上只剩下“我能!”“不”字不只从黑板上擦掉了,也从孩子们的心里擦掉了。从此,这些孩子们的心中就没有了“不”字。  相似文献   

8.
老师真的需要九条命——九条命还是不够用。我来说说是怎么回事吧。我阿姨在一家贵族学校教书,说贵族,暂且不说其他什么,首先其学费是够“贵”的。那么何候贵族自然不比伺候我等小民。她最近给我大吐苦水。现略选一二。一、某生,天天睡懒觉,一到教室就倒头大睡。班主任气不过,找他谈话教育,说要开除他什么的,此君只说了一句:“老师,我既不捣乱,也不影响别人,我一个学期交7000块钱就是来睡觉,这样的生意你都不做?”班主任当场吐血。二、某节课上某女生好像500只鸭子出栏,嘴叽里咕噜不停,其声色盖过了讲台上的老师。老师无法,大声呵责。突然女生后腾地站起一男生,大声说:“老师,你不能骂她!!”声色俱厉。老师不解——又不是说他,他出什么头?喝问!男生大声说:“因为我爱她,以后我要娶她,所  相似文献   

9.
罗刚淮 《辽宁教育》2014,(10):84-85
M老师是名师,德高望重,却又平易近人,六七十岁还活跃在一线。有一次听完课,那位上课的年轻教师追出来,很热情地请她对自己上的课提些意见。M老师笑着说:“你的课上得很精彩,要说建议嘛,我觉得再多些爱就好了。”年轻教师有些迷茫,奇怪地追问:“我对学生很好的呀!你看他们都喜欢我的。我本身性格外向,上学期学生测评我得分最高呢。”M老师笑着不答,只是示意跟她到教室去谈。  相似文献   

10.
课堂上,我们正在学习郭沫若的《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讲演》。就在我板书时,却遭到了袭击,一颗子弹——粉笔头正打在我的后脑勺上。这已不是第一次了,以前,在课任老师身上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但查无结果,当事人没有主动承认,其他人也都充当老好人,三缄其口。没想到今天,我这个班主任,也成了“受害者”,这不是明摆着“摸老虎屁股”吗!不行,我得发发威风,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否则,老虎不发威,他们还以为  相似文献   

11.
事出有因胡老师(注: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外出听课去了,我去代语文课,孩子们在写作文:《妈妈,我想对你说……》。巡视时,我很自然地多看了几位同学正在写的作文,想不到自我保护意识特强的他们都警惕地用手遮了起来,抗议:“这是个人隐私,童老师你不准看。”我连忙说:“哦,这是写给你们妈妈的,老师又不是你们的妈妈,是不能看。这样说来,胡老师也不能看了?”“胡老师是我们的语文教师嘛,我们没办法,她要给我们打分的。”还挺无奈的。下午一节品德课还是我代课,我对他们说:“上午你们的作文童老师是不能看,这节课请同学们写一点老师可以看的东西。…  相似文献   

12.
难忘的教诲     
1992年暑假,我随袁瑢老师、杨再隋教授赴哈尔滨市讲学。我上了一堂二年级的古诗《草》。课后,袁老师对我的课作了指点。这是我第一次聆听袁老师的教诲。优点袁老师说了很多,对我的鼓励很大。但使我最难忘记的是她说的缺点,她是这样说的:“我是主张把课上活的,不活,课就显得呆板,无生气,效果就会差。课堂的气氛很重要。但是‘,活’不是表面上的热闹,目的是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促进学生思维的。”我立即明白了袁老师的意思,说“:在这方面,我有些地方是过头了,有些环节甚至是多余的了。”袁老师微微一笑“:说说看——”那个“看”字拖得长长的…  相似文献   

13.
吴鸽 《师道》2023,(4):6-8
<正>黄美华老师,江苏省特级教师,“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我们同在一所学校,黄老师是我的前辈,她教音乐,我教语文。尽管我俩分属不同的学科,我对她本人及她的课堂钦佩之极。有人这样评价黄老师,说:“只要往讲台上一站,她就是一节精彩的课,她与课永远都是浑然一体的,她天生为课堂而来,为音乐而来。”  相似文献   

