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新课标把语文教育提升到审美教育的高度特别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把审美教育放到了首位,要求高中学生具备“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关键是提高语文教师的美学修养。  相似文献   

2.
时代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改革让每一位教师开始重新考虑如何去教育和培养学生。只有具备了优秀素质能力的教师才是一名合格的教师。那么.如何看待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呢?特级教师于漪说:“语文教育的质量说到底是语文教师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张慧群 《常州师专学报》2001,19(4):85-86,92
素质教育呼唤着高素质的语文教师,可以从语文教师自身素质要求,现代化的语言语教育理念,丰富、和谐的教学情感,以及深厚的教学基本几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4.
在新课改的引导下,中小学语文也转变了传统的课堂流程,逐步重视了对于新教育理念的吸收和引进。针对小学和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师而言,新教育理念已经逐步渗入了语文课堂,同时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教师素质要求。作为中学和小学的语文教师,不仅应当掌握最根本的语文大纲知识,同时还需要提升全方位的教学素养。针对中小学语文教师,探析了新教育理念引导下的语文教师必备素质;结合新教育理念的落实情况,探求了提升语文教师综合素养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5.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实施,人们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跨世纪的语文教师,要适应教育改革的发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就必须具有较高的素质。语文教师必须具备敏锐的思想素质、精深的专业素质、丰富的文化素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灵活的创新素质、科学的管理素质以及健康的身体素质等等。但是并非具备了这些素质就一定可以成为优秀的教  相似文献   

6.
姜延华 《吉林教育》2006,(12):45-45
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教育效果,语文是一门基础课,语文能力的大小可影响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乃至以后进一步学习深造,甚至以后的工作。所以语文教学是基础奠基工程,相应地要求语文教师要有多方面的素质。  相似文献   

7.
新课改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语文教师到底该怎样做才能顺应时代潮流,才能从容应对这次严峻的考验?于漪老师说得好:"语文教育的质量说到底是语文教师的质量,语文教育发展得如何关键在语文教师自我发展得如何。"也就是说,教育质量取决于教师素质,教师素质决定教师的职业命运。如何看待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本人谈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日益成为它的内在要求和迫切需要。从语文学科来看,与传统语文教育相比,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的内涵正在不断丰富和拓展。而在这些专业素质之中,语文教师自身的语文功底决定着语文教学的成败,也决定着语文教师的成败。那么,一个  相似文献   

9.
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社会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的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的好坏,而语文教师的现代意识已成为教师的基本素质之,它包括:[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是一个关键。新课程、新教材是在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编制的,每一位教师都要有一个学习和适应的过程,都要经受新课程的洗礼。因此,语文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语文教师的素质是否适应课改的要求,每位语文教师都应在新课程实施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当前课程改革要求。  相似文献   

11.
以烟台市语文教师培养情况为例进行的调查发现:社会对中小学语文教师的需求达到了临界饱和状态;现有在职的中小学语文教师素质尚有待进一步提高;原有的语文教师教育模式和培养质量已不能满足基础教育的要求。我校汉语言文学教育本科专业今后的改革方向是:适当控制招生数量;进一步深化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和教学体系的改革;走多层次、多规格培养中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师教育之路。  相似文献   

12.
辉进宇 《中国教师》2008,(16):15-16
<正>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中小学语文教师改变传统的职业角色,由过去单纯的教育教学实践者,转变成为教育教学的实践者和研究者。但长期以来,多数中小学语文教师存在着教育科研素质不高的状况,这种状况制约了教师个体专业化的发展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不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因此,激发中小学语文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动机和意识、提升教育科研的素质无疑是当前中小学教育工作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新教材是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编制的.每一位教育者都要有一个学习和适应的过程。而在教学中.教师是关键。因此.语文教师能否顺利走进新课程.关键在于语文教师的素质是否适应课改的要求.每位语文教师都应在新课程实施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当前课改的要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直接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和素质的培养,这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从提高语文教师素质的重要性出发,具体阐述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及能力素养,提出提升语文教师素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中国要发展 ,教育需先行。跨入新世纪 ,教育呈现出新的特点 ,对从事基础教育的语文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基础教育的语文教师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需从不同方面提高自己 ,完善自我 ,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语文教改已经向更深和更广的方面拓展。其中教育主体的认定、教育探索式的走向以及素质能力教育等热点对语文教学改革提出了新意与新挑战。语文涵盖中华民族的历史传承,其内容既是知识教育、也是素质能力的培养;既是文化与文明的传承、又是现代人文的创新。语文教师必须认真处理好教改中的热点关系,进一步深化教改内容与方法,使得语文教改更加符合教育规律的客观要求,符合人文时代的创新需要。  相似文献   

17.
语文学习是每个学生开启学习之路的基本能力。提高教师的语文教学能力,创新教师的语文教学方法是有利于全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新课标深入发展多年以来,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每个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创新语文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新时期,作为教师进修学校,应该立足时代教育的发展需要,努力提高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8.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处于新时代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研究课题就是语文老师如何适应新时代教育要求,成为一名合格语文教师,围绕知识储备、素质能力、道德修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方面提出了与时俱进的要求和标准。语文教师要储备丰富的知识,有过硬的素质能力,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并在实践教学中完善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造就一名新时代合格的语文教师。  相似文献   

19.
陆积广 《中学文科》2006,(10):74-74
随着素质教育全面深入的推广,语文学科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除政治思想素质,文化科学素质,教书育人的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外.教师还应具有一定的文学修养。 一、对语文教师文学修养的要求 1.语文学科的性质要求语文教师必备一定的文学修养近年来,语文教育界和社会上的有识之士.呼唤重建人文教育,使人文和文道统一.语言与文化相融,科学与人文、教文与育人相结合。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在充分认识语文科性质的同时.还要深刻领会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意识的价值对语文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语文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语文教育是母语的教育,它要求语文教师要象一条小溪常流常新,能哺乳千千万万学生。社会的发展要求教师加强研究,积极成为研究型的教师。如何成为一名研究型语文教师,本文从"反思,转变观念;思考,提高意识;参与,提升能力;质疑,培养习惯"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