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看雪》是人教版九义教材六年制第三册新入选的一篇课文。课文讲的是台湾的孩子没有看到雪,老师给孩子们讲自己童年在北京玩雪的情景,孩子们渴望到北京看雪的事。课文内容条理清楚,语言通俗易懂,含义深刻。根据教材特点及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本课应以读助讲,读练结合,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一、悬念引入,初知课文(一)揭题激趣。揭题后,老师抓住题眼“看”字激疑:同学们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谁看雪?他们看到了怎样的雪?下雪的景色美吗……)学生存疑后,老师追问…  相似文献   

2.
啊,雪……     
<正> 作为一个生长在南方的孩子,我的梦想是有一天能见到雪。那天是星期五,天冷极了。上早会课的时候,我的同桌突然叫了起来:“哇,下雪了!”同学们纷纷冲出教室去看雪,老师也忍不住走了出来。这么一来,早会课就变成“观雪课”啦。但雪好少啊,一会儿就下完了。  相似文献   

3.
去年十月在咸阳召开的“省小学教学研讨会”上,我听了北京一位特级教师杜宪章老师的两节数学课,受益匪浅。他的课堂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去说、去做,最大限度地去挖掘学生的思维与创造能力。特别是他视学生如朋友,平易、谦和,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的教学作风,与他本人朴实无华却又庄重典雅的气质,贯穿始终的妙语连珠融为一体,展示了他渊博的知识底蕴,使我记忆深刻。杜老师讲的是小数的初步认识。课前,他和学生做了几分钟的交流。他先告诉学生自己的姓名,从北京来,然后问小朋友:“你们还想问老师点什么呢?”孩子们有的…  相似文献   

4.
成都锦官驿小学里有一间名为“奇趣屋”的教室,孩子们都十分向往在这间教室里快乐地上课。这间“奇趣屋”是该校专门为孩子们建造的“玩吧”,课堂上没有老师的说教,主题只有一个——尽情地玩。积木、多米诺骨牌等益智类玩具在这里变成了“教材”,老师成了“娃娃头”,每周2—3节这样的游戏课让孩子们减轻了学习的压力。  相似文献   

5.
在美国上圆周率课的时候,教师会向孩子们提问:“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会不会有什么关系呢?”然后,老师会给每个学生一个杯子、一把尺子和一条绳子。让弦子们自己想办法去发现其中的奥秘。通过老师的启发。孩子们开始动手,用绳子和尺子量杯子的周长与半径。有孩子抢先发言:“老师.周长比直径长。”  相似文献   

6.
缪丽霞 《师道》2003,(3):32-33
“雪化后变成了什么”的案例,早已是众所周知的教育中思维僵化的典型了。于是,现在的老师和孩子们又都知道了“正确”的答案:雪化后变成了春天。新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积累运用六”的阅读训练,又选了篇短文:《雪化后变成了什么》我在上这则阅读短文时,便对这“最好的答案”试着做了新的阐释。课前,我先让学生预习了文章。一上课,我便问学生:雪化后变成了什么?大多数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雪化后变成了春天!也有部分学生发出不同的声音:水,水蒸汽……还有一个学生郑重地问:“雪化后分明变成了水,为什么说是变成了春天呢………  相似文献   

7.
都说写诗难,可在一次教学中,我班的46名学生写了一首小诗,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还得从那堂阅读课说起。那节课是四年级的语文课,上的是“积累·运用六”的阅读《雪化后是什么》。短文后有一个问题:你对短文中的三种答案是怎样看的,你的答案是什么?在提这个问题之前,我想:这还用问,当然是“雪化后是春天”这个答案最好了。可谁知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雪化后就是水呀。”“雪化后怎么能是春天呢?”“雪化后应该是冰”。……孩子们的回答让我很吃惊,也很失望,但我没有埋怨孩子们,我只是告诉他们:“你们的生活空间是宽广的,可你们的思维就像被…  相似文献   

8.
让我们走进张敏老师《北京的春节》一课,看"文学如何滋养孩子们的童年"。首先,张老师选择了一个有价值的教学内容。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小学语文教材中老舍的作品所占比重是比较大的,以人教版为例,就有7篇之多。编者为什么如此偏爱老  相似文献   

9.
“玩雪”课?“玩雪”课是什么课?2003年1月6日夜,杭州下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雪;7日早上人们见到一片白茫茫。对于杭州大多数低年级的小学生和幼儿来说,这可能是他们记忆中的第一场雪,因为杭州多年没有下过一场像样的雪。8日的《钱江晚报》报道说,杭城20余所学校都上了一堂“玩雪课”,孩子们欢天喜地来到校园,老师们全都和他们一起在操场上打雪仗、堆雪人。这间大课堂,一片白茫茫;童心萌于此,爱心始于玩;情趣满天地,素质润心田!在杭州大关小学,当校长朱玉琳通过大喇叭宣布取消第一堂课,让孩子们尽情玩雪时,孩子们激…  相似文献   