14.
小菲回到家里,将小书包往桌上一摔,委屈地说:“今后我再也不想上唱歌课了!”妈妈觉得很奇怪。要知道,小菲唱歌可是不错的呀。“为什么不想上唱歌课呢?”妈妈问道。“李老师根本不叫我起来唱!她上课故意不看我!她知道我会唱歌——我手举得最高!”原来是这样!妈妈觉得很可笑,于是讲了一个鸡妈妈孵蛋的故事。然后问小菲:“鸡妈妈会不会只去孵那一只最大的蛋呢?”小菲若有所悟地说:“当然不会!”“那老师在课上应该不应该  相似文献   

15.
记得第一次上《可能性》这课,有个孩子天真地说了一句“:老师!我觉得今天的课不像数学课!”令我哭笑不得,但更让我深思:数学课要“生活味”,更要“数学味”《。可能性》是《数学课程标准》新增加领域“概率与统计”中的内容。课前,我对三年级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他们对区分“可  相似文献   

16.
廉价的表扬     
一节语文公开课上,一名女生学生答对了一个简单的问题而得到教师热情洋溢的表扬,并奖励一颗标有“智慧星”的小五角星贴在了眉心处。此时的她激动不已,脸红扑扑的,整堂课左顾右盼,不时地摆弄那颗五角星,后面的课她根本就没有听。课后我问那个女孩“:为什么东张西望?”她说“:我在看老师对其他同学的表扬能不能超过我。”又问“: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她说“:我只记住了老师问我的问题。”思考: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采用语言鼓励、物质激励不失为有效的策略。表扬学生没有错,但对一个简单问题的回答,竟得到老师…  相似文献   

17.
学期伊始,我校每位老师均收到了一份“厚礼”——任教班级每位学生利用寒假写给各科老师的一沓书信。“老师,我觉得你老了!”“老师,你的眉毛怎么不会说话了!”“老师,你不要老是讲习题,好吗?”“老师,希望能给我们看一些经典的英文电影。”翻阅着学生的书信,我的心微微一颤,他们已敏感地察觉出了我的变化,愧疚充斥于我的内心。  相似文献   

18.
女儿上二年级,有一天学了《母亲的恩情》这篇课文,回家后抢着帮我做这做那,我很奇怪,她却充满感情地说:“妈妈,你为我付出了那么多,我怎么报答得了你的恩情呢?”我很欣慰,由衷觉得她学了这一课,不仅是学会了几个生字词,会背了一首《游子吟》诗,更是得到了一次思想情感上的认知提升。他们老师这堂课上得好,上出了水平。这堂课的情感认识会深深地影响着学生一直到将来,语文课不就应该具有这样的效果吗?  相似文献   

19.
十几年求学生涯一路走来,教过我的老师可谓不少.但不知怎的,每当回忆起我的老师,总是第一个想起一位“大脚”女教师——朱玉爱. 朱老师不教我已整整30年了.印象里朱老师是一位教学有方、爱护学生的好老师,她不仅是我小学四五年级时的班主任,也是校长.她讲起课来头头是道,让人听得明明白白,让本来对数学这门课“不感冒”的我也感到了数学的有趣、有用.  相似文献   

20.
老师,我笨吗     
在一次计算课中,我请幼儿做开数字火车的游戏。可当我请到玲梅小朋友时,她拒绝了我,我感到很意外。下课后,小朋友都出去活动了,而玲梅仍坐在位上一声不吭。于是我走到她跟前,亲切地问:“玲梅,你怎么啦?”她“哇”的一声大哭起来,“老师,我笨吗?”她满怀委屈伤心地说:“那天上语言课,我没有回答出老师提的问题,下课鹏鹏说:‘这么简单的问题都答不上,太笨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