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习作教学的过程是学生的生命活动过程。习作是学生表达、交流的需要,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与习作是一脉相连的。因此,应观察生活,积累习作素材;融入生活,点燃习作激情;实践生活,激发习作欲望。  相似文献   

2.
习作教学的过程是学生的生命活动过程.习作是学生表达、交流的需要,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与习作是一脉相连的.因此,应观察生活,积累习作素材;融入生活,点燃习作激情;实践生活,激发习作欲望.  相似文献   

3.
金玲萍 《考试周刊》2014,(19):40-41
习作是人们交流情感、沟通心灵的必不可少的工具,其实质是一种自然的生命状态,一种朴实的生活行为。习作的过程是人们展示生命的原生态,进行生命独立的过程,也是心灵对话的过程,应当鼓励学生大胆地写,有个性地写,写出生命的真实。习作教学应还生命以本色。其归结点应从对生命的点化或润泽,从对人生的体悟,对人的回归的角度思考,绝不能把写作只建立在"写"的层面,而应把它看成人的生命价值的自我实现,让习作过程与生命活动过程和谐统一,从根本上提高习作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审美是人类观照客观世界的重要方式,是人们根据自身要求对社会客观存在作出的能动反应。写作是人类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并通过语言文字呈现的一种能动性活动。两者都是以意向与情感为核心对客观世界作出主观反应的生命活动,因此,两者存在质的统一。当不同的审美取向投射于写作活动时,作文的内容情感、言语构造也会呈现不同的审美形态。本文试图以审美的视角来观照习作教学,探寻习作教学的方法,培育习作活动的生态。一、回眸——审美取向跑偏后的两种病态习作(一)盆景式习作如盆景扭曲个性取悦观赏者一样,盆景式作文主要指作文的主体——学生丧失了自己的个性,着上了功利化的色彩。为了使学生写出合乎标准的作文,课堂上充斥着如何选材、如何构思、如何遣词造句与布局谋篇的技能性讲解和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要写自己要说的话,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作文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因此,我们的作文教学要让学生展示生命的原生态,鼓励学生大胆地写,有个性地写,写出生命的真实。习作教学应还生命以本色,将学生置于个体现实的生命事件中进行体悟、创造,追求习作过程与生命活动过程的和谐统一,从而从根本上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小学“作文”更名为“习作”,将传统作文教学过分重写作的方法、技巧和结果的作法,拓展为重视习作活动的全过程,即写作材料的获取、认识、展示、整理、交流、完善、表达等活动。当再次回顾和审视我们的习作教学时,我们看到了学生习作经历三个阶段,实现了两次质变。学生已由过去习作的接受者最终成为了习作的实践者。  相似文献   

7.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会发现老师和学生感到头疼的就是习作,无话可说,空话、假话、大话在学生的习作中屡见不鲜。我觉得出现这种状况可能是由于学生没有将习作和生活联系起来.没有意识到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正好班里要调位,我借机把习作训练和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从习作实践中感受到习作不是为了“应付差事”,而是生活的需要。原本打算只进行一次习作训练——《关于选择同桌的申请》,但随着活动的深入,出现了我未曾预料的情况。于是.我又安排了一次习作训练。  相似文献   

8.
学生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一种综合性的智力活动;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关键点(重点与难点),它应该和阅读教学一样要精耕细作。为了促进习作教学质量的提升,在习作教学过程中必须构建系统化的教学链,即构建作前、作中、作后有效指导系统,形成习作指导链;构建听说读写基本功训练系统,形成习作训练链;构建阅读、口语交际、习作"主题单元教学"系统,形成习作主题教学链。  相似文献   

9.
提起作文,学生害怕,教师头痛。教师指导的有板有眼,从选题一直到开头结尾,语言车载船装,但学生作文依然是假话连篇,更是干巴巴的,让人沮丧。看到这些习作,仿佛面对着一潭死水,怎么也透视不到学生那朝气蓬勃的影子。笔者认为这是传统习作教学远离学生生活禁锢学生个性,忽视习作教学中人文性所致。因此只有在实践中借助“人文性”思想武器,摒弃传统习作教学。让习作教学成为师生积极的生命互动,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才能唤起学生对习作的兴趣。下面浅谈笔者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与经验:  相似文献   

10.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特定情境中的对话与交流,因此生成性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特点。 在生成性教学中,教学过程由师生及多种因素共同把握和推进,过程远比预设和计划的要生动、丰富,也必将会发生更多的意外情况,因而教师的把握和调控就成为教学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信息时代的到来,多媒体网络的出现,为作文教学展示了一片崭新的天地,为学生习作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因为"习作是表达和交流的需要,它是为生活、为人生的,也是一种生命的活动,是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多媒体网络的实践,需要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这就离不开表达和交流。它能让习作真正成为学生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它能引导学生用心灵去...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习作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学生语文能力的一把重要标尺。《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庄素娣 《文教资料》2011,(13):57-58
学生的习作是学生生命活动的真实再现。习作教学应还生命以本色,将习作过程中的学生置于个体现实的生命事件中寻觅、体悟、创造,追求习作过程与生命活动过程的和谐统一,从而根本上提高习作教学的效益。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亲近生活,在生活中观察出新意,在生活中描绘自由,在生活中体验真情,在生活中展现出童真。  相似文献   

14.
杨华 《成才之路》2010,(36):33-33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在习作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习作能力是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重新定位习作教学的目标和要求,要不断转变习作教学的观念,改进习作教学的方法,从而提高习作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习作教学是面向心灵成长的活动。从学生成长的过程来说,习作是精神的唤醒,是潜能的显发;从师生共同活动的角度来说,习作是经验的共享,是视界与生命的感应。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写作教学要关注写作的目的和读者对象。”新课程作文教学应该体现诉诸性和应答性.即“对话性”。反观我们现行的习作教学。常常把作文看成了单方表达,从未规定读者对象,学生在“目中无人”的状态下写作,严重缺乏自我表达的欲望。  相似文献   

17.
陶丽春 《福建教育》2022,(23):26-29
将习作评价融入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其诊断、反馈和激励的指导功能,有效促进学生习作表达与能力发展,是习作教学范式及策略的创新,更是习作教学思想与理念的突破。教学要根据单元习作要素指导学生在读写活动中自主建构起具有迁移意义的习作评价量表(要领),在转化与应用中发展语言思维,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节习作指导课——写一写家乡的景物。 我按照预设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审题,明确习作要求;交流、讨论,指导学生选材;结合本单元的课文,学习作者的表达;让学生动笔起草。自我感觉整个教学过程流畅、明了,不免暗自高兴:这次习作学生应该都能写好。  相似文献   

19.
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习作创新是指习作中“点点滴滴的新尝试”。习作创新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培养民族创造力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对写作提出以下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些要求一方面强调了学生习作的自我表达和个性发展,另一方面也强调了学生习作要适应社会,注重交流。通过多年的习作教学实践,我将习作教学归纳为"五步曲",从而使习作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