10.
天堂的位置     
一个小学老师来邀请我对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作一场演讲。我问她:“要谈些什么呢?”那学佛非常虔诚的老师说:“跟孩子们讲讲极乐世界吧!我只是希望培养孩子美好的向往,这种向往不是你最主张的吗?”我看着那些天真无邪的孩子们.首先在教室里的黑板中间画了一条线,把黑板分成两边,右边写着“天堂”,左边写着“地狱”。  相似文献   

11.
《看雪》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中的一篇课文,讲的是台湾小朋友想去北京看雪。文中第九自然段有一句话:“冬天,天上飘着雪花,地上铺着雪毯,树上披着银装,到处一片洁白。”正是这短短的一句话,激起台湾孩子们想看雪、想到祖国北京看雪的愿望。这是课文的核心语言,表面上是一句雪景的描绘,实际上却是激情的导语。句中“飘”、“铺”、“披”等动作的运用把北京雪景描绘得绚丽多姿,生动而又形象,富有浓郁的诗情画意。教学时应抓住这三个词通过边读、边  相似文献   

12.
雪的形状     
下雪了,孩子们欢呼雀跃,说要堆雪人,打雪仗。老师看了一下,说:“这雪下不了多长时间,堆不起雪人。”没有多久,雪果然停了。孩子们很奇怪,问:“老师,你怎么如道这雪下不长呢?”老师说:“刚才下的雪,个儿小,形状大多相同,说明天上云层较薄,不会有很多的雪下来。天上飘下来的雪,它的结晶大部是六角形,外形看看差不多,但  相似文献   

13.
为什么我们那么多的孩子爱说谎,小小年纪就养成了双重性格?老师在的时候一个样子,老师不在的时候又是另一个样子?北京的一个小学就做过这样的试验:老师们把孩子们带到一个大厅里,一开始,一切都井然有序,然后老师们悄悄地离开,大厅里顿时乱作一团,什么样的脏话都出来了,而一台摄相机把这一切都记录下来。  相似文献   

14.
那是我初教小学,接的是一个三年级班。有一次,我在学生日记中看到这样一段话:“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可我一点儿也不快乐,看着美术兴趣班的同学们自由地学画。我多么羡慕他们。可我却不能去……”我不禁有些迷惑不解,这黄叶是学校公认的绘画天才,为什么不能去兴趣班呢?美术老师也问过我,但我一直没放在心上。下课后,我对黄叶说:“最近有作品吗?给老师看看。”黄叶高兴地拿出她画的画,我边看边问:“怎么不去兴趣班?”“爸爸不准我去……”话还没说完,眼泪就像决了堤的河。“别哭了。放学后老师去你家。”我赶紧说。  相似文献   

15.
我经常听到别人讲小学自然课的“难上”,难在什么地方,难就难在要准备许多书上要求观察、实验的东西,所需要的材料形形色色,包罗万象,如果要找齐所有的东西,那老师课前要花的精力太大。而如果没有真实的东西,学生又如何去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呢?于是,很多老师想到了让学生准备材料。做得好,学生课前准备材料的过程,会变成了一个体验的过程。但在平时的操作中,我们也会走入许多误区。  相似文献   

16.
王畅眉 《山东教育》2005,(16):13-13
前不久,在一次业务学习中,我们观摩了窦桂梅老师执教的一节低年级语文课《落叶》,有的教师坦言有点受不了窦老师夸张的动作和表情。不知道这样想的老师能否接受窦老师的感言:“我面对的是孩子们,我的课是上给孩子们的,不是表演给大人看的。”  相似文献   

17.
纯真的快乐     
第一场雪,久违了! 早晨一来到教室,孩子们马上把我团团围住:“李老师,你不是说下雪了就带我们去打雪仗吗?” 看着地上薄薄的积雪,我说:“没问题!不过,你们看雪下得正大,我们第四节课去打雪仗怎么样?” 天真的孩子们欢呼雀跃:“李老师万岁!”  相似文献   

18.
《课外阅读》2006,(5):52-52
在我读小学的时候,有一次上公开课,老师提问:。各位同学,有谁知道长度的单位是什么?”这时,班上最乖巧的一个同学举手要求回答,这是课前老师安排好的,当然是他回答了。“老师,是米!”。不错不错,请坐下。”“可是,有谁知道还有什么呢?”这时候,平时学习最落后的同学也举手,老师有点激动,虽然没有事先安排他,可是老师觉得不应该有歧视,决定给一个机会。  相似文献   

19.
孔云峰 《现代教学》2004,(10):53-53
在“做中学“课中,有些问题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当出现一个变量的时候,孩子们往往忘记用“比较”的方法设计实验来验证他们的假设。“比较”也是适合小学阶段孩子的一种有效的探究方法。  相似文献   

20.
赵龙 《师道》2004,(10):36-36
这是一堂乡村小学的体育课。此刻,一年级的孩子们正进行着一场接力比赛。接力比赛自然要有接力棒,没见着体育老师让孩子们用它。用什么来接力呢?哈,老师竞让孩子们抱着一些空的纯净水罐子跑起了接